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杜陵人韦固从小失去父母,非常渴望家庭温暖,一心想早些结婚,过上妻贤子孝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可是他多次求亲都未能成功。

古贞观年间,韦固去清河游历,中途住在宋城南面的客栈。有个同住客栈的旅人听说韦固没有结婚,就向他热心地介绍起以前清河司马潘昉家的女儿,并让韦固第二天清晨到龙兴寺门前同潘家人见面。

韦固心中急切,第二天凌晨便赶过去,到了寺庙门口,月亮还高高挂着,看来要好一阵才能天亮。无聊间,韦固忽然发现有个老头倚着一个口袋坐在台阶上,正借着月光在看书,就好像突然出现在那里似的。

姻缘定数也有变数(命里的姻缘逃不掉)(1)

韦固凑过去想看看,没想到一个字都不认识,于是躬身请教:“老先生您看的是什么书?不是在下自夸,我从小博览群书,没有不认识的字,即便是西方梵文也略懂一二,您书上的字我怎么完全没有见过?”

老头哈哈大笑,说看的是阴间的书。韦固以为对方在忽悠自己,不以为然地问:“阴间的人怎么会坐在阳间?难道还能管阳间的事?”老头点点头,反问道:“不是阴间的人不能来阳间,而是韦固到得太早了,何况阴间的官员都能管阳间的事,既然能管人间的事,为何不能在人间行走?”

韦固觉得对方有些癫狂,故意问道:“那老先生您主要管理人间的什么事情呢?”老头得意扬扬地说自己管理人间的婚姻大事。韦固一听心中大喜,也不管老头是不是在胡说八道,仿佛遇到知音一般,把自己近年来求亲失败的经历诉说了一通。一番长吁短叹之后,他问老头这次向潘家女儿提亲能否成功?

老头摇摇头,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肯定不能成功!你妻子如今才3岁,等她长到17岁才能进你家的门!”韦固心下发笑,难道自己还要等10多年才能娶妻?怎么可能!

老头不再理会韦固,把书揣进怀里,打开倚着的口袋。韦固好奇地问里面装着什么?他说里面装着一根根牵着姻缘的红绳,等阴间定下男女之间的姻缘,就用一根红绳偷偷系住夫妻二人的脚。无论这两人是仇敌,还是贫富悬殊,还是相隔万水千山,只要被系上红绳,最后都会相遇,再一起结为夫妻,这怎么也逃不掉。

看了一眼韦固,老头接着说:“你的脚已经跟妻子的脚被红绳系在一起了,你再找别的女人怎么可能成功呢?”

姻缘定数也有变数(命里的姻缘逃不掉)(2)

韦固觉得很好笑,又接着问:“我妻子是谁家的女儿?家住在哪里?”老头告诉他,是客栈北面卖菜老太太家的女儿,老太太经常抱着她卖菜。老头还说等天亮了可以带韦固过去看看。

天亮后,韦固等了好一阵,也不见潘家来人。他转过头仔细看看老头,心中犯起了嘀咕。老头不理不睬,背起口袋走向菜市场,韦固一声不吭地跟在后面。到了菜市场附近,老头指着一位瞎了一只眼的老太太说:“她怀里抱的那个3岁女孩,将来就是你的妻子。”

韦固看着那个肮脏丑陋的老太太,心里厌烦极了,郁闷地问:“如果把这女孩杀了,是不是我就有别的妻子?”老头狠狠瞪了他一眼,说这个女孩注定要跟着他大富大贵,谁都杀不了!说完,老头忽地转身不见,只留下目瞪口呆的韦固愣在那儿。

韦固回到客舍,躺在床上越想越气愤,本来急着结婚,命运却将自己绑在一个3岁的女孩身上,这也太误事了,如果快快结婚,10多年里都能生好几个孩子了!不行,得把那个女孩解决掉。他翻身起床跑出去买了一把刀,磨得锋利无比,然后吩咐仆人:“你拿着刀,杀掉菜市场那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太太怀里抱的女孩,然后我给你一万钱!”

仆人蒙着面藏好刀来到菜市场,趁着人多混乱的时候,刺了女孩一刀就跑。众人以为遇到狂徒,各自逃命奔跑。那仆人趁着大乱之时轻松跑脱,回去后便向韦固复命。

韦固问他有没有得手,仆人说没有刺中女孩的心脏,只刺到眉间,不过相信女孩绝不能存活。韦固终于放下心,立即带着仆人离开客栈。

接下去的14年,韦固没有一次求婚成功。这14年里,他依靠父亲的老关系,到相州参军刺史王泰手下任职,专门负责审讯囚犯,后来得到王泰的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这个小妻子才十六七岁,外貌非常漂亮,韦固非常满意。但在婚后,他发现妻子眉间总是贴着一个小纸花,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揭下去。有一天,韦固实在忍不住,非要将那纸花揭下来看看。

