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至今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从1950年起,我国引进了苏联等西方的档案管理经验后,直到现在,始终没有太过变动的就是各项工作标准中的“全宗”理论

看到这么名字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全宗”理论,到底是什么意义?有什么作用?文章末尾也给大家分享一个新型方式,看完记得点赞收藏,不然就找不到了。

往期文章也分享了关于“档案管理”“档案数字化”的专业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往期文章了解更多,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档案管理资质是什么意思(各项标准都提过的)(1)

“全宗”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档案管理学的角度来讲,全宗就是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是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也同样是各档案馆与档案室的第一层分类乃至管理单位。

说成这样或许也很难清除,这样吧,打个比方,全宗就像是一本“书”一样,书肯定是有很多“页”组成的,每张页之间都有自己的联系,那么“书”就是“页”的全宗,而由一个地方形成的档案组成的一个整体,就可以了解为档案的“全宗”了。

再细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说:

(一) 全宗是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

说起“全宗”是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那么就说明它是拥有不可分割性的。为什么不可分割呢?因为啊,档案整体是从同一机构或同一活动中形成档案个体组成的

其形成的整体可以反映出它们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全过程。而“全宗”也是档案分类与管理的基本单位,同一全宗不可分散,不同全宗不能混淆。而在1983年国家还发布了政策

《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档案馆工作通则》分别规定“一个机关的全部档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向同一档案馆移交”“进馆的档案应保持全宗的完整性”

档案管理资质是什么意思(各项标准都提过的)(2)

(二) 全宗是在历史活动中形成的

档案的形成也是在一些日常活动中,记录下的具有保存意义的信息,然后通过一定的加工与制作,形成档案,而档案形成全宗后,这个全宗就可以提现档案形成时的特点,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的事情。

所以全宗是在历史活动中形成的。

(三) 全宗是以一定的社会单位为基础构成的

全宗是以一定的社会单位为基础而构成的,可以说明特定档案整体的来源与界限。这项特点也为全宗的区分带来了标志,不同的单位形成的全宗是有差异的。

国家档案局在1987年发布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中就规定了“一个机关在其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为一个全宗”

档案管理资质是什么意思(各项标准都提过的)(3)

对于“全宗”,就介绍到这里,当然这些也不是全宗的全部,总之呢,在工作中,不能将全宗理论化,也不能将全宗看得过于简单,毕竟全宗的问题解决的好与坏,都会影响档案整理的整项工作。

而现在,福利来了!现在,由于社会对于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所以传统的管理不能很好地满足现阶段的需求,而且效率很慢,所以“档案管理系统”出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它是一款可以将档案管理过程信息化转变的工具。

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满足社会对于档案的各种需求,同时我也收集了许多档案管理系统的资料与使用方法,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档案管理系统”“档案数字化”的一手资料

可以搜索“案多星”你想要的都有,这期就说到这里,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觉得有用可以分享给身边的人,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