在潮汕地区有这样的一句话:再穷不去打工,再饿不要饭。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只要脑袋想得通,早晚变富翁。

潮汕人在深圳做生意有多厉害(潮汕老板)(1)

也就是说,很多潮汕人宁可要饭也不愿意打工,明知创业艰苦也要自己创业当老板。所以,潮汕地区是“老板”最多的地区。全世界拥有“东方的犹太人”这个称呼的,除了温州人,就是潮汕人了。世界上最富的人群,如亚洲首富李嘉诚、中国内地首富黄光裕,甚至泰国、新加坡、加拿大、澳洲的华人首富,都出自于潮汕地区。

潮汕人在深圳做生意有多厉害(潮汕老板)(2)

潮汕地区这么多人选择经商主要是经商思维在潮汕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他们习惯的养家方式是做生意,而不是打工赚钱。从潮汕地区的一句俗语就能看出潮汕人是如何看重经商,这句俗话就是:“粽球细细会发家,灰匙利利只度生”。

潮汕人在深圳做生意有多厉害(潮汕老板)(3)

粽球”指潮汕粽子,在这里也指卖潮汕粽子。“灰匙”指建房子的一种工具,泛指拥有一门建筑房子的手艺。“利”此处潮音读lai7,指锋利的意思。整句话的大意是:哪怕经营小小的一个粽球也会发家致富,学会操作锋利的瓦刀只是掌握一门勉强谋生的手段。

潮汕人在深圳做生意有多厉害(潮汕老板)(4)

可见,潮汕人宁愿卖一个个小小的粽子,也不愿意靠一门手艺活生存。与这句话相似的俗语还有很多,如“生意细细会发家,工夫大大(指手艺很厉害)只度生”、“生意细细会发家,康课大大只度生”……这些俗语实际上都是同工异曲,都是教育潮汕人宁可自己做一点小小的生意(自己做“老板”),也不愿去打工。

即使潮汕人打工,也是为了积累做生意的本钱。无论是经营一家小商店、还是在路边租一个临时的摊子,在潮汕人的眼中都是发家致富的方式之一。

潮汕人在深圳做生意有多厉害(潮汕老板)(5)

潮汕人宁可摆地摊,也不愿意自己打工与潮汕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七山两水一分田”的潮汕地区,使潮汕人耕田如绣花,也逼得他们精耕细作。这样也熏陶出他们随和执著,把小生意做成大品牌的耐性。同时,潮汕人多地少,迫使很多潮汕人从小就到外地打拼。他们就像十多年前农民工进城一样,他们没有技术,也没有人脉关系。想要生存下来,他们就只能做一些当地人不愿意做的小生意——摆地摊。

潮汕人在深圳做生意有多厉害(潮汕老板)(6)

在外地的潮汕人不仅吃苦耐劳,而且非常团结、互相帮衬、互通有无、共同发财,所以他们总是能拿到最便宜的货源,开店赚的钱也比其它地方人更容易些。这些就是后来形成“潮州帮”(在潮汕出现之前只有潮州府)的主要原因。

因此,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有潮汕人,只要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经商的潮汕人。从摆地摊到连锁店,潮汕人无所不从、无所不能。他们可以骑着三轮车当起“走鬼”,到处都是潮汕人的“档口”;他们也可以在路口不影响别人的地方、甚至是垃圾堆旁边摆上货物做起自己的“梦想”。

潮汕人在深圳做生意有多厉害(潮汕老板)(7)

潮汕人从不在乎自己卖的是什么,只要有销路,潮汕人都会卖。他们可以今天卖海鲜,明天卖烧饼,甚至把几种不同类别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出售。在不断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经商模式和商品。

潮汕人在深圳做生意有多厉害(潮汕老板)(8)

就是这种理念使潮汕出现了众多的“老板”——尽管有一部分人赚不了多少钱,也出现了“再穷不去打工,再饿不要饭”现象。

潮汕人在深圳做生意有多厉害(潮汕老板)(9)

不知道大家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后语】如果大家喜欢更多关于潮汕的内容,别忘了常来今日头条看看“潮汕人爱潮汕”或搜索微信公众号“潮汕人爱潮汕2”。我的口号是: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我要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