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探究秦始皇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修建陵墓的原因,就得先了解中国古代的长寿观以及合乎逻辑的长寿或说长生的方法。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

首先,秦始皇对于追求长生不老十分痴迷。他躲过了一次次的暗杀,同时也导致他十分害怕有人密谋刺杀他,所以始皇帝坚持行动保密,修建高大的城墙和走廊用来避开公众视线。多年的军事征战和血腥屠杀,也导致他非常害怕那些受害者的亡魂尚在人间,伺机报复。他认为只有自身获得长生,他的王朝才能够永存于世,所以死亡对于始皇帝来说是不堪设想的。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2)

正如研究中国宗教活动的学者所说“神圣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死的艺术。”事实上,我们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可以获悉,秦始皇甚至不愿意听到有人谈论关于死亡的一切,所以他的大臣们从不敢提及“死亡”二字。这种观念源自于家庭传统的流传,从惠文王时期以来的很多的文献中都有记载。事实上,约莫公元前400年,惠文王之前的几代,就有人相信有些人已经设法免于死亡,得到永生。这种想法对于君主很有吸引力可想而知。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3)

同时他们还非常注重墓穴中的尸体的保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秦景公在雍城的墓穴中采用了精心处理过的杉木,这些杉木以烧焦形式存在,确保水汽不会进入墓穴,木头上的小洞以及缝隙被融化了的锡填满,上面覆盖木炭以确保虫类和食腐动物不能轻易进入墓穴。在雍城仍然可见烧炭的迹象,在地上还有大量的木炭。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4)

就在发现兵马俑之前的1971年,湖南省长沙市在位于楚国旧地的马王堆遗址发现了一位汉族贵族女子的尸体,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辛追夫人,遗体是在与轪侯利苍的墓穴相连的棺椁中发现的。轪利苍死于公元前185年,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的20年。轪利苍是汉代第二个皇帝汉惠帝(公元前194-公元前188)儿子的臣僚,时任长沙国的丞相。人们认为辛追是他的妻子,去世于公元前165年,她的遗体与一个可能是他们儿子的年轻人一同被安置在家族墓地里。有趣的是,他们是被放置于嵌套的上漆棺椁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他自己楚族的血统,也就导致了这种楚葬习俗。在秦始皇墓中可能也有类似的特点。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5)

当时最先进、有效的技术被用于保存辛追的遗体:“墓室外面放置一层0.4米至0.5米厚的木炭,除此之外,墓穴空间填满了至少1米厚度的白色黏土。坟墓内的文物能够被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主要归功于使用了这种白色黏土和木炭,它们有效地隔绝了水汽和氧气。”值得注意的是,她的身体能够处于如此良好的状态,是因为尸身包裹着20层裹尸布,并且内脏和血管完好无损。通过尸检可以得知,她是在吃瓜子后不久就死于心脏病。(如今她和她的化妆品以及其他个人物品在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着)。这说明了中国古代的人们已经完全掌握了高端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没有使用防腐剂,没有制作成干尸、制成皮革或冷冻,坟墓中还装有药用和香草药袋,大概放在那里用以保存。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6)

韩非子举了其他的例子。正如我们现如今所知,他是秦始皇的谋士,他通过他的文章对秦始皇的政治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意思的是他的文章中也包含了对所谓的“长生不老药”的思考。他讲述了惠文王的一件趣事: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韩非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我们感兴趣的是,公元前320年左右,有些人准备传授实现肉体永生的仙术,也有些受过教育的贵族渴望接受他们传道。毫无疑问,这些哲学家的长生术包含了我们后来所称的炼丹术,以及用各种形式锻炼身体,但大部分方法还是摄入药物——丹药。这些丹药可以是草药或矿物化学药品,或者是两者组合,在当时被追求长生的人们广泛使用。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7)

秦始皇是众多追求永生的秦王室中的一员。在秦景公的墓中我们可以发现,秦王室很早就开始寻求永生。始皇帝自己当然相信他能够永远地活着并统治千秋万代,因此他不断寻找能够保证永生的药剂。实际上,他非常愿意相信法师和术士的故事。关于海上三座神山的传说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据说那儿的仙人拥有长生不老药,但那里很难到达。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8)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封禅书》中这么解释说到,虽然三座山都十分靠近陆地,但一旦船行驶到跟前,三神山反而会隐去,“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他引用那些曾派人去海上寻求灵丹妙药的早期统治者的案例作为引证。“这三座山被称为蓬莱、方丈和瀛洲。当秦始皇第一次到岸时群术士接待了他,并向他讲述了长生不老药的故事。这些信念也在历史上一直存在,因为同一篇文章告诉我们百年后,汉武帝在西安的建章宫建造了一个池沼,“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9)

