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深冬时节了,许多城市迎来了第一场雪。
某一年冬天,在被窝里接到好友电话:喂,老家下雪啦!你看到没?
睁开稀松的眼睛,拉开窗帘,外面银装素裹,一场雪树木和房屋装扮成了白色。
确实下雪了,心中却没有太多的波澜。
楼下有小朋友玩雪,一个妈妈说:宝宝,不玩了,回家了,明天再来玩。
小朋友大声地拒绝:不,明天就没有了。
小时候,我也曾像这样,一下雪,就高兴得像个得到了久违礼物的孩子,沉浸在玩雪中,不愿回家。
可如今,面对雪,却没有了小时候的欣喜。
每当此时,我会想起苏轼。
那也是一个冬天,苏轼还在黄州,已经44岁的苏轼迎来一场雪,高兴得像个孩子,写下一首冷门的雪诗,却治愈了无数人。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诗写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被贬到黄州,已经有一年多了。
没有公职压身,他辗转在黄州许多寺庙中,与高僧闲谈。
这一年冬天,黄州下雪了,苏轼欣喜不已,写下《雪后到乾明寺遂宿》一诗,字里行间都是对雪的喜爱。
-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门外白雪漫山,一片银色世界,返照的光将马也惊了一惊。
雪不仅惊到了马,还惊喜了苏轼。
他连忙跑了出来,台阶上留下了他的脚印。
一句“我先行”可见苏轼的喜悦,翻译过来就是:这雪我先赏为快。
-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看着眼前的雪景,苏轼感叹不已。
雪花就像是花儿随风飘到了乾明寺中,清新美丽。
以花喻雪是诗人们的常见操作。
唐代诗人宋之问形容雪: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雪花洁白,犹如花白。雪花飘落,犹如花落。
雪带给苏轼的惊喜还不止于此。
月光悬于上,雪光映于下,彻夜通明,乾明寺如同一个不夜城。
如此雪景,怎能不爱。
-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苏轼爱雪,爱到什么地步呢?
他不忍心让牛羊践踏,雪所带来的至洁至净的世界,苏轼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不允许牛羊的践踏,可苏轼却喜欢雅雀的戏弄。
他想象着雪晴之后,乌鸦和鹊鸟穿行在树枝上,嬉笑盘桓,尤为喜人。
鸟鹊穿行,雪落纷纷,赋予雪灵动的精魂,留下雪别样的美。
要不,怎么说苏轼是诗人呢?
不许牛羊践踏,而喜鹊鸟穿行,他知道,哪一种雪的姿态最美。
-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喜欢雪,来赏雪还不够,苏轼还要听雪。
为着雪景,苏轼决定不回家了。
他带着被褥,准备在寺中留宿,听雪融化时,雪水落下屋檐,倾泻在竹子上的声音。
苏轼真是爱雪爱到了骨子里。
从发现雪,到赏雪,到听雪,苏轼整首诗八句,56个字,每一个字都在诉说着对雪的喜爱。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在苏轼的写雪诗词中并非脍炙人口的上乘之作。
可我们却从中感受到苏轼的欣喜,像一个孩子,得到盼望已久的礼物。
要知道,此时的苏轼,身在黄州,处在人生的低谷。
可即使如此,他沉浸在这美丽而清新的雪景之中,再一次感受到了人间的美好与欢喜。
也许,纷飞飘扬的雪花,转移了他的注意力,让他暂时忘记了人生的坎坷。
也许,清新美丽的雪花,治愈了他的心,让他明白世间还有很多美丽值得追寻。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苏轼,无疑就是这样的勇士。
每次下雪时,都会想到苏轼这首诗,想到这个夜晚,那个欣喜的苏轼。
那是浸淫生活多年后,依然保持的,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中小确幸的欣喜,那种欣喜,足以治愈冬天的寒冷。
真羡慕苏轼呀,永远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真希望能学一学苏轼,永远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