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如今,走在河南以及河南周边省份的大街小巷,豫剧《朝阳沟》里的经典唱段,总能从耳旁飘来,让人如痴如醉。

豫剧《朝阳沟》为什么在河南甚至外省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我想,这主要得益于上世纪60年代那部曾家喻户晓的电影《朝阳沟》。

六十年代电影朝阳沟(电影朝阳沟辉煌)(1)

电影《朝阳沟》是一部农村题材的作品,创作者杨兰春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整部戏中既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又不失幽默的情节内容,说雅俗共赏一点也不为过。自1963年电影《朝阳沟》问世后,可谓红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有人说,一个经典作品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我有着怀疑的态度,然而,电影《朝阳沟》却不得不让人信服。如今,近60年已经过去,但电影《朝阳沟》的魅力却仍然光芒四射,其创造的辉煌和作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

六十年代电影朝阳沟(电影朝阳沟辉煌)(2)

一是对豫剧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是由于电影《朝阳沟》的问世,让豫剧这个剧种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说起豫剧,许多河南人都知晓,但外省人却很少知道,但正是有了《朝阳沟》的问世,许多外省人知道了豫剧这个地方剧种,并且喜欢上了这个剧种。因此,正是有了《朝阳沟》的出现,使豫剧这个地方剧种有了展翅高飞的平台,这是豫剧的一个巨大的荣耀。

二是提高了两个小村庄的知名度。自豫剧电影《朝阳沟》问世后,两个小村庄的名字不胫而走,一个是电影《朝阳沟》的创作基地河南登封曹家村,第二个是创作者杨兰春的家乡河北武安列江村,两个村庄的名字也都改名为朝阳沟村。可以说,是电影《朝阳沟》改变了两个朝阳沟村人的命运。虽然两个村曾产生过“真假朝阳沟”之争,但最终也握手言和,共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两个朝阳沟村都“端起了文化碗,吃上了旅游饭”:河北的朝阳沟村建成的朝阳沟风景区已成为4A级景区,正在争创5A级景区;河南的朝阳沟村也不甘落后,已建成了占地4000多亩的朝阳沟森林公园,戏曲文化小镇建设也初见雏形。

六十年代电影朝阳沟(电影朝阳沟辉煌)(3)

三是创造了艺术作品创作上的诸多奇迹。第一个奇迹是,从电影《朝阳沟》问世至今,已过六十载,仍传唱不衰。第二个奇迹是,谁能想到,这部经典却是一次急就章,创作者杨兰春仅仅花了7天时间。7天时间,完成一部精品力作,这在艺术作品创作中,真不多见。也许正因如此,创作者杨兰春才有了“朝阳沟之父”的美誉。第三个奇迹是,《朝阳沟》创造了一个个经典唱段,如“亲家母,你坐下”,“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等,这些唱段至今听着仍回味无穷。

四是成就了一大批“名人”。这些“名人”,有剧中的人物,如梳着大辫子的银环、帅气的拴保、活泼可爱的巧珍、一蹦三尺高的银环妈等,这些人物个个有着鲜明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剧中人物的扮演者,如豫剧名家魏云、王善朴、高洁、杨华瑞、马琳等。曾看过一篇报道,电影《朝阳沟》问世后,银环的扮演者魏云每天都会收到许多求爱信、思想汇报信,每天她都要写40多封回信。还有一篇报道说,有一位河南省领导曾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是看着《朝阳沟》这部戏长大的,当初找媳妇也是按照“银环”的标准找的。由此可见,电影《朝阳沟》的影响力之大,以及它创造的辉煌历程。

六十年代电影朝阳沟(电影朝阳沟辉煌)(4)

一部《朝阳沟》,辉煌一甲子。电影《朝阳沟》,是中国戏曲创作的一座里程碑,实至名归。试问,有哪部戏曲电影能与之相提并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