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2月4日,我们将迎来立春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寓意着春季的开始。可是癸卯兔年有两个“立春”,还有两个二月,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刘炎介绍,癸卯兔年的两个立春分别是正月十四(阳历为2023年2月4日)、腊月二十五(阳历为2024年2月4日),这与中国传统历法有关。
“在生活中我们会听到阴历、阳历和农历的不同说法。阴历是根据月球月相变化而编排的历法,月相圆缺变化的一个周期称为是一个朔望月;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行周期而制定的历法,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称为是一个回归年。”刘炎说:“而农历则是兼顾月相和太阳公转运动变化的一种历法,又称为阴阳合历。”
据介绍,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天,一年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者355天,而一个回归年为365.25天,两者相差约11天,三年累积下来就会相差一个月左右,若按此时间差长期算下来,就会出现春节在夏天过的情况,因此,为了协调阴历年和阳历年之间的天数,农历便通过“置闰法”来使两种年的总天数相适应,使月份与季节对应,一般农历每两到三年就要增加一个月,所增加的月份就是“闰月”。
古代采用“19年7闰”的闰法,即在农历19个年份中,会有7个年份有闰月,出现闰月的年份在农历中有13个月。特别注意,闰月并不是闰年,闰年是指阳历2月份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
刘炎表示,癸卯兔年即有闰月,闰的是二月,所以有两个二月,全年就有13个月,为384天。因为年长长于回归年,所以年初年末都有立春日,即“两头春”;和其相反的情况则是“无春年”,也就是没有立春的年份。
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两头春和无立春的年份都为37次。
农历一年中有一个“立春”、双“立春”,或者没有“立春”,都是由阴阳历转换造成的,属正常的历法现象,和凶吉完全无关。旧时人们认为“无立春之年是寡妇年”,不宜嫁娶,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说法。
这个癸卯兔年有两个二月,那么为什么是闰二月呢?
刘炎表示,这里先解释什么是“节气”和“中气”,按照以前的说法,二十四节气其实要分为“节气”和“中气”,单数的节气称为“节气”,双数的节气称为“中气”,比如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第二个节气是雨水,后面是惊蛰、春分等,立春和惊蛰属于第一、第三等单数节气,也就是“节气”,而雨水、春分属于是第二个和第四个节气,则被称为“中气”,后续的节气以此类推。
农历二月之后,正常情况下,下一个月中应该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但兔年的二月份过完之后,下个月只有节气“清明”,“清明”之后的“中气”——谷雨落到下一个月去了,按照历法,当月没有“中气”的月份,就要闰上一个月,所以,癸卯兔年是闰二月。
古代有“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的说法,认为有着两个立春,发生倒春寒的概率比较大,也预示着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阴雨天多,降水丰沛。这种情况下,春季雨都下完了,秋季就大概率会发生干旱的情况,庄稼的长势不会很好,属于“荒年”的范畴。
但是,闰月、双春年等说法,都是人为设置的,当年天气是否寒冷,降雨是否充足,会不会出现干旱等,则是自然现象,它们之间并没有联系。
来源:新华日报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