小妻子拗不过他,哭着告诉夫君,说自己不是王泰的亲生女儿,她的亲生父亲以前是宋城县令,死在任上,当时她还在襁褓之中。后来,亲生母亲和哥哥也相继病死,家里只剩下乳母陈氏,带着她住在城南的一处宅院里,平时靠卖菜为生。乳母非常疼爱她,舍不得将其单独放在家里,卖菜时也要抱着她。有一天,一个狂徒来到菜市场,抽出刀刺向她的眉心,所幸自己命大,没有殃及性命,只在眉心留下伤疤,便用纸花盖上。七八年后,叔叔找到她,将乳母与她带在身边,后来又以女儿的名义将她嫁给了韦固。

韦固惊得目瞪口呆!连忙问她的乳母陈氏是不是瞎了一只眼睛?妻子点点头,反问韦固如何知道。他便将当年的事情和盘托出,妻子听得连连称奇,非但没有怪罪丈夫,两个人反而更加恩爱,珍惜这桩命中注定的姻缘。

这件奇巧的事情越传越远,宋城现任县官听说后,把韦固当年住过的那家客栈题为“订婚店”。

再说一个故事,故事里的秀才与韦固有些相似,也是一位急于求婚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20岁时,托媒人说了十几个对象都没有成功,遂去找来一位算命人。算命人说:“莫急莫急,你的妻子才刚刚两岁。”秀才不信:“骗人吧?那你说她在哪里?姓什么?”算命人说:“滑州城南某姓某氏,父母是种菜的农民,家里只这一个女儿,她就是你的妻子。”

秀才听了很不高兴,自己小有才学,又出身书香世家,应该娶个大户人家的闺女嘛,怎么能找个农民的女儿?但见那算命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他也起了好奇心,遂去滑州城南一带寻访。

这一去还真让他找到了一处菜园!问起种菜人的姓氏和家中人氏,竟与算命先生说的一模一样。秀才心里更加生气,找个机会趁着种菜人夫妇不注意,偷偷溜进人家屋里,将一根细针插入小女孩的脑袋,而后逃跑了!

他以为小女孩必死无疑,却没想到人家命大,愣是挺过了这一劫。时光飞逝,一转眼,种菜人夫妇双双离世,当地官员见女孩儿可怜,便将她作为孤儿抱给了一位廉使。廉使宅心仁厚,把女孩收养在膝下,当作亲生女儿尽力抚养,后来廉使调任别处,女孩儿也渐渐长大成人,出落成一个漂亮女子。

这时候,秀才参加科举考试,录取后当上一个管理文书的小官。本来,他和廉使没有什么交集,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拜见了这位廉使大人。

双方聊得甚是投机,渐渐聊到了秀才的婚姻大事上,得知对方还未婚配,廉使便有心嫁女。秀才一听欣然接受,过不多久便将廉使女儿迎进了家门。新娘子长得漂亮又带来一笔丰厚的嫁妆,秀才心里好不得意,偶尔想起算命人说过的话,便哂然一笑认为对方纯是一派胡言。

婚后的小日子过得非常幸福,几年过去,秀才发现妻子每逢阴雨天气就会头疼。找来好几位医生也瞧不出是什么病,直到一位名医从妻子脑袋里取出一根针,她的头疼病才算彻底好了。可是,此举令秀才心里升起一团疑云,他暗中查访廉使的亲戚朋友,最后才知道妻子正是种菜人的女儿啊。此时此刻,秀才彻底信服了当年那位算命人。以上两个故事虽然讲述了两段美好的姻缘,但多少还是引出了人生的一些感悟。先说负面感想:且不说自己未来的媳妇是美是丑年纪是大是小,好歹是个活生生的女娃儿,韦固与秀才怎么能轻易就起杀人之心?何况他俩俱是读书人。幸亏是两个小姑娘命不该绝,才从刀下侥幸逃得两条小命,倘若真让二人得逞,两段姻缘断了是轻,犯下死罪理应偿命才对。

再说正面感想:虽然老话有“命由天定”之说,但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不缺少与命运抗争之士。韦固与秀才对自己既定的婚姻就有抗争之意,只是他们没有争过命运,到头来还是与命定之人结为连理。换个思路,兴许这亦是前世注定的姻缘?也许故事里的种种巧合之处就是他们享受幸福婚姻所必经的考验。

姻缘定数也有变数(命里的姻缘逃不掉)(3)

想想当下社会,在婚姻内外痛苦挣扎的男男女女更是不少,折腾得累了,更渴望能碰上一段命里注定怎么逃也逃不掉的美好姻缘。也许,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祈盼着有那么一根神奇的红线,一头系着自己,另一头系着未见想想当下社会,在婚姻内外痛苦挣扎的男男女女更是不少,折腾得累了,更渴望能碰上一段命里注定怎么逃也逃不掉的美好姻缘。也许,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祈盼着有那么一根神奇的红线,一头系着自己,另一头系着未见的爱人。韦固与秀才的阴狠做法不如就忽略吧,连至爱他们的伴侣都能原谅,旁人又何必吹毛求疵呢?毕竟,世间所有的美好姻缘都值得满手点赞,世间所有的神仙眷侣都值得人人艳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