东方朔曾说:“之前,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很多被枉杀或者早死的人的尸体被乱扔到沿途,有类似乌鸦的鸟,嘴里衔着一种植物,把它放到这些尸体的脸上,尸体就会马上坐起身来,死而复生。”(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如状,衔此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而活也。)如果吃了这种植物,就可以得到长寿甚至长生不老。始皇帝听说了这个故事,知道了这种不死神药的原产地,并且得知一块根茎就足以让一个人起死回生,于是便派徐福带领500名童男童女去寻找神药。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他们并没有成功。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0)

据中国医学史研究学者保罗・U.文树德在引文中提到的那样:“问题是,无论对植物进行怎样的描述,人们都认为它是一种神奇的蘑菇——灵芝仙草”。始皇帝曾三次亲自前往芝罘登上山的最高峰朝拜一尽管感觉很高,但是实际上只在海平面上300米处。公元前218年,他在一则铭文中记录了他的登山情况,显示出他对自然美景超乎寻常的热爱:

“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旧和方起。皇帝东游,巡登芝罘,临于海。从臣嘉观”

该岛现在作为一个半岛与大陆相连,只有1公里宽,10公里长。两个较短的铭文证明了他的到访:在公元前218年,他写道:“登芝果,刻石。”并在公元前210年的最后一次到访中写道:“至芝罘,见巨鱼,射杀一鱼。”根据这个说法,秦始皇没有亲自找到长生不老药,所以他才会命令徐福扬帆远航替他寻找神药。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1)

走向永生的第一步是抑制身体的腐烂,这样永生的人就可以开始他在地球上或精神世界里的漫游了。除了难以捉摸的法术之外,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可以获得的材料,人们相信它们也可以有助于保存尸身——玉石和水银。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2)

前者是中国人最崇拜的石头。玉早就出现在中国文化的创始神话中,即传说中的玉皇大帝或八月玉皇帝。字面看来,“王”和“玉”这两个词是密切相关的:对于“王”这个字,添加一个笔画就创造一个“玉”字,拼音为yu。如今,玉石主要是一种观赏性的岩石,通常是绿色,因其珠宝般的美丽和护身符的作用而备受国人珍视,但它当时却是炼金术和追求永生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3)

贝特霍尔德・劳费尔在190年和1910年游历了陕西,为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收集玉器标本。他指出,在汉朝初期,西安南部的山脉被称为玉、金、银、铜和铁之乡。根据他的消息来源,最好的玉石都来自蓝田,在秦皇陵以南30公里处。因此,始皇帝很可能对那个地区的白玉和翠玉非常熟悉。据劳费尔说,和现在一样,西安100年前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天然玉石的主要集散地。周朝和先秦时期,人们用经过工艺抛光的玉石制作斧头、刀具和ヒ首,放置于墓穴之中。据说黄帝自己也用玉器制造过武器。但它在古代如此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是声音洪亮,这使其成为制作乐器的理想选择。秦景公大墓的墓室有一个木架子,里面有几个玉磐或编钟随时准备响起,他的后代对音乐的热爱使我们可以推测他自己的墓里也放置了类似的玉石乐器。当然,玉石具有高度装饰性,并且始终是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玉藻》告诉我们:“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后文说: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候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世子佩瑜玉而组绶,士佩孺玟而缊组绶。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4)

人们常常用玉石来试图获得永生。最著名的实例于1968年被人们发现,当时在河北满城附近的西汉中山靖王墓中发现了两具身穿玉衣的尸体,分别是在公元前113年去世的景帝的儿子刘胜和他的妻子窦婉。窦婉可能是窦太后的侄孙女,是一个道教徒。刘胜所谓的“金缕玉衣”是由1000多克金线和2498块各种尺寸的玉牌制成的。该墓有超过10000件金、银、丝绸、陶器和漆器,位于一个完整而豪华的地下“官殿”中,里面有马既和储藏室。然而,没有其他任何一样陪葬品可以像金缕玉衣那样引人注目。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5)

