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来华访问,在周恩来总理为他举办的欢迎晚宴上,他与陈毅外长和原国民党将领杜聿明叙谈,留下了一段关于淮海战役的精彩对话。杜聿明对蒙哥马利讲,在淮海战役期间,他“送给”陈毅元帅100万部队,并解释说部队其实是自己跑到陈毅元帅那里的。
虽然《周恩来年谱》《陈毅年谱》对此均未作详细记述,但一些军史研究者的著作披露了此次谈话的具体内容,其真实性应该毋庸置疑。杜聿明作为亲历者讲出了一个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真实历史奇迹,人民群众也对这一奇迹作了幽默的概括:“国民党抓兵是为共产党扩军。”
战争奇迹解放战争期间,转化被称作“解放战士”的国民党俘虏兵参加解放军,为人民解放军各大野战军补充兵员的主要渠道之一。
淮海战役中,大批国民党军俘虏被押下战场
先看中原野战军。邓小平1948年在谈到中原野战军前方部队的构成时曾说过,“大约百分之七十是解放战士”。至1949年7月,中原野战军前委在向中央军委的报告中再次汇报部队的构成情况,指出:“部队在去年淮海战役后,本来俘虏成分就普遍达百分之六十左右。现在则普遍的已达百分之八十左右。”
其他各大野战军的兵员构成,由国民党军俘虏转化来的解放战士也同样占了很高比例。
1948年初,陈毅在总结华东野战军的兵员补充情况时,认为“我们补兵员十分之三是翻身农民,十分之七是解放战士”。他还谈及西北野战军的情况:“西北野战军一年多没有补充解放区参军的新兵,主要是吸收解放战士,现在部队中解放战士成分也占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1948年,罗荣桓在谈到东北野战军的情况时,曾说过“争取解放战士不够,研究经验、方法不够”。到当年9月“俘虏成分一般已占百分之十”,为各野战军中最低。但是辽沈战役后,东北部队的兵员成分也发生巨变,以著名的“旋风部队”三纵为例,辽沈战役结束后,一般连队解放战士占54%左右,有的连队甚至高达60%。
这一堪称人类战争史上最辉煌之历史奇迹的创造,源于解放军对毛泽东优待俘虏政策的贯彻落实,而要准确客观地了解解放战士群体的来龙去脉,只能从红军时期说起。
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
“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汇报了朱毛红军的俘虏政策:
欢送俘虏:在与敌人作战得许多俘虏兵,则公开征求同意,如他们愿在红军则马上补名字,如不愿在红军则开欢送会,每人发一二元旅费,由士兵代表致欢送词,希望他觉悟,归田去打土豪,不用再当兵,不要再来打工农和红军。敌人的伤兵,则上好药,发了钱,派人宣传,又请他带了大批传单,雇农友抬到敌人区域附近去,敌人得着大批俘虏伤兵回去,只有气得没有办法。因为这些人蒙红军不杀之恩,深深觉得红军是无产阶级的军队,他自己的军队,跑了回去必然要交头接耳谈红军如何如何好,反动军官诬蔑红军共产党的宣传不攻自破。这是一个兵运的好方法。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为红军第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案》中,明确提出:
优待敌方俘虏兵,是对敌军宣传的极有效方法。
毛泽东提到的“优待敌方俘虏兵”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是不搜检他们身上的钱和一切物件,过去红军士兵搜检俘虏兵财物的行为要坚决地废掉。
第二是要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俘虏兵,使他们感觉得精神上的欢乐,反对给俘虏兵以任何言语上的或行动上的侮辱。
第三是给俘虏兵以和老兵一样的物质上的平等待遇。
第四是不愿留的,在经过宣传之后,发给路费放他们回去,使他们在白军中散布红军的影响,反对只贪兵多把不愿留的分子勉强地留下来。
毛泽东还说,以上各项,对于俘虏过来的官长,除特殊情况外完全适用。
不仅如此,对敌方的伤兵,毛泽东也提出了处理办法:
医治敌方伤兵,亦是对敌军宣传的极有效方法。对于敌方伤兵的医治和发钱要完全和红军的伤兵一样,并且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把上好了药发给了钱的伤兵送返敌军。对待敌方受伤官长亦然。
根据毛泽东和陈毅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优待俘虏肇始于红军时期优待俘虏政策,产生于斗争实践中的宣传和兵运工作。提出和践行这一政策,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尽量动员俘虏参加我军;二是利用俘虏宣传我党我军的各项政策主张,以达成瓦解敌军之效果。
