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再次品读这首词,我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复,百感交集。因为在这首词中,能看到作者内心深处最丰富的感情。作者表面上写的是离别赠语,希望亲人们能够平安健康,但是仔细一看诗内的含义,你就会被诗人那种情怀所感染,顿时有千言万语的感慨,对亲人挚友的思念之情涌上心头。

词的上部分写中秋赏月,下部分写望着明月思念亲人,蕴含了作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亲人的眷恋之意。

苏轼写这首诗时正是他政治上不得意之时,又与兄弟分别数年,正值中秋节,更加勾起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人此时把目光转移到“天上”,想到“宫阙”甚好,但身处高处必然是饱受清冷孤苦。于是他发出“何似在人间”的感慨,对比到“江湖”还是比较热闹。

当我读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体会到词人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感到有些厌倦,所以他渴望飞往一个更美丽的月宫,但是他却经受不住这种寒冷。当读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时,我体会到词人似乎认为与其飞往寒冷的月宫,在天上孤苦清冷,还不如在人间起舞,最起码在人间还有自己的影子与自己作伴呢!诗人的那种孤独之情溢于言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把自己悲欢离合的感慨之情转移到月亮之上,想到月亮都有圆缺,更何况人呢,离别都是常理,不必过于感伤!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使两人远隔千里,只要两心相照,虽远隔千里,也能共赏同一轮明月。只要心在一起,只要共赏一轮明月也是相爱的。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距离产生美,因此,只要相隔千里的两个人心心相照,也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美好的祝愿。同时看出了富有才华的苏轼虽怀才不遇,但绝不会沉沦于悲痛之中。他能够自我安慰,自我解脱。

虽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同时吸引着诗人,但是相比之下,诗人还是拂去那些虚无飘渺的幻境,从浮想联翩中回过头来,觉得有亲人挚友的人间更温暖亲切。

我们的人生道路也难免会碰到困难、挫折,但只要保持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见习编辑:白楚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