在周朝时期,玉也可以内服。“当皇帝通过禁欲来净化自己时,玉府官员为他准备好他必须吃的玉。”(“玉府:王斋,则供食玉。”)《周礼》称。这段文字的评注所述,“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在与灵魂交流之前,皇帝禁食沐浴;他必须服下纯玉的提取物;须溶解后食用。在《周礼》的另一段文字中,我们读到玉是捣碎的,以便它可以与米饭混合,作为埋葬着的皇帝体的食物。在后来的道教中,有着更进一步的观念和信仰,即,认为玉是灵魂的食物,因此能够确保永生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6)

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玉饰与坟墓里的玉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礼》还提供了关于六块玉石的非常精确的细节。这些玉器应该放在皇帝的墓中,代表六种神,即天、地和四季。在所有的礼制和仪式中,有一个玉府,他们控制着这些玉石的正确使用,玉石有各种形状和尺寸,只有那些接受了天谕的人才能使用。埋葬皇帝时,这个官员用一块丝罗缎穿过六块玉上面的小孔将它们连接起来,向下放入坟墓。其中的两个分别代表天和地。”人类仅仅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是由宇宙创造而成。因此,如果宙力量以六块玉的形式存在,那么他在坟墓里就和他活着的时候一样,都要受其影响。正如劳费尔所说,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坟墓只意味住所的改变,如果体被六个神的形象所包围,这就意味着他与神的伙伴关系从生前延续到了他死后的世界。"的确,秦始皇不是周王,但是秦国早期吸收了周朝的民族精神,继承了周朝的礼制,我们可以合情合理地认为他采用并改进了许多周朝的做法。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7)

玉本身就具有持久性。玉石的耐久性意味着生命与死亡之间没有间断,而是一种过渡;象征性的,既没有腐烂也没有死亡。这就是为什么早期的中国人接受这样一种观念,即已故的皇帝会继续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并继续控制影响他们。这也是为什么这位新皇帝大费周章地为他死后创造一个合适的住所。因为,他将继续统治这个世界。但玉也有一个物理功能。2012年,在剑桥的茨威廉博物馆举办的“寻找永生:中国汉代的古墓宝藏”展览上展出了一个装满“玉九窍器”的盒子,用来防止生命力从体中逃走。它们插入人身上的孔洞,包括耳朵、鼻子、嘴、肛门和阴道。鉴于使用的是玉石这样昂贵的材料,显然这只适用于贵族或富裕家庭。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8)

另一种现成的材料是古代中药和炼金术的关键成分一汞。事实上,这种以水银的神秘形式出现的化学元素是在常温下人们发现的唯一液态金属元素,这一点一直吸引着古代炼金术土和现代科学家。神话中的神农(五谷神,字面意思是“掌管五谷的神”)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汉代早期编写《神农本草经》中写出了汞,作者托名为神农。人们还认为神农掌握长生不老的秘诀。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19)

早期的炼金术士称汞为“长生不老药”,相当于魔法石。在医学上,它常常以朱砂(一种汞的硫化物)的形式使用,这种天然的硫化物主要来自陕西,尽管人们说质量最好的来自湖南。朱砂及其近亲甘汞也被中国人用于制造颜料、化妆品、肥皂和泻药。它们是粗糙、闪亮的粉末,略带淡红色。有人认为,秦始皇使用的药水中就包括这种粉末。事实上,砷和汞的广泛应用会增加永生的可能性,这点恰恰支持了李约瑟的观点。人们常常引用他的话,认为秦始皇死于汞中毒。但是,还有其他的不同意见。例如,汉武帝在秦始皇去世一个世纪后去世。汉武帝统治后期,使用药水或粉末形式来延长寿命已经流行起来。在秦时代,这些药物完全是由从植物中提取的有机物质制成的。因此,他认为在坟墓内使用汞与寻求永生无关,也不能保证不受入侵者的破坏。但是,汞中毒致死的理论很具有吸引力,而且普遍的看法是,皇帝在饮料中加入汞以图实现永生,并利用它来制造流动的水银,直接用来保存他的墓穴、他的尸体。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20)

秦始皇的野心是没有界限的。在他看来,他正在建立能够延续万年的帝国,并且打算一直影响他的后继者,作为伟大的祖先在他自己的坟墓里监督并控制他们。因此,这是秦始皇生命中的另另一个讽刺一一他第三次前往,几乎刚巡游完就死了一一他和他的祖先相比死亡时间较早,只有50岁。这也许是寻找长生不老药不成功的直接结果,他认为吃了不老药,就能保证他长生不老。

秦始皇修建陵墓是为了干什么(秦始皇为何要花大量时间修建陵墓)(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