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跟孩子沟通时,任我们如何长篇大论,孩子都是无动于衷,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该犯的错误还是照常犯,为此我们常常苦恼于孩子不听话

孩子真的是不听话么?

可是回想我们沟通时说的话,“你这样做,才是对的!你怎么还是不会呢,算了算了,你别做了!你就不能照我说的去做吗?你看,又错了......”这样的沟通方式其实经常出现在我们跟孩子的交流中。

我们在纠结孩子的不懂事,却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否正确

或许,我们尝试采用其他的方式来跟孩子交流,会不会让孩子主动、积极地跟我们沟通?

孩子不听话如何与孩子沟通才管用(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1)

01沟通中的误区

打骂孩子、指责孩子、朝孩子吼,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误区,这些措施有时候不仅仅会伤害孩子的内心,严重甚至会让孩子拒绝沟通。

有的家长不打孩子,也不吼孩子,就频繁地跟孩子讲道理,也没有关注孩子是否听进去,是否听地明白。

1、没完没了地讲道理

家长总喜欢以过来人的状态来跟孩子沟通,讲道理,这是跟孩子沟通的另一个误区。

为什么说讲道理也是一个误区呢?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孩子在没有学习数字之前,你把数字摆到孩子面前,问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能回答得出来么?

在做家长之前,我们首先是个成年人,而在我们成年之前的经历、学习让我们可以分辨是非,对错。

但是孩子不同,孩子的认知才刚刚开始,对世界还处在懵懵懂懂的阶段。

很多时候他都无法理解那些道理讲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但这并不能怪孩子身上,因为此刻孩子的大脑发育并不成熟

孩子不听话如何与孩子沟通才管用(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2)

这个时候,我们跟孩子讲道理,对孩子来说其实是天方夜谭。

因此很多家长会发现,跟孩子反反复复讲道理,孩子依旧是我行我素。

其实这种沟通是单向的,只是家长一味地给孩子灌输自己的想法。

跟孩子沟通时,最好每次说话不超过两分钟,采用鼓励地语气来引导孩子说话:“是这样么?我都没有发现......你太厉害了,可以教教我么?”尽量让孩子多讲话,中途不要打断孩子的话。

2、高高在上的态度

家长总觉得自己作为孩子的长辈,应该以长辈的态度来跟孩子沟通。

但是对孩子来说,特别是幼小的孩子,他甚至不明白长辈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所以当孩子在第一时间看到家长的态度时,孩子第一反应就是懵圈。

“不要吵了!”“把电视关上!”“马上写作业!”“睡觉!”家长总是喜欢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沟通,有时候孩子想解释,但是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解释的余地。

如果家长之间的沟通也采用这种方式,家长是不是也非常反感这种语气,在这种语气下,会不会有一股想要反抗的冲动?

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孩子同样也会有相似的感受,所以在跟孩子沟通前,家长应该先把自己的态度摆好,然后再有技巧地与孩子沟通。

孩子不听话如何与孩子沟通才管用(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3)


02沟通不当的危害

》》让孩子没有价值感

家长总是习惯用命令、指挥、责备、甚至是威胁的语气来告知孩子,这种语气让孩子听到,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愤怒,从而让孩子产生防抗、抵触的思想。

这样的沟通不仅使得双方沟通不良,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造成孩子自我否定。

》》让孩子产生“侥幸”心理

“你要再这样,我就把你赶出去。”家长警告孩子后,但是孩子会禁不住诱惑,想试一试父母会不会真的把他赶出去,使得孩子产生了反抗的念头。

经常威胁孩子会导致孩子产生“侥幸”的心理,会投机取巧,甚至学会欺骗。

》》造成孩子性格孤僻

家长经常命令孩子,会让孩子在心里觉得父母是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必须的遵循家长的指令,孩子会觉得什么都不需要他来考虑,渐渐会让孩子丧失判断能力,从而导致孩子的性格孤僻。

孩子不听话如何与孩子沟通才管用(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4)


03家长需要做出改变

有时候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往往都是家长在滔滔不绝地讲,孩子在一旁沉默不语地听着,甚至有时候孩子想插句话,都会被家长无情的忽视掉。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经常在你家中上映?

(1)尊重孩子

家长的出发点都好的,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我们做什么说什么,其实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是对孩子来说,这其实并不是他想要的。

就像我们买东西,都会根据我们自己的喜好来购买,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物品,我们也不会去购买,甚至看都不看,孩子同样有他独特的喜好。

尊重孩子,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权利。倾听孩子的意见,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地了解孩子,还可以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反之,当我们一次次忽视孩子的话语权,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渐渐拉远,甚至产生隔阂。

在生活中,关于孩子的事情,家长首先应该先听听孩子的意思。在没有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

这样,孩子在得到家长的认同时,也会喜欢跟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

孩子不听话如何与孩子沟通才管用(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5)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美国心理治疗师巴顿•高士博士的教育箴言:孩子犹如一台复印机,会复制父母的一起。你如果自己行为不端,你是在给孩子发放也这样做的许可证。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不断的挫折,也有数不清的坏习惯,家长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时候,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以及态度

我们常常在教育孩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自己却也做不到。

类似于:孩子在旁边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却在一旁玩游戏或看视频,甚至玩起来还不亦乐乎。结果我们抬头一看,发现孩子竟然没在学习,而盯着家长手上的手机看。于是乎,家长气冲冲对孩子说:“看什么看,还不赶紧写,写不完等会没有电视可以看!”

孩子小,没有多大的自控能力,当有趣的画面在旁边吸引着他,孩子必然是无法全神贯注地认真学习。而身为家长,理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规范好家长自己的行为!

我们在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的时候,也应该找出造成坏习惯的原因,更应该思量自己的行为是否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

孩子不听话如何与孩子沟通才管用(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6)

(3)跟孩子成为朋友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跟我们无所不谈,但现实中,我们总是忍不住拿出家长的架子来跟孩子交流。

与孩子成为朋友在某个程度上,是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让孩子得到相应的尊重以及话语权,这样孩子更愿意主动跟家长沟通,而不是家长成日在孩子旁边说教。

其实从孩子出生时,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独有的思考方式,家长并不能代替孩子来决定他所有的计划,孩子的脚下有属于他自己的路。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尝试把孩子当作大人,跟孩子成为朋友,在平等的位置上跟孩子去沟通。

举个例子:

在网购的时候,我们有时候看到合适自己孩子的产品,一般都会直接买下,等到包裹到的时候,直接拆开送到孩子的面前。

这时,我们会发现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甚至面无表情接过。

其实我们可以在下单的时候,就征求孩子的意见,与孩子一起讨论即将要购买的产品。

这时,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有他自己的审美,喜欢什么颜色,哪个款式好看,孩子会源源不断地跟你 交流上。

我们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在成长的时候磕磕碰碰,以至于跌倒,但路总有不平的时候,家长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边。关于孩子的事情,不论是在交流上还是实施的时候,不应该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却让孩子像个旁观者在旁边看着,应该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参与自己事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