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乱世之中,总会有一些能人智士因各种原因不幸离世,且都是死得“重如泰山”级别的,让人觉得甚为可惜。今天我们就来看下《三国演义》中的十大殉职的重量级悲情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四位名将(三国演义中十位殉职的)(1)

第十名:华雄

董卓帐下除了吕布之外的第一猛将,战功赫赫,将十八路诸侯抵挡在汜水关前,大败孙坚,并斩杀俞涉、潘凤二将。但一回合就成了关羽出世的‘垫脚石’,成就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千古佳话,实乃可悲!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四位名将(三国演义中十位殉职的)(2)

第九名:颜良 、文丑

二人都是袁绍帐下一流武将。如果他们跟关羽一刀一枪的打,关羽未必能轻轻松松的将他们斩于马下,那句“插标卖首”未必会实现,他们的死跟当时的情势和马都有极大的关系。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四位名将(三国演义中十位殉职的)(3)

第八名:庞统

庞统之死实在是给了刘备一记晴天霹雳,损失的不仅仅是一谋士,而是打乱了刘备的战略策划。如庞统不死,就会跟随刘备入主西川,接着可以出汉中攻打凉州、雍州,收复长安。而诸葛亮也不会从荆州调到西川,而是坐镇荆州,再待时机向北夺取襄樊。两军夹击,与曹操决战中原。灭了曹操后再挥师南下,解决了东吴,汉室可兴矣。

可惜庞兄一死,形式大变啊,诸葛亮被调往四川给司马懿拖死了,关二爷大意失荆州挂了,刘备为报仇用上所有的预备队(原计划用来和曹操进行战略决战的75万大军)和东吴火拼,把老本拼完,自己也丢了老命。从此,蜀汉走了下坡路,最终悲剧收场。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四位名将(三国演义中十位殉职的)(4)

第七名:庞德

三国第一“抬棺”猛将也是真材实料的,跟关羽硬扛火拼也不落下风,连关羽战后都不禁夸他“刀法纯熟,是我敌手”。其胆识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爷们也!不愧曹操为之落泪。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四位名将(三国演义中十位殉职的)(5)

第六名:甘宁

水贼出身的甘宁自然武艺不凡,性格虽然不怎么样,但有勇有谋、豪爽开朗,厚待士卒,深得士卒爱戴。但下场可就有点惨了,在夷陵之战中,被蜀汉大将沙摩柯,射中额头,之后逃到一棵大树下坐着死去。如此大将,居然这种死法,何其可悲!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四位名将(三国演义中十位殉职的)(6)

第五名:关羽 、张飞

此二人自然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他们是为刘备打下了半壁江山的功勋之臣。但是可惜呀,他们性格缺陷严重,关二爷“傲上而不辱下”,张三爷则“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两种性格都是极其要命的,所以他们的死也是在情理之中。二人死后刘备为了兄弟报仇不顾基友诸葛亮和赵云等人的阻挠,一意孤行,誓要血洗江东,但他岂是陆逊之对手。唉兄弟真就是兄弟,总结连哥三的死因都完全一致:“自我主义膨胀!”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四位名将(三国演义中十位殉职的)(7)

第四名:周瑜

自小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基友。后孙策脱袁自立,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并助其在江东开疆拓土,尽收江东六郡八十一州,期间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不久去世,孙权继位,周瑜任水军大都督辅佐孙权。他那“英姿与才学的完美化身”,在赤壁一役体现的淋漓尽致。可悲的是他天年不永,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给他画上了一个令人叹惜的句号。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四位名将(三国演义中十位殉职的)(8)

第三名:典韦

曹操帐下第一保镖没有之一。一双八十斤的苍龙铁戟身后携带。为力保正在泡妞的主子曹操,在他双戟是被盗的情况下,硬是独自一人将敌人挡在辕门之前,”要输出,全靠吼“何况独自一人,在几声咆哮声中已击杀数十人,最后死于乱箭,但张绣和他的队竟吓得足有5分钟没敢从典韦面前过去。如果说是这5分钟挽救了曹操,不如果是典韦的霸气震慑了天下! 可惜这样的猛将居然为了保护正在泡妞的主子而丧命。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四位名将(三国演义中十位殉职的)(9)

第二名:孙策

“江东小霸王”岂是浪得虚名。曾在江东斗阵时,喝死一将,挟死一将,后又与太史慈大战于神亭岭,交战上百合胜负未分,当时孙策年仅二十出头。在听闻郭嘉对自己的评价“日后定死于小人之手”,年少气盛的孙策岂能忍,于是决定发兵北上。可悲的是在狩猎之时,被仇人所伤,不久身亡,岂能不可悲!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四位名将(三国演义中十位殉职的)(10)

第一名:郭嘉

刘哭哭,曹笑笑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连赤壁之战这样惨败,曹操依然三笑而过,却为一人而老泪纵横,此人便是:“哀哉奉孝,痛哉奉孝”之郭嘉。郭嘉号称“鬼才”,十胜十败论使曹操下定了灭袁绍的决心,并献计杀吕布,官渡之战屡献奇谋,最后遗计定辽东。可惜了年仅38岁,便死于辽东,当真天妒英才!曹操的那句“若奉孝在,不始孤至此!”说明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当然,也许若奉孝真的在,三国是否真的会重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