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计时方法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他们曾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滴水来测时,但这一方法受到天气条件的制约,局限性太强。此外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19时到21时为一更,21时到23时为二更,23时到1时为三更,1时到3时为四更,3时到5时为五更。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1)

古人也曾根据太阳的起落和人兽的活动来计时,把一天分为鸡鸣、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十二个时段。不过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所以这种计时方法终于被12地支计时法所替代。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2、【丑时】(01时至03时)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鸡被古人褒称作“知时畜也”。《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守夜不失时,信也。”曙光初现,雄鸡啼鸣,拂晓来临,人们起身。

《诗经·风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2)

3、【寅时】(03时至05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史记·李将军传》一文也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白居易《出斋日喜皇甫十早访》

三旬斋满欲衔杯,平旦敲门门未开。

除却朗之携一榼,的应不是别人来。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3)

4、【卯时】(05时至07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白居易《卯时酒》

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4)

5、【辰时】(07时至09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例如:“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

刘得仁《晏起》

日过辰时犹在梦,客来应笑也求名。

浮生自得长高枕,不向人间与命争。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5)

6、【巳时】(09 时至11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朱淑真《春半》

拭目凭阑久,柔风拂面吹。莺花争妩媚,诗酒斗清奇。

已近清明节,初过上巳时。莫萦寻俗事,随意乐春熙。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6)

7、【午时】(11时至13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这样的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就在日中时辰进行。

白居易《登天宫阁》

午时乘兴出,薄暮未能还。高上烟中阁,平看雪后山。

委形群动里,任性一生间。洛下多闲客,其中我最闲。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7)

8、【未时】(13时至15时)

日昳,又名日昳、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日昳”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8)

9、【申时】(15时至17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晡”(馎)时”,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篇:“(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9)

10、【酉时】(17是至19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古时,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当时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刘方平《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10)

11、【戌时】(19时至21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11)

12、【亥时】(21时至23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我国古代民歌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L雀东南飞》有“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

李宣古《花柳苍苍月欲来》

人定朱门尚未开,初星粲粲照人回。

此时寒食无烟火,花柳苍苍月欲来。

夜半是对应子时还是丑时(有约不来过夜半)(12)

古代人民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创制了许多计时的方法,并且一直在完善。他们为我们留下的除了令人惊叹的才能,还有顺应天时地利的和谐观,时隔千年,我们也不得不为他们杰出智慧所折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