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金陵 十二钗正册中,黛玉位居首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王立平决定就从黛玉着手,可没想到,为黛玉创作的这首歌竟然是他写的最苦,耗时最长的一首,这首满怀伤感的《葬花吟》是87版红楼梦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歌曲之一,正是这首借黛玉葬花感怀身世的歌曲,整整耗费了王立平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这可愁坏了王立平,在许多人眼里,林黛玉是个体弱多病,性格清高孤傲,说气话来有些尖酸刻薄,这样的一个女子。
可是曹雪芹却对林黛玉情有独钟,为她用笔墨最多。王立平心里琢磨,《红楼梦》里面那么多漂亮可人的姑娘,为什么林黛玉被排在了首位呢?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之所以曹雪芹这么钟情于林黛玉,就是因为林黛玉是这些女子中最聪明的一个人,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聪明伶俐的那种独特的韵味,以及她对于人情世故的感触,在曹雪芹的笔下栩栩如生,入木三分。要想写好《葬花吟》立好黛玉的形象,就得先知道黛玉的独特之处到底在哪里。
所以最痛苦,曹雪芹心系与她,林黛玉的死是对人生的绝望。歌曲的前一部分,王立平很容易就写出来了,可是下面的部分,王立平却停下了笔。他总是觉得黛玉并不只是一个这么甘心被命运摆弄,弱不戡怜的女子,可到底曲中还缺了什么呢?终于有一天,当王立平再次逐字逐句地琢磨《葬花吟》的时候,词中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当他念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时候,突然心中一动,觉得似乎看到了云开,看到了林黛玉身上最闪亮的东西。
不但是一个低头葬花,更是昂首问天,黛玉以柔弱之躯,向命运的不公发出悲凉的呼喊,这让王立平灵感突至,想到了屈原的《天问》,他急忙向《红楼梦》剧组的红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这个大胆想法,没想到几位红学家愣了片刻之后,居然点头,对王立平的这个想法,很是认同。因为曹雪芹受屈原影响很深,几个红学家还建议王立平以此写一篇红学论文。
听到这儿,王立平放心了,他摇了摇头说:我的文章就是这首歌,伴着《葬花吟》一身粉色裙装的黛玉缓缓走来,整个人显得袅娜多姿,神情却十分悲伤感怀,这一段凄婉哀怨的音乐,柔肠百转,出神入化,把一个失魂落魄的林黛玉和一幅落花流水的暮春图,用音乐巧妙地描绘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