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读到余光中先生的《失帽记》,里面有一句话说:“长寿的代价,是沧桑。”我看完了这篇文章感触颇深。

本来作为一个年轻人,远远没到达经历长寿的阶段,很难品味到其中的滋味。但是我看过很多长寿老人,独自留守家中,他们的状况确实是沧桑而悲切。

我家附近有一个老人,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我经常看见到她自己一个人坐在家门口,屋里也是静悄悄的。有一天,我远远地看到这位老人正在将椅子搬回家里,由于大门没有全部敞开,椅子又有点大,地上还有门槛,勉强能够进入,她搬得很吃力。

我朋友的爷爷,明明有三个儿子,八十多岁了,自己却一个人住在一个下雨会漏水的老房子里,很多时候,他白天在门口一坐就是一整天。三个儿子就住在附近,轮流送饭过来给他吃,却没有一个儿子让他去住自己家。小儿子家还更过分,把自己家里的杂物全都堆放在老人的老房子里,弄得像垃圾堆一般。

社会上还有很多长寿老人都有各种无法言说的苦楚。

现在的长寿老人,都是新中国成立的见证者,他们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残酷,国家全面建设的艰辛,文革时期的动乱,而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之际,却又不得不退休。他们活到八十岁、甚至九十岁以上,前后有三四十年的时间,没有工作。

辛辛苦苦拉扯儿女成长,儿女成家立业后更忙碌。孙辈出生,到了学龄阶段或者长大工作后,也是整天不着家的。老人兢兢业业一辈子,晚年终究只能与孤独为伴。

身体健康的老人,在家附近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每天乐呵着生活。身体不健康的,整日病痛缠身、行动不便,无法出门,每日只能与电视机、收音机为伴。

余光中先生的父亲在风烛之年,独自承受失明与痛风之苦,只有一架古董收音机为伴,所有的亲人都有各自的事情忙碌,无法时刻陪伴在身边,暗淡的孤寂中,他只能回想亡妻与历史的渺渺往事。

社会总在进步,人海总在忙碌,而长寿老人只能停留在他们孤独凄切的世界中。

无论在何时何地我都一直爱着你(爱我你就抱抱我)(1)

我突然想起一首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歌词简单直白,朗朗上口: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陪陪我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亲亲我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夸夸我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抱抱我

小时候我们软弱无力,父母无条件地爱护我们。如今我们长大成人,父母反而成为软弱无力的人。我想我们也应该如他们对待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多多的陪陪他们,多多的亲亲他们,多多的夸夸他们,多多的抱抱他们。

我从图书馆走出来的时候,外面阳光灿烂,晴空万里。

多么美好的世界啊!是时候回老家一趟,看看爸爸妈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