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借着网上热议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一事,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郑大王把枪口直接对准了统编语文教材副主编、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先生。郑大王指出:不止插画有改进空间。不止数学课本有改进空间。比如人教版教材有某主编夹带私货将自己的文章塞进语文课本,吃相太难看。

语文配套教材阅读(语文教材只要私货好)(1)

图片来源网络

6月1日,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看不下去了,也在其微博发声了:有人故意把数学教材这把火烧到统编语文,是毫无根据,别有用心的。曹文轩是小学分册的四个主编之一,四年级下册收有曹文轩的《芦花鞋》,是他的儿童中篇小说《青铜葵花》其中一节。收这篇作品,是编写组的集体决定,并非曹文轩主动提出。选收理由是,这篇写乡村少年艰难成长的小说很励志,文字优美,适合放在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给学生学习。而且这是篇老课文,统编之前的语文教材就收了,并非曹文轩当了语文教材分册主编才收的,更无所谓“夹带私货”。他强调,语文教材中课文的选择经过多方层层把关、二三十轮审查,不可能一个人说了算。

语文配套教材阅读(语文教材只要私货好)(2)

图片来源网络

温儒敏教授看来是生气了,“火烧统编语文教材”、“别有用心”言辞激烈。也不知道郑渊洁作家看到后作何感想。当事人曹文轩先生确实一言不发。是心虚还是不屑一顾?

语文配套教材阅读(语文教材只要私货好)(3)

截屏来自百度搜索

后者居多。也不知道郑渊洁与曹文轩有何恩怨情仇,双方都是儿童文学的著名作家,是同行竞争?还是对曹文轩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励——国际安徒生奖耿耿于怀?还是出于对国家语文教育的由衷关心?这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吃瓜群众只知道神仙打架了。个人恩怨,不可利用公众空间,夹带私货。

小学教材中的《芦花鞋》也好,初中教材中的《孤独之旅》(节选《草房子》)也罢,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知晓,学生挺喜欢读的。杜小康的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样的文章编入教材供学生学习欣赏,无可厚非。若语文教材的主编是鲁迅先生、朱自清先生、茅盾先生、沈从文先生等的话,难道因为他们是主编,就不能夹带私货吗?那叫做暴殄天物。文学作品,会被历史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经典。作为语文教材,选文的标准是文质皆美的经典文章。至于作者是不是主编,并不是重点。

不能因为作者是主编,他的作品就不能推荐给孩子阅读吗?他的文章就不能被教材选用吗?至于网络上扒出作品中的部分语句来抨击,这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断章取义也。这样断章取义,十之八九是语文没有学好,或者是故意为之。其目的是以博网民之眼球,以获网络之流量,从自媒体经济中获一杯羹而已。犹如某圈某星,感觉近期关注度低,发个官宣:我要结婚或离婚了。

温儒敏教授或许说对了,别有用心。自媒体时代,名人自带光环,发句话就上热搜。其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或许新的作品要面世了,提前预热一下(权当我腹诽了)。

好文章,选入教材,无可厚非。举贤不避亲,只要私货好,夹带也无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