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前温台村位于公主屯镇人民政府西偏南10里余,新法公路南侧。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1)

前温台村党支部、村委会

村落由来

1619年(后金天命三年)时候,因此地建有一座用于侦查和传递军情的烽火台,又因有一闻姓人家在此开荒落户,立屯时取名闻家台,由于“闻”与“温”谐音,人们多年习惯上称为“温家台”,后来在屯北后面又形成一个小屯(后温台),有了前后之分,此屯位置居前,即得名前温台。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2)

烽火台

千年故道

清代乃或以前,前温台村为铁岭、开原、法库到新民及进出山海关的交通要道,从铁、法方向来的人马车辆过秀水河经公主屯西街向西南至黄家山家前进入前温台街里,然后一路西行至东旧门街内过养息牧河,再去新民方向。如果打尖吃饭休息,前温台有买卖商户大车店“荣福店”、“景家店”,东旧门村有“万盛档”,现前温台村家西还留有铁岭故道,故道两侧为耕地,高1米有余,个别故道已经成为河沟鱼塘,所谓“千年老道变成河”就是这种状况,可见当年马蹄声声、车来客往,一派热闹景象。现前温台村北公路应是日伪统治时期当局根据新民地区发展情况裁弯、后移形成的新法公路,原来的公路是土路,我小时候记事时候垫了沙石,路面包包棱棱,高低不平,路基栽了杨树。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3)

故道

西沙岗子

前温台村家西有一处沙岗,名西沙岗子,传闻很久以前有一年春季狂风怒吼,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打得百姓人家的房门和窗框啪啪作响,窗户上的油纸都打飞了(以前没有玻璃,寻常人家窗上胡一层用豆油刷过的毛边纸,予以挡风遮雨,还能透光),老百姓惊恐万分,蜷缩在房屋角落不敢随意走动,有的老百姓作揖磕头祈祷老天爷保佑,一夜无眠,第二天早上忽然风停了下来,老百姓推门出来发现,房前屋后都是沙子,村西一处形成了方圆一里面积的高岗,岗子上白沙如雪,沙粒晶莹,蔚为壮观,以为神力所然,无不叹服膜拜。现在想,我村离辽河和养息牧河交汇处三、二里,且处于风道口位置,可能那年季风偏大,或者辽河滩刚好形成一龙卷风,恰巧将沙土带到此处。建国后老百姓经济条件好了,建房屋垫地基或者抹个墙面都用此处沙子,渐渐的岗子就消失了,由于过度挖沙取土,现该地已经形成了洼坑,坑里长满红毛公、芦苇和蒿草,丛中有蛇、四脚蜥蜴,还有树蛙,黄皮子等小动物,坑周围已经开荒成为耕地,种玉米产量低,种豆类作物较好。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4)

土龙岗

前温台村西有一处黄土岗,距离西沙岗子三、四百米,岗的周围有坟,老百姓称迎坟岗,此岗蜿蜒曲折,状如土龙,龙身在村中一线贯穿,龙尾在村东偏北大龙湾,其龙头向西高昂,头下是一片湖泽,水草丰美,景色秀丽,名西洼子,龙头呈随时俯身吸水状态。据传,两岗之间即铁岭故道北侧,一王姓人家在此开店,高墙大院,买卖兴隆,日子非常得过,门口有石阶和上马石,雨水大的年头,西洼子的湖水漫过故道,波浪随风荡漾拍打着门前的青石台阶,颇为壮观,土龙头顶长着一棵高大的榆树,其树影能投入王家厨房的水缸内,谓为惊奇,村民口口相传,称之风水宝地。民国时期,胡匪横行,社会动荡,王家日渐衰落,后来搬到后温台居住,土改时期划分为地主成分,现在房屋原址已经变为耕地,残砖破瓦依稀尚存。生产队时期,由于建窑烧砖、大量取土,土龙岗龙头亦早已不复存在,空留龙身龙尾静静的卧在那里。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5)

土龙岗

村前的小河

前温台村前有一条小河,是村东大龙湾和东河河水泛滥冲击形成的,当年由于河水来的凶猛,东河堤坝又不是很高,决堤后河水砸下一个深深的涡子,村民谓之东大涡子。雨季时东大涡子至村前的小河如飘飘玉带向西弯弯流淌,出了村就没有正经八本的河道了,水大时在地里漫延,水小时流入农田沟。解放前小河很长很宽,河水清澈,有鱼有虾,河上有一木制小桥,桥栏雕工细腻,桥面狭窄,仅供路人行走,来往马牛车辆均从桥下涉水通过,或出入安福屯,或出入姚家屯。河岸两侧的野生柳树毛子和草甸子很多,碧水蓝天,黄花绿草,小桥流水人家,一幅原生态美丽画面。解放前还存留的小木桥或许因为那一场激烈战役(温家台攻坚战)被破坏,现今美丽的小河也没有了,一段一截的被附近居住的老百姓切割成了鱼塘,塘边堆满了垃圾粪便,微风袭来,腥臭味入鼻。今天,老百姓必须彻底从思想上改变和认识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彻底改变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要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人人参与到前温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6)

