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学习基础心理学之能力篇章,在讲到能力的分类时,第二个分类是基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而分为液体能力和经济能力。之前在学这两个概念时,只是记住了这两个词,但此刻,好像因此而明白了不同孩子幼年的差别及父母应该调整的期望与态度。


作为父母,我们有羡慕过别人家孩子的聪明伶俐吗?反观自己的孩子,能力上总慢别人半拍,迟别人一步,做事慢慢的,反应慢慢的。别人家的孩子学拼音、背乘法口诀、背唐诗不在话下,溜溜的顺,自己这边孩子哭父母闹,一遍又一遍,就是背不下来。每当此刻,你有怀疑过自己、怀疑过孩子吗?从众多类似的朋友圈状态更新、文章推送来看,我们其中的大多数,都在承受这样的痛苦。

或者,很幸运的,你是被别人羡慕孩子聪明伶俐的家长?

孩子现在的能力展现会决定孩子的未来吗?我们已经输在或赢在起跑线上了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下两个概念,即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特殊能力和晶体能力(关于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1)


无疑,孩子的未来是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孩子小的时候,还未受到过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体现出的是液体能力。有些孩子禀赋较好,具有良好的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在面对成人世界给予的新刺激或新内容有较高的接受度,外在表现则更多倾向于聪明伶俐。随着孩子的长大,在液体能力增加的同时,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逐渐增加。“社会文化”这一特殊的因子作用于人体,与孩子原有的“能力世界”产生作用,逐渐培育出“晶体能力”。每次提到”晶体能力“这个词,脑海中总是浮现宝石、钻石一类的词汇,是那种集时间、空间之精华,踏踏实实形成的最坚硬最稳固的东西。而对于孩子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延展至其生命的整个过程,在发挥其天赋”液体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晶体能力“的形成规律。

虽然小朋友幼时及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及成就取决于多种因素,除能力之外,还有人格、机遇等等。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培养的认知却应站在较高的层面,不要比一时之成绩,而要分清孩子目前的状态是天赋之因还是后天之果。若我们发现孩子先天的液体能力水平”相对“较差(之所以用相对一词,一是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我们只看到别人的优点,未看到别人的缺点;二是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智商在100 -32范围内的人数占比达95.4%,孩子们的实际能力水平相差不大),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也不要失望,与孩子一起认真地培养“晶体能力”,毕竟“液体能力”在20岁达到顶峰后会慢慢降低,而“晶体能力”则会伴随孩子一生,“越老越增值”,是一生的财富。


把教育的周期拉长,培养孩子持续的成长性学习能力,在充分利用液体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打造晶体能力之内核,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会更加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