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6-画(教学设计1、2课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年级语文画第一课时教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年级语文画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一年级语文画第一课时教案

识字6-画(教学设计1、2课时)

【教材分析】五绝教学,适当渗透平仄,指导朗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积累反义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尝试着用平仄读诗。

3.拓展其它谜语诗,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

(一)观察《画》

1.介绍中国画

中国国又被成为水墨画,意境优美

2.出示《画》,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

上面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山间有流水倾泻而下,真像李白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呀!往下你可以看到花儿开得鲜艳,鸟儿在花枝上站着,仿佛也被眼前的山水美景沉醉。多美的一幅画呀!这是大自然的画卷。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回顾谜语诗

多样朗读

(一)什么是“诗”?

1.介绍诗

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中国是诗的国度,有着几千年的诗歌历史。

2.五言绝句

一行有五个字,我们把这样的诗叫做五言;总共有四行,这样的诗叫做绝句,因此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二)什么是“对仗”?

1.回顾反义词,上下句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字,基本上是对仗。

看对听,山对水,色对声,花对鸟。

2.回顾《晨读对韵》或《声律启蒙》的对子歌

3.归类识字

(动作)看:好看 看到 看见 看题

听:好听 听到 听见 听讲

(句尾)色:红色 绿色 颜色 色彩

声:小声 笑声 歌声 声音

4.声调编组,初识平仄

用手势的横与竖来表示朗读声音的长与短

仄声要读得干脆利落

(三)什么是“谜语诗”?

1.回顾《画》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是诗句,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去来等方位的变化,凸显“画”的特征,因此谜底是“画”,也是这首诗的题目。这样的谜语诗别具一格。

2.学习《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尝试编

试着运用今天学到的对仗、平仄知识,和爸爸妈妈一起,将某种事物的特征描绘出来,能写出两句就是大诗人了。

指导书写

(一)看一看

观察两个有相同笔画的字:

1.中间都有竖,不过水的第一笔叫做竖钩

2.水的第二笔叫做横折撇,来字呢,在左下角有一撇。

3.水的第三笔是小撇,而来的第三笔是更小的短撇。

4.两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捺。

(二)写一写

调整坐姿,写字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