小河

庙堂

解放前,村西南有一小庙,是村里王姓人的家庙,具体位置在小河边张姓人家后院,王姓老辈过去头脑灵活,吃苦耐劳,家境富裕殷实,有良田百亩、牛马成群,解放后被划定为地主成份。另一庙大了许多,在村东头高姓人家前院的小河边上,此庙为全村公用庙。小庙大庙均为石头砌筑,有少许雕花纹砖,美观实用,青石铺地,石碑门前竖立,堂内高悬牌匾,圣人端坐其中,庄严肃穆。根据前温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来看,庙堂供奉的应有财神、龙王、土地、城隍、药王、阎王等诸多圣人,其作用除祈求神明赐予百姓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外,还有“报庙”的作用,就是人死之后,由子或孙手捧香盘,打着灵幡率众多后人、拿着扫帚,倒退着走(怕留下脚印[捂脸])到庙堂报告诸位神明,请给予死者关照和保佑生者吉祥安康等美好意愿。想象着当年的庙堂应是一年四季祈祷祭祀往来不绝,香火旺盛缭绕不断的景象,今天却已物似人非,不复存在。解放后大庙小庙均被各生产小队拆除,用于队部建房。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7)

小庙

“温家台攻坚战”纪念碑

前温台村北,新法公路南侧,有一座“温家台攻坚战”纪念碑,该碑是为了纪念在温家台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由亲历者宴世禄老将军于2005年夏季出资修建的。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8)

“温家台攻坚战”纪念碑

1947年12月初,东北野战军发动冬季攻势,包围了法库、彰武等地守敌,锋芒剑指沈阳,并于12月28日攻克彰武。敌首陈诚误判形势,认为我军分散且需修整之际应予以反击,以解法库等地之围。1948年1月1日,新五军军长陈林达率部带了十天的物资在新民巨流河火车站下车,此时新民大地白雪皑皑,道路异常难行,陈林达错误认为,东野利用小股部队袭扰法库来分散陈诚对彰武的注意力,小股部队一冲即溃,因此只带上三天的物资和部分武器装备缓缓向法库方向移动,其一部留守车站伺机待命。因新五军位置突前信息被我军扑捉,1月5日,新五军在公主屯一带遭受东野六纵阻击,随后二纵、三纵、七纵相继赶到,将新五军死死围困在前温台、后温台、王道屯方圆十余里地区,陈林达军部和各师部五千多人设在前温台,惊慌失措乱作一团,陈诚得到报告后根本没有预料到事态严重,犹豫不决,贻误了战机,后派相近敌部增援均遭阻击,驰援未果只能派飞机空投粮食弹药缓解战情,其中一些物资投到我军阵地。前温台周围地形开阔,西沙岗子、南狼牙坨、东大涡子堤坝经过激烈争夺均被我军占领,我军通过挖雪道放秫杆、树枝浇水筑壕方式将阵地前沿推至村前小河边,新五军则依托村内的墙壕、庙堂、房屋、高地作掩体隔小河垂死抵抗,小河边的柳树毛子被流弹打得只剩下秃茬,我军冲锋死伤在河道里的战士无数,有的战士冲锋中弹没有倒下,依然保留着冲锋的状态(雪深),有几个战士冲到对岸小河边的一座小屋里,进退两难,猫在倒扣的锅里、水缸里伺机而动,皑皑白雪被鲜血染成红色,战况异常惨烈。1月7日凌晨,大雾弥漫,几米之外看不见人,为防止误伤村内老百姓,8点30分雾散后,东野60门大炮射向敌人阵地,我军趁势冲锋进村,敌军溃败投降,当场活捉陈林达。1月10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将陈诚一众骂得如狗血喷头。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9)

血战温家台

近年村内老百姓修整园子时还能发现手榴弹,敌军徽章等物品。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10)

新五军军官徽章

“温家台攻坚战”纪念碑园区去春已经修整绿化,现为我镇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地,它时刻提醒我们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

公主屯镇长身亡 公主屯镇前温台村(11)

党员干部读碑文、学历史

公主屯往事谢谢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