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记者 丁光展 见习记者 王盾 通讯员 杨晓,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街道办事处加强项目建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街道办事处加强项目建设(义马市泰山路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事处加强项目建设

河南经济报 记者 丁光展 见习记者 王盾 通讯员 杨晓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义马市泰山路街道办事处以“一领二联三帮四破五落”为抓手,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中心工作攻坚克难,以工作实效体现能力作风建设的成效,全面助推各项事业高质量开展。

牢固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抓好经济建设。一是加快项目招引。诚信、亲情招商,预引进投资1亿元,建设高速公路豫西养护中心环保型综合养护基地,该项目占地约需50亩,建成后年利税500万元以上;依托辖区光明大厦,引进好又多商超入驻,目前开业筹备工作已全部就位,待省消防验收通过后择日营业,带动就业80余人;光明街特色美食街项目已邀请多家单位考察调研,正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全面指导特色美食商业街建设和运营。二是推动项目建设。对标“十大战略”“四大基地”,今年新谋划实施重点项目6个,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项目5个,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等。目前,复寿堂药业一期年产2000吨中成药项目已投产,利税130万,二期年产10亿片中药片剂项目,已和国内知名药业签订药品销售战略合作协议,近期正式施工、今年建成,实现年销售6000万、利税600万;其它4个项目正在协调办理土地规划手续,预计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三是做好项目服务。严格落实“13710”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截止目前,累计走访调研企业37人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2个。其中,引导辖区宝宜新材料公司成功创建了省市级“智能车间”;联系专家帮助、指导狂口农业示范园高效种植应季水果,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春节期间8个大棚草莓抢鲜上市,供不应求。

打造“家门口”养老福地,全力以赴提升幸福成色。一是整合资源,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根据全市养老服务事业和“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要求,按照“六有”标准,投资800余万元,建成5200平米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室外建有绿地花园、休闲步道,室内科学划定功能分区,设置接待厅、厨房、餐厅、阅览室、棋画室(多功能活动室)、健身康复室、心理咨询室、慈孝文化长廊、微型消防站等,提供21个房间54张床位,配备电话、电视、空调等设施,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紧急呼叫装置、无障碍及适老型设施等,让每一位入住老人都安心、静心、舒心。常态化发挥2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4个养老互助点作用,日均服务60余人次,基本形成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骨干,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支撑,居家养老为基础的“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二是聚焦标杆,推动精细化养老服务管理。开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双治理”示范创建活动,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干部双月绩效考评内容,建立老年人服务评估机制,街道社会事务办通过定期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服务的老年群体进行动态跟踪,促进养老工作持续提升。加强对辖区老年人,特别是孤寡独居、失能留守老人的信息摸排、探访关爱,推出“养老顾问”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政策咨询办理、养老资源介绍、养老服务合理建议等服务,高效打通养老资源与老年人需求之间的匹配通道,筛选75岁以上且子女不在身边的27名老人优先入住养老中心。建立“五个一”服务平台,即:一条服务热线、一张健康卡片、一本服务手册、一群关爱服务队伍、一个服务微信群,为辖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基本需求服务。围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加强与医院、养老机构、职业学校的合作,开展养老服务培训16人次,着力培育高素质的专兼职养老服务人员。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道德教育,选树助老模范、敬老志愿者、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统筹做好公共卫生、安全、疫情防控等工作,确保服务对象健康安全。三是多方参与,打造多类别养老服务项目。坚持“党建 养老服务”模式,突出“服务资源多元多方、服务队伍专业专长”的原则,整合利用人劳、文化、文明办、卫生、红十字等资源,充分发挥辖区党员、企业、协会、志愿者等群体作用,打造文体、康养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5支,发展志愿者312人。建立养老服务项目公开召集机制,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和积分管理,开展银发E时代课堂、小棉袄服务、幸福来敲门等特色活动项目,不断丰富养老服务清单,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生活养老。在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托养服务的老年人,给予每人每天20元生活补助,对未入住且条件困难的老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助。根据老年人饮食习惯和季节时令因素,为老年人制定营养科学的食谱,每周公开公示。每年为老年人组织开展生日会、每月为老人免费理发一次,提供助餐送餐、助洁助浴、定期打扫卫生等服务。文化养老。根据老人爱好和身体情况,组建了老年人豫剧团、腰鼓队、广场舞等文体活动队伍和剪纸、书法、手工等兴趣小组,吸纳90多名老年人参加。利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传统节日和“快乐星期天”,组织联欢活动,定期举办老年课堂,邀请专家开展讲座交流,不断改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养老。依托养老中心,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监测、康复辅助训练、用药提醒等康复护理服务。与就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绿色通道,及时转诊治疗,每月进行义诊体检、免费按摩,定期开展健康宣教,确保老年人健康的晚年生活。心理养老。定期组织志愿者提供上门看望、陪伴聊天、心理疏导等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建立上门结对帮扶机制,及时进行精神慰藉、温情陪伴,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

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改善人居环境。一是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完成了振兴小区改造工程,对煤炭公司家属院、税务局家属院和水厂家属院等3个小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增设停车位40余个、硬化道路3000余米、增添休闲设施30余套,受益群众170余户。今年,千方百计又争取了对白云小区、煤气公司家属院和镇中家属院等3个小区的改造项目,截止到目前,项目勘查、设计和工程预算工作已完成,正在办理前期立项手续。二是完成光明街提质升级。积极争取资金,高标准做好光明街给水、雨水、污水、电信线路、燃气、热力等管网铺设和路面硬化等基础工程。耐心细致做好商户思想工作,安装了400余盏灯笼,统一了沿街商户门牌、特色小吃车,烘托浓厚市场气氛,为全市人民提供更为优质消费体验。三是强化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目标,持续巩固拆违治乱成果,努力做好后半篇文章,在拆违土地上绿化1.1万平方米、谋划项目4个,真正做到“拆除一处、清理一处、美化一处、发展一处”。同时,狠抓垃圾分类投放收集,主动申报创建全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2个,先行先试、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全面实现辖区整洁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