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居民们足不出户,医护们忙着核酸,志愿者们忙着支援……宝山区罗泾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的科室,“藏身”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全力确保疫情防控各个环节顺畅衔接、高效运转,为疫情防控筑起坚实防线。

24小时不停歇,他们架起电话“连心桥”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换你衣食无忧(披星戴月日夜兼程)(1)

凌晨1点,数据组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接踵而至的电话铃响声、略带沙哑的问询声交织在一起,小队长张霜带领着她的组员们忙得不可开交。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换你衣食无忧(披星戴月日夜兼程)(2)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换你衣食无忧(披星戴月日夜兼程)(3)

“每天我们就睡2、3个小时,平均要接打100多个电话,同步处理不断更新的表格信息。”除涉疫人员管理、罗泾镇三区划分的每天更新审核上报、抗原筛查、核酸检测的安排外,他们还要承担尤为重要的群众医疗保障的协调工作。组员林春晓说:“每当我们接到需要血透、化疗等特殊人群的电话时,电话里寄托的都是被隔离人员最殷切的嘱托,将心比心,我们也许没法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地协调落实,帮助他们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换你衣食无忧(披星戴月日夜兼程)(4)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换你衣食无忧(披星戴月日夜兼程)(5)

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长,小组不时会有新成员加入,由小队长张霜或其他有经验的组员现场培训后便“火线”上阵。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多、节奏快,每天都有无数信息需要处理,他们虽不在一线,但他们同样忘我地投入这场战“疫”中,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稳健扎实推进做出贡献。

你们在“疫”前坚守,我们在后方保障

清晨5点,陈行街123号的大厅内一派繁忙,物资组组长金钟鸣正在和他的组员们忙中有序地搬运和清点防疫物资,大量的物资正急需整理派发。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换你衣食无忧(披星戴月日夜兼程)(6)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换你衣食无忧(披星戴月日夜兼程)(7)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换你衣食无忧(披星戴月日夜兼程)(8)

“这里有‘大白’、‘小蓝’、抗原、消毒水、雨披……6点开始各点位就要派人来领取防疫物资了,我们现在是5套大白打包1个袋子,这样拿起来也方便。”金钟鸣介绍称,目前消毒水是最紧俏的物资,会优先调配给更需要的地点,且消毒水也分不同成分品类,有些会有微弱的腐蚀性,在发放的同时会告诉领取人员使用注意事项。“特殊时期,医护人员和各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在一线做志愿者,我们作为后勤保障团队,在后方做好保障服务才能让一线的他们更加安心防疫。”物资组不仅男同志干活卖力,女同志们个个也都是巾帼“战士”,他们一起搬重物、细分装,克服重重困难,每天加班加点,共同守护罗泾镇人民的生命安全。

“疫”线速递,全力奔跑的特殊“快递员”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换你衣食无忧(披星戴月日夜兼程)(9)

在每次核酸检测采样完成后,现场会出现一群特殊的“快递员”:身穿“大白”、手提“蓝箱”,步履匆匆,奔波在一个又一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赛跑。90后小伙周幼龙就是转运组中的一员。这个看似“跑跑送送”的任务,其实并不容易,“基本一直在路上,核酸检测一开始,我们就正式‘待命’,一直要等所有人都采样完,样本全部送出去,才能收工,检测地点分布在上海各个区,单管混管分开,有时还要去外地运送,这就需要提前一天安排好车辆。”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只为换你衣食无忧(披星戴月日夜兼程)(10)

作为特殊的“快递员”,周幼龙带领着转运组每天开足马力与时间赛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人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累计运送核酸检测样本超9万份,他们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罗泾镇的核酸检测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周幼龙坦言,“现在马路上几乎看不见人和车,不会堵,转运还算顺畅。但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路上恢复往日的车水马龙,热热闹闹的,多好!”

通讯员:陆敏

编辑:宋鸽

校对:赵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