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全新改版,您可能找不到我们了,
想重新发现我们的好内容,请大家设为星标(安卓设为置顶):
点击上方 “蓝字公众号名称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安卓设为置顶)”
关注藏家与艺术家行动相关公众号
和艺术家一起艺术变现
☝长按或扫码关注艺术致富☝
☝长按或扫码关注公众号 伦勃朗☝
参展 出售作品 发表作品 目前100000 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欢迎添加主编微信15652929075
来源:中外艺术
亨利·马蒂斯
裸婚、裸睡、裸体、裸价……
如今,“裸”这个字眼,
褪去了冒了天下之大不韪的名号,
成了一种态度、一种时尚。
很多人毫不避讳地喊着“裸”,
那么裸,究竟是什么?
是坦诚,是真实,还是色情?
是胡闹,是冲动,还是艺术?
亨利·马蒂斯代表作《高举手臂的摩尔人妇女》纽约现代美术馆藏
裸是生命的起源,
刚出生的婴儿是一丝不挂;
裸也是艺术的起源,
用艺术的眼光看待裸,
一切似乎也跟着变得简单。
亨利·马蒂斯代表作《站在镜前的宫女》美国巴尔的摩美术馆藏
在西方艺术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大师,
他把裸体艺术玩得很大胆而纯粹,
裸体、舞蹈、狂欢……,
充斥着他的作品,原本赤条的裸体
在他的画中变得满是朴实真趣,
看他的画似乎内心有股声音在叫嚣:
“裸也要裸得奔放、裸得坦荡!”
1911 The Pink Studio
如果你对“裸”有着无条件的抵触,
或有着无限的理解与包容,
那绝对不要错过这位
内心赤诚、画也很坦荡的男人,
世界级大师、野兽派的创始人,
——亨利·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法文: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雕塑家、版画家。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并促成了二十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是马蒂斯的独特风格,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令他的作品享誉世界,与毕加索并称为20世纪世界美术的两座高峰。
一场盲肠炎里诞生的一代大师
1869年12月31日,马蒂斯出生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富裕的粮食商人之家,他的父亲经营着药店和种子贸易的生意,母亲则有个很时髦的工作,瓷器艺术家。因为马蒂斯是家中长子,所以家里人都希望他将来能接管家族生意。
21岁以前,马蒂斯的人生似乎一切都按着计划,中规中矩地过着:中学毕业,去了巴黎学习法律,顺利通过考试完成学业后,在律师事务所,做了个小职员办事员,每天抄写要存入档案的资料。可这位小职员的生活,注定不是那么“顺利”……
1890 Still Life with Books and Candle
1890年,马蒂斯患盲肠炎住进医院,无聊的住院时间,让这位年轻的小伙子难以忍受,疼爱儿子的母亲送来一箱子画具让他打发时间,未料想,马蒂斯这一拿起画笔,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没有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的他,在繁复的线条色彩与艺术创作中体会到内心真正的“平衡、纯洁和宁静感”,就此一个关于成为艺术家的梦在小伙子心中萌发……
1891年,在说服父亲后,马蒂斯就带上了画笔与一腔热血,头也不回地去了当时大咖云集的艺术之都——巴黎。他在朱里安学院学习绘画,成为布格罗和莫罗的学生。在名师的教导下,他先从最基础的静物及风景画起,精通后,便开始临摹各个时代艺术大师的作品。
Vase with Fruit 1901
1893 La deserte (after Jan Davidsz, de Heem)
他的绘画天赋与他对于绘画的热爱似乎是成正比。早年,他的4幅油画第一次在“国家美术联盟沙龙”公开展出,就获得了成功。1898年,初露头角的马蒂渐成家立业,娶了个温顺而贤惠的妻子,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在美满的爱情滋润下,他继续画画,并成为了巴黎上流社会的宠儿,在绘画间隙他还曾尝试雕塑的创作。
1927 马蒂斯与妻子
1903年,带有明显“野兽派”特征的作品,就已出现在他的创作中。他的画风强烈、用色大胆鲜艳,不仅是画,他的雕塑也经常吓坏法国上流社会和时尚界人士,还有那些巴黎的艺术经纪人。
马蒂斯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与梵高、高更等后印象派的大胆涂色技法推向极致,炫目热烈的红色、饱满浓郁的橘色、容光焕发的黄色、还有清风拂面的钴蓝……对比强烈的地中海式的色彩充斥着他的作品。
1923 Young Woman Playing Violin
1924 Little Pianist, Blue Dress, Red Background
1937 Purple Robe and Anemones
他画的裸女,裸得奔放而坦荡
古往今来,画裸女的大画家无数,可把裸女画活的大都成了大师,而马蒂斯就是其中一个。他画的裸女,虽然一丝不挂,却给人很干净,很坦荡的感觉,这种干净,不同于禁欲的宗教裸女画的那种神圣不容侵犯,他的裸女似乎是一种符号,代表了一种情绪、一种装饰,一种最本真的美。
1910年 《舞蹈》
《舞蹈》是马蒂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下,在一大片翠嫩的草地上,有着健康的棕色身体的舞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她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神情陶醉。
同一系列作品《音乐》
据说,为创作这组画,马蒂斯还特意把模特儿带到了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他用强烈鲜明的颜色对比,凸显出肢体之美,画面极具视觉上的连续感与跳动感。从画中人们看到的是裸女、是舞蹈,而听到的更是音符流动,高昂情绪的激荡。
1912 Nasturtiums with Dance II
1909 Still Life with Dance
裸女画创作时,马蒂斯喜欢运用简单的构图、强烈的对比与鲜活的流动感,使得色彩与音乐,绘画与情绪达成了一种紧密的关联性,如此一来,裸女画便不再停留于人体美感的表达,画中人既保持着永久的动态,又给人以平和的静感。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最丰富的内涵,马蒂斯给我们呈现出的是狂野的活力,这也是他裸女画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1925 Decorative Figure on an Ornamental Background
1930 In His Studio, Cannes
1904 Luxury, Serenity and Pleasure
1906 The Joy of Life
当然,马蒂斯的这种创作初衷并不是为所有人理解的。曾有人在看完他的这些裸女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些画,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简直是一个怪物。”
当时马蒂斯就在一旁,却并不生气,相反,他倒是很有同感地说:
“假如我遇到这样的女人,我也会吓得飞奔而逃的!”
