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于2016年1月11日在黄金时段开始播出新年大戏《少帅》,该剧由李雪健、文章、小宋佳领衔主演,以自传式的口吻讲述了张学良辉煌而坎坷的传奇一生,深受观众好评。

在《少帅》一剧中,前期的故事几乎全部发生在奉天(今中国沈阳),剧中出现了大量的沈阳元素,虽然这些元素很多只是在剧中一语带过,但其蕴藏着巨大的信息量却令观众难以忘怀。那么这些元素背后究竟都有哪些奥秘呢?云天将继续为大家从中择取一些关键元素进行解读,以使朋友们了解奉天时代的一些往事。

本期关键词:小西门

出现场次:《少帅》第四集

相关剧情:日本载仁亲王经过奉天,张作霖亲到火车站迎接。回程时他赶着参加女儿的婚礼没有坐马车而是上了汽车,汤玉麟抢着坐上了马车。车队在途经小西门附近时被日本人袭击,正骑着自行车往回赶的张学良经过此处,跑到马车边只看到被震得听不见声音的汤玉麟。张作霖在喜顺等人的掩护下回到家主持张首芳的婚礼,张学良赶回去时听到安然无恙的张作霖在婚礼上致辞,他默默的离开了现场。

外攘门旧影

二、外攘门与八旗方位

由于皇城内外地面分属八旗,因此人们便习惯按所属旗籍称代八门或地界。努尔哈赤时代修葺城墙增设八门时就是以各旗分领一门进行施工的。皇太极时代也是如此。完工后,城门也是由修建它的某旗派兵值守。按照当时的八旗方位,东向属两红旗,西向属两白旗。 外攘门区域由满洲八旗中由皇帝控制的上三旗中的正白旗来镇守,可见其地位之高。

少帅沈阳北大营阅兵(看少帅读沈阳)(1)

盛京八旗驻守示意图

三、外攘门与真武庙

真武庙,又称上帝庙,此“上帝”非天主教的上帝,系玄天上帝,即道教的真武大帝。真武即玄武,系北方之神。古代神话中,北方玄武与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同为四方之神。因北方七宿(斗、牛、虚、危、室、壁)组成龟形,其下有腾蛇星,故其形态为龟蛇合体。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就特别迷信真武。元成宗时期,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从此,人们称真武庙为上帝庙。明时上帝庙叫玄真观,到了康熙年间因要避讳玄烨的“玄”字,就改名元贞观,俗称上帝庙。

少帅沈阳北大营阅兵(看少帅读沈阳)(2)

外攘门瓮城

盛京真武庙位于外攘门瓮城墙外,建于清初,重修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解放后因修电车路(即环路),于1951年拆除。

少帅沈阳北大营阅兵(看少帅读沈阳)(3)

玄武

四、外攘门与大御路

大御路,是清代北京至沈阳的陆上交通大通道。为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进兵辽西和关内最早铺筑,清王朝定都北京后,成为清帝东巡和运送“御物”所行之路,故称大御路,也称为京奉大御路。而外攘门则是这条连接两京的大御路在盛京区域的终点。

少帅沈阳北大营阅兵(看少帅读沈阳)(4)

在京奉铁路通车前,大御路是关外通向关内主要的陆上通道。它所经过的地方,清前期、中期、后期略有不同,但相距并不很远。各时期大御路的走向和所经地方,主要取决于路的平坦程度,城堡的大小、发达程度,是否安全方便等因素。在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大御路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处于变化之中。它不仅改变了此前沈阳入关需南下辽阳、海城再西转盘山、北镇才能入山海关的老路,也大大缩短了沈阳通向关内的距离,对于推动盛京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御路也使盛京出威远堡到吉林的东御路、盛京出地载门(小北门)经法库门通向蒙古草原有了重要通道。在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东北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康熙皇帝玄烨、乾隆皇帝弘历、嘉庆皇帝颙琰,到道光皇帝旻宁,在这一百六十年间,共有十次东巡盛京谒陵祭祖活动,虽然路线各不相同,但最后却均由外攘门外的大御路至外攘门入盛京城。

今天在棋盘山的关东影视城中,有一座复建的外攘门,作为影视城的主门来使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那里看一看,感受一下当年外攘门的风采。

少帅沈阳北大营阅兵(看少帅读沈阳)(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