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区家风家训(铜陵家风家训五松汪氏)(1)

旌阳区家风家训(铜陵家风家训五松汪氏)(2)

旌阳区家风家训(铜陵家风家训五松汪氏)(3)

旌阳区家风家训(铜陵家风家训五松汪氏)(4)

人生八德

家规条遵

汪氏在铜陵有两支,出自姬姓,郡望平阳郡,今之山西临汾市。明初,其中一支由徽州府婺源县还珠里迁居铜陵县仁峰下圩南埂红杨树(今之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旗杆村埂上汪),迄今600余年。

西联镇之五松汪氏家谱,至2013年已第五次修编。其家训编得有特色。先标举“人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各占一页,各有其具体内容。又有家训六条,各为四字: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兄弟、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把正面说理与法律惩戒具体条文结合在一起。

后有家规条遵,依次是:家本第一、家政第二、家业第三、家礼第四、家族第五、家产第六、家和第七、家声第八、家戒第九、家美第十。

旌阳区家风家训(铜陵家风家训五松汪氏)(5)

西联镇

旌阳区家风家训(铜陵家风家训五松汪氏)(6)

家训家规

旌阳区家风家训(铜陵家风家训五松汪氏)(7)

【勤耕种】

农为粒食之自,一家养生足用之本也,必须及时耕种。蓄水防旱,固堤御涝,积谷、种蔬、植麻、树木,则俯仰有资,赋税不至无籍矣。若有田不耕,谓之敝农;耕而不力,谓之惰农。该房族兄长谏劝,令其悔改,不听者惩之。

农耕是粮食生产的来源,是一家人维持生计和日常开销的根本,必须随着季节变化及时耕田种地。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蓄水防旱,固堤防涝,需要储粮、种菜、植麻、栽树,做到了这些,一家人日常生活开销就能够周转应付,赋税缴纳也就有了着落了。如若有田不耕,这种人叫敝农;耕而不出力,这种人叫惰农。该房族兄要及时劝谏,责令悔改;不听不改的,予以惩处。

【习文艺】

夫文艺者,士人之羔雉贽也。假令孔孟生今,亦不能外此。故各家教子者,先读四书五经,以植其基;次之通鉴纲目,以广其蓄;参之诸子百家,以绎其趣,上下古今名物以悉其蕴其学,亦云正也。至于文论表策,则本之程文,以定其式;经之墨卷,以咀其华;酌之衡文观风者之试卷,以尽其变。此固习文艺者之必不可少也。

文艺,是读书人入世的通行证。假如孔子和孟子活到今天,也不能例外。所以,各家教育子弟,要先教四书五经,以培植根基;其次要学习通鉴纲目,广泛积累知识;随后要参考学习诸子百家,以引发兴趣,教上下古今各种名物,以熟悉其间的意蕴学问,这也是正规教育内容。至于文、论、表、策的写作,可以先以一些经典文章作为基本教材,来确定作文的规范样式;再反复观摩考中士人的试卷文集,以吸取其中精华;然后再参考品评文章、采诗观风者的试卷,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变化。这向来都是修习文艺者必不可少的成长路径。

【敬师友】

发明义理、指引涂辙者,师之功也。切磋琢磨、忠告善道者,友之助也。人生五伦,赖师友而成。故凡宗其德行、宗其学业、法其术艺者,均师道也。师之即当敬之,终身不可怠慢。倘师非其人,而误请之,所当早远,而礼不可失也。凡同窗同业,以道义相与者,皆谓之友。友之,即当爱之敬之,真心相孚,患难相扶,必终身如一,勿以口交面交而已。

阐发点明义理、指引人生之路,这是老师的功业。切磋琢磨、提出忠告,善加诱导,这是朋友的相助。人生五种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都是依靠师友的帮助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在德行、学业、技术方面,凡是为我们尊崇的人,我们都应该称他为“老师”。拜师就应尊敬老师,终身不可怠慢。如果老师不是那种令人尊敬的人,你请错拜错了,那就应当早些远离,但不可失礼。大凡同学同行,出于道义相处的,都谓之朋友。结为朋友了,就应当爱之敬之,真心相待,患难与共,而且要做到终身如一,不是停留在口头上、面子上的关系。

【防微渐】

夫人未有生而不善者也,皆由不谨于始,渐积而然。或游手好闲,或交结匪类,窃人竹木,盗人菜果,始以为小事不妨究,必成群结党,公然无忌,遂致陷身丧命,遗害通家,贻讥子孙。岂非始于不惩小事而至此欤?

人不是生来就是不善之徒的,不善之徒都是由于开始不慎,而渐渐生成的。他们有的游手好闲,有的结交无良之辈,偷窃人家的竹木、蔬菜、瓜果,最初以为都是些区区小事,没有大碍,不去深究,久而久之,他们必然胆子越来越大,成群结队,公然哄抢,肆无忌惮,最终导致身陷囹圄乃至丧失身家性命,遗害全家,让子孙后代被人嘲笑。这难道不是因为没有从一开始就惩办小恶而造成这种结果吗?

旌阳区家风家训(铜陵家风家训五松汪氏)(8)

资料来源:《铜陵家风家训》

图文整理:义安区纪委监委

图文编辑:方超

旌阳区家风家训(铜陵家风家训五松汪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