实行优待俘虏政策所取得的宣传效果奇佳,瓦解敌军的效果也很好,这一点,毛泽东早在1928年11月给中央的报告中汇报“井冈山的斗争”时就谈到过:
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
“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毛泽东这里讲的,就是红军改造俘虏、转变俘虏的奇效,就是人民军队与旧军队的一个重要区别。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毛泽东关于“优待敌方俘虏兵,是对敌军宣传的极有效办法”的这一思想,始终在人民军队中得以贯彻。由于执行优待俘虏政策和军内民主生活制度,大批来自国民党军的俘虏加入我军,并在革命军队这个大熔炉中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根本转变,他们中的大部分在战火中经历生死考验,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很多人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飞将军自重宵入”1930年12月,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王诤等10余名原国民党军的无线电报务、机务人员成了红军俘虏,并在红军政策的感召下自愿参加红军,帮助红军筹建无线电通信队。毛泽东接见了王诤等人,并任命王诤担任新成立的红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队长。王诤等不负厚望,不仅沟通了苏区与上海党中央的无线电通信联系,还为红军创办无线电训练班,培养了一批通信骨干。
王诤
1931年5月15日,王诤和通信队的同志用日夜不停轮流监听的办法,截获了敌28师公秉藩部发给该师驻吉安留守处的明码电报,及时掌握了国民党“围剿”军的动态。获得这一重要情报的毛泽东迅速作出决断,依据战场态势的变化指挥隐蔽多日的红军果断出击,在短短15天时间里,连续打了5个大胜仗,横扫700里,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支,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此时,解放战士王诤参加红军的时间还不到半年。
指挥红军取得辉煌胜利的毛泽东挥毫赋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一句“飞将军自重霄入”,颇值得玩味,很多研究者认为“飞将军”指的是黄公略,那么“重霄入”呢?我们可以推测作者此词中的部分深意,也许是在保守军事秘密的同时巧妙地表扬王诤和通信队的同志吧。这才有最后一句中嘲笑盲人瞎马的国民党军官兵:为营步步嗟何及。
第三次“围剿”,蒋介石亲率30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这次蒋介石吸取了教训,严令部下使用密码通信,而且密码本必须一天一换。但是,国民党军就那么几本密码,前两次反“围剿”作战,已被红军缴去不少,而且红军中已经有了俘虏过来的原国民党军译电员。
1931年7月23日下午4时,红3军报务员曹丹辉截获了一份敌台通信,当天即破译了出来,是何应钦电台发出的蒋介石给各路国民党军的“限10天扑灭共匪”命令。这道命令很快经黄公略转送毛泽东、朱德。
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塞克特将军费尽心血制订出来的“分进合击”方案,就这样一览无余地暴露在毛泽东面前。
后来,有党史研究者考证出一个“三块银圆”的趣闻:
第三次反“围剿”以三战三捷大获全胜后,毛泽东高兴大喊:“胡公侠(毛泽东身边的作战参谋)!胡公侠!去把红三军的报务员曹丹辉同志请来,我要重重地奖赏他!”
曹丹辉来了,毛泽东拉住这位红军自己培养的无线电报务员激动地说:“我毛泽东得好好地感谢你,你截获的那份何应钦的电报对这次战役的胜利很有帮助啊!”
临别,毛泽东写了个条子交给胡公侠说:“你告诉副官处,奖3块钱给你买只鸡吃。”
“蒋介石送了你毛总政委近10个团,你毛总政委才‘重赏3块钱,太小家子气了吧!”朱德在一旁打趣道。
“不少哦,我一个月的生活费还没有这么多呢!”毛泽东说完便爽朗地大笑起来。
从此,“三块银圆”的故事便在无线电通信部队和无线电技术侦察部队中流传了下来。
优待俘虏争取来王诤,王诤带出了曹丹辉等一批优秀的无线电技术人才,他们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来源:党史博览 作者:祝志伟
流程编辑:洪园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