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七月,在黄山工作的我又一次走近观瀑楼置身这座不同凡响的楼里,仿佛“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伟人之声,又在时空的深处阵阵传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名人谈黄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名人谈黄山(黄山谈话犹如仙人指路)

名人谈黄山

又是一个七月,在黄山工作的我又一次走近观瀑楼。置身这座不同凡响的楼里,仿佛“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伟人之声,又在时空的深处阵阵传来。

1979年7月,在一个阳光灿烂、群峰披翠的日子里,一位伟人驻足于黄山观瀑楼,同时给黄山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就是在这座小楼里,小平同志指明了黄山旅游事业发展的方向;就这在这座小楼里,小平同志绘制了共和国发展的蓝图。

走进这幢小楼,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和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仿佛还萦绕其间。墙上挂着的一幅幅照片,正深情地讲述着当年的一切——

正中间悬挂的这张小平同志在“喜鹊登梅”前的巨幅照片,是当年小平视察黄山时极具代表性的摄影作品。7月15日上午,小平同志一行离开北海,步行下山,约十点多钟,他们到了“喜鹊登梅”附近。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喜鹊登梅”换一个角度看,就成了“仙人指路”。小平同志饶有兴趣地朝皮篷方向走了数十米,果然,刚才那只报喜的山鹊,变成了仙风道骨的指路神仙。

小平同志拄着拐杖,极目远眺,神清气朗,摄影记者抓住时机,拍下了这幅珍贵的照片。

当然,“仙人指路”只是人们赋予一尊黄山巧石的形象称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才真正指明了黄山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发展的道路。

小平同志钟情于旖旎的黄山风光,更钟情于黄山人民。他在考察黄山期间,立下了一条特别规定:“不能因为我来黄山而妨碍群众游山。”小平同志一直是把自己当成普通的一员,与人民群众同游一座山,同看一片景。

三天的游览活动中,小平同志对黄山作了一次全面的考察,黄山也为小平同志作了一次全面的体格检验。下山途中,小平同志高兴地对工作人员及路边的游人说:“上黄山这一课,我是合格的,我们大家都是合格的。”

那一年,小平同志以75岁的高龄,征服了险峻的黄山,在此后的岁月中,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又以他的远见卓识,带领全国人民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改革开放,深圳崛起,香港回归……无不凝聚着小平同志的智慧、心血和深情。

7月15日、16日,就是在观瀑楼,小平同志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安徽省委常委和徽州地委主要负责同志的汇报,发表了著名的“黄山谈话”,就开发黄山旅游资源,发展黄山旅游业和徽州山区经济等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发出了“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号召。从此,揭开了黄山发展史上最厚重的一页,黄山由“养在深闺人未识”而阔步走向世界,最终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成为中国的名片!

小平同志的“黄山谈话”,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中极具特色和光辉灿烂的一章,尤其是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更是首开了我党历史上旅游理论的先河,是中国旅游业的立业之本、发展之纲,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概括起来有这些内容:一是对外开放的思想,二是市场经济的思想,三是旅游经济的思想,四是山区经济的思想,五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思想,六是环境保护的思想,七是农村改革的思想,八是富民的思想。

三十多年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小平“黄山谈话”的指示精神,在黄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积极加入国际权威组织,融入全球化浪潮;着力开展国际项目合作,抢占国际话语权;创新申报国际著名奖项,提升品牌影响力;全面加强国际景区协作,共享多样化文明,不断推进黄山朝着打造国际精品旅游区、建设世界一流目的地这一宏伟目标奋进,为祖国争得了一系列国际性重要荣誉,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树立良好文明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弹指一挥间,37年过去。潺潺有声的桃花溪依然碧水长流,承载着伟人的黄山之声汇入五湖四海,把黄山更富更美的光荣梦想汇入共和国崛起复兴的伟大洪流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