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口之于味也14.24[原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孟子新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孟子新解(孟子详释262尽心下24口之于味也)

孟子新解

14.24口之于味也

14.24[原文]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①。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②。”

14.24[通释]

孟子说:“口对美味的偏爱,眼睛对美色的偏爱,耳朵对于雅音的偏爱,鼻子对于香味的偏爱,四肢对于安稳闲适的偏爱,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在其中有注定的命运因素,君子不说它是与生俱来的本性。仁爱对父子关系的偏爱,道义对君臣关系偏爱,礼节对宾主关系的偏爱,智慧对贤者的偏爱,圣人对天道的偏爱,是命中注定的,在其中有与生俱来的本性因素,君子不说它是命中注定的。”

14.24[注释]

①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口对美味的偏爱,眼睛对美色的偏爱,耳朵对于雅音的偏爱,鼻子对于香味的偏爱,四肢对于安稳闲适的偏爱,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在其中有注定的命运,君子不说它是与生俱来的本性。之,分别放在几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各自短语的独立性。于,对于,对……喜好,对……偏爱。味,味道,这里指好味道,美味。色,色彩,指美色。声,声音,指好听的声音,雅音。臭,音xiù,气味,指香气味。安佚,同“安逸”,安稳闲适。性,与生俱来的本性。命,注定的命运,命中注定,天命。焉,兼词,于是,即“在其中”。

②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仁爱对父子关系的偏爱,道义对君臣关系偏爱,礼节对宾主关系的偏爱,智慧对贤者的偏爱,圣人对天道的偏爱,是命中注定的,在其中有与生俱来的本性,君子不说它是命中注定的。父子,父子之间,以下“君臣”“宾主”表达方式相同。知,同“智”。

14.24[解读与点评]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中的“味”“色”“声”“臭”四个字本来是“味道”“色彩”“声音”“气味”四个中性词,为什么要把这四个字分别解释成“美味”“美色”“雅音”“香气”呢?它源于“四肢之于安佚也”。“安佚”是享受,基于逻辑思维的一致性,对这一组四个字表达的意思进行解释。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与“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表面的句子形式相同,但逻辑意义上是不同的。口、目、耳、鼻、四肢、圣人与味、色、声、嗅、安逸、天道,是人这个主体与来自于外的客观存在的客体的关系;仁、义、礼、智与父子、君臣、宾主、贤者是客观存在的客体与人这个主体的关系。

“君子不谓性也”就是说“君子不说口、目、耳、鼻、四肢对味、色、声、嗅、安逸的偏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正是因为其中有命运的因素就说它是命中注定。

“君子不谓命也”就是说“君子不说仁、义、礼、智对父子、君臣、宾主、贤者的偏爱是命中注定的”,因为其中有与生俱来的本性因素就说它是与生俱来的。

在孟子的思想认识中,“性”是纯天然与生俱来的东西,“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