可是,
“我不是在创作一个女人,我是在画一幅画!”
1923年 《宫女》
1923 The Hindu Pose
是啊!这只是一幅幅画,马蒂斯只是稚气地将女人与舞蹈、音乐、情感,运用炫目的色彩大胆地变成了一种快乐和幸福的物质。他的画和他一生所向往的那种平衡、纯粹与宁静的艺术一样,不含有令人苦恼的题材、不和谐的伪装,直观且无拘无束。
1927 Reclining Nude, back
马蒂斯虽一生画了无数裸女,但在他眼中,女性却受到了无比的尊重。在他去了非洲摩洛哥期间,他发现找一个女模特都很难,因为那儿的女孩都带面纱,比较害羞。
好不容易找来一个妓女Zorah愿意当模特。创作时出于尊重,马蒂斯刻意避开性的主题,非但没让Zorah脱光,反而给她穿了好多衣服。马蒂斯的这种风度,来源于他温柔又有品味的妈妈,他知道只有懂得尊重女性,才能享乐人生。
马蒂斯一生只结过一次婚,虽然后来他和一位修女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为她设计过修道院、画过人体像。他的西班牙籍亦敌亦友的竞争对手毕加索对此,还甚至粗鲁地说:马蒂斯干嘛不直接设计一座妓院?
马蒂斯与修女合影
1952年 马蒂斯的蓝色修女
关于这些流言蜚语、难听的诋毁,马蒂斯对外的态度始终冷淡地,直到生命的最后,马蒂斯都没有说过爱修女,他们的关系也只停留在友谊上,他给予这位修女更多的是来自一位绅士的尊重。
用生命诠释绘画的大师
从1905年,巴黎画展,他风格奔放随意而无拘无束的作品,被一位评论家贬斥为“野兽派”,野兽派风靡世界,再到1908年,野兽派销声匿迹,对于马蒂斯来说,野兽主义似乎并不意味着他风格的形成,而只是一个开端。
1920 Woman with Green Umbrella
1923 The Woman in Yellow
1923 Woman Reading at a Small Table
1923 Woman Reading with Peaches
1923 Young woman in Pink
晚年的马蒂斯尽管没有年轻时那样用色大胆、强烈,却更清新、漂亮,是极其简练的,野兽主义风格虽然隐退,但是野兽的精神却在马蒂斯生命中延续。
1941年,马蒂斯被诊断出癌症,手术后,他非但没消极,而是觉得自己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所以整个人都充满正能量。从那以后,轮椅成了他的代步工具,身体日益虚弱的马蒂斯,在助理的帮忙下,开始采用色彩剪贴。
那时的他,卧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专心致志地从预先涂好颜色的纸张中剪出各种形象。很难得的是,在病痛折磨中的他,作品依然充满大胆、完美和开朗乐观的精神。马蒂斯养猫养狗、热爱生活,而他笔下的房间,曾给无数人留下印象深刻,是一种很温暖特别的感觉。
马蒂斯画的自己房间
马蒂斯与狗
马蒂斯与猫
马蒂斯在逗猫
马蒂斯与鸟
此外,马蒂斯还是个超级图案控。喜欢收藏绘有精美图案的布料,如波斯地毯,阿拉伯刺绣,非洲挂毯,各种抱枕,窗帘,服饰,屏风。这些繁复的异域图案也被融入到了创作里,他笔下的姑娘,要么裸露着身子,要么穿着美丽的花纹衣裳,在静物画中各种图案也被他巧妙地搭配在了一起,不杂乱,反而很和谐。
1919 Poppies
1911 Goldfish
1911 Seville Still Life
1908 The girl with green eyes
1920 Woman in a Hat
1928 Odalisque Sitting with Board
1943 The Lute
1954年11月,马蒂斯觉得他累了,
于是这位老人执意地睡去了……
84岁的人生不长也不短,
不够画尽世间所有的色彩,
却足够他表达一辈子的热诚与坦荡。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