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会善寺
会善寺位于嵩山南麓的积翠峰上,是嵩山七十二寺中最有来头的一座寺庙。最初,会善寺是北魏孝文帝的一座离宫,而后改为名僧澄觉大师的精舍,再后来被隋文帝赐名为“会善寺”。武则天时期,由于寺院住持道安禅师被奉为国师,会善寺一度改名“安国寺”,并且将镇国金刚佛像置于寺内,成为名振海内的一座皇家寺庙。
我们来到会善寺时,只见山门前立有一座照壁,照壁正面的青砖上刻有“天中山”三字竖匾,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手迹。走近细看,大字旁边还有两排小字。右侧一排是“周公营洛,建表测景,豫州为天地之中,汝南又豫州之中,
树。进入山门是一个清净的庭院,庭院中立有两块石碑,一块是“佛祖宗派之图碑”,碑文序列了佛教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分为南北两宗,碑上刻有各宗派人的姓名或法号,是研究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分为南顿北渐的重要实物资料。另一块是“唐嵩山道安禅师碑”,道安(584—708),又名慧安,俗姓李,荆
州支江人,是禅宗五祖弘忍之高徒。历经隋唐二朝八帝,享年124岁,道行精深,德高望重,弟子数以千计,著名的有南岳怀让、净藏、元圭等。庭院中间有一排台阶,登上台阶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立有一块“乾隆御诗碑”。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高宗弘历巡视中岳,由洛阳到登封,夜宿少林寺,次日畅游会善寺,兴会之余赋诗一首,后人刻于石碑。其中有“少太无穷奥,于兹见一斑。”(少太,即少室山和太室山)。后来有人引伸为“嵩山天下
奥”。大雄宝殿始建于元代,明、清时多有修葺,是嵩山地区唯一的元代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其主要的梁架、斗拱、
屋顶、彩画及柱础均反映了元代建筑的特征,是研究元代木结构建筑演变的重要例证。
会善寺还是个高僧辈出的地方,不仅有贵为国师的的道安禅师,净藏禅师、一行和尚、元同禅师等高僧皆名满天下。大雄宝殿西侧偏殿陈列有武则天两访会善寺,听高僧道安讲法的故事,以及会善寺高僧一行和尚研究《大衍历》等历史资料。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加封中岳,尊中岳为神岳中天皇帝,天灵妃为神岳中天皇后。并改元万岁登封,诏令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成县为告成县,以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武则天在嵩山封禅期间,亲临会善寺拜访道安长老,听道安坐坛讲法,武则天待以师礼,赐予紫袈
裟,尊道安为国师。大周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与群臣等17人于“石淙会饮”之后,再次来到会善寺,问法于道安国师,领悟治国良策。
一行曾在唐朝做官,至武则天大周时,不愿和不学无术的武三思交往,便在会善寺出家,拜普寂为师,法名一行。一行出家后曾步行到荆州当阳山求教名僧,去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习天文知识。我们前年去浙江天台山旅游,看到国清寺门前立有一块石碑,上刻“一行到此水西流”,就是说的一行和尚到天台山时的盛况。一行法师还曾与梁令瓒共同研制成功铜铁合金“黄道仪”,可测
出日、月、星辰的位置和运行情况。还与梁令瓒一起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铜铸“水运浑天仪”,在此仪器上还附有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报时器”。一行还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大地测量活动,并制作成功一台可测量天文长度和深度的天文仪器—“复矩”。观测时只要将复矩直角尺的一边指向北极,另一边与悬挂直角顶点的垂线间的夹角,就成为北极地平的高度。一行还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开始编修新历,开元十五年编成《大衍历》。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优秀的一部历法。一行和尚与其弟子元同禅师共同主持创建琉璃戒坛,使会善寺成为当时嵩洛地区的佛教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