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在历史上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物,她垂帘听政掌握大权,却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慈禧更类似于吕后,但她所处的时代却与吕后大相径庭。如果慈禧不是身处清朝末期,而是像吕后一样在西汉初年,那她顶多落下个祸乱朝政的坏名声。但慈禧却处在清朝末年这个很特殊的时代,因为当时欧美很多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国家开始飞速发展,甚至连邻国日本也都慢慢超越清朝了,但清朝在慈禧的统治下,像一台老旧的机器一样,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慈禧的最狠的一件事(慈禧非常痛恨的两个人)(1)

作为晚清实际的掌权者,慈禧统治清朝将近半个世纪,在这期间,有很多人痛恨慈禧,慈禧自己也有很讨厌的人,下面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慈禧最痛恨的两个人。

第一个就是徐致靖了。了解这个人,首先要从甲午战争说起。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败给了日本,并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后,震惊了众多仁人志士。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当时众多读书人,组织发动了“公车上书”,但这次行动受到清廷顽固派的阻挠,并未成功。但这也没有打消维新派希望变法的愿望。在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维新派最终说服了光绪皇帝,维新变法开始。

慈禧的最狠的一件事(慈禧非常痛恨的两个人)(2)

徐致靖

但这就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当时已经在颐和园准备养老的慈禧,又火速赶回了紫禁城,重新执掌朝政,并开始清算维新派人士,以除后患,光绪皇帝也被软禁了,维新变法彻底失败。除了康有为、梁启超在逃外,其他变法的七个主要人物都被抓了,但被杀的只有“戊戌六君子”,还有一人幸免了,这人就是徐致靖。

徐致靖能大难不死,是因为他有后台,他父亲与李鸿章是同年出身的进士,私交很好,他父亲拜托好友李鸿章务必保住儿子徐致靖的性命。这也让李鸿章大费周折,他自己不便当面去向慈禧求情,就委托慈禧身边的太监荣禄来帮忙。荣禄刚向慈禧求情,就让慈禧火冒三丈,她严厉斥责荣禄不要提求情的事,可见慈禧对徐致靖这些维新派恨之入骨。但荣禄毕竟是伺候了慈禧多年的太监,他深知慈禧的脾气,最终经过荣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说叨后,慈禧才决定将徐致靖的死刑改成了“死缓”。

慈禧的最狠的一件事(慈禧非常痛恨的两个人)(3)

大难不死后的徐致靖,在出狱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徐仅叟,意思是戊戌六君子都被杀害了,剩下自己一个老叟得以幸免,颇有愧疚之心的意思。慈禧一生都痛恨维新派人士,徐致靖作为侥幸免于一死的维新派,自然是慈禧一生最痛恨的人了。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康小八了。说到此人,大多数人可能都没听说过,但他身为平民,竟敢当面侮辱慈禧,这也是慈禧人生遇到的头一遭了,可想而知慈禧会有多生气,康小八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实施凌迟的人了。

慈禧的最狠的一件事(慈禧非常痛恨的两个人)(4)

先来介绍一下康小八这个人,此人绰号吴秃子,生于天津,是个小混混,也没干过什么大事,但康小八却不甘平庸,一心想要在江湖上混出点名堂来。他心狠手辣,据传杀人都不需要理由,就是想让自己的事迹闻名于江湖。后来组建了自己的抢劫团伙,成了京津地区有名的大盗。康小八不仅爱偷盗,还特别好色,看到路上稍有姿色的女子,就抢回去给自己当压寨夫人了。

如果是只抢老百姓,按照当时清廷的腐败和混乱来看,他也不会有什么大麻烦。但他却不走寻常路,非要去抢官府的漕银,漕银可是清廷的财政收入,从南方运来,当时称为“皇杠”,抢劫漕银必定是杀头的死罪,没多久就被清朝官府给抓了。康小八的事迹很多人都知道,被抓后也在紫禁城中传开了,他的事迹越传越夸张,传到慈禧耳中的时候,康小八已经成了一个英雄人物。慈禧听了也很好奇,想亲自见见这个人,如果真是英雄人物,赏个一官半职也是可以的。但康小八可没有想得那么远,他就是个头脑简单的强盗,就希望闹出点大动静,即便是死也要留个“青史留名”。他要的就是在人前显圣、傲里夺尊,生死都要出尽风头,至于性命如何,或者能不能做官他根本没这个概念。

慈禧的最狠的一件事(慈禧非常痛恨的两个人)(5)

等到慈禧亲自御审当天,康小八昂首挺胸,一点没有将慈禧放在眼里。慈禧当时就恼火了,并说道:“你这刁民,竟敢劫漕银,这次死罪难逃!”,康小八也不是吃素的,大声回应道:“要劫,就劫‘皇杠’!要奸,就奸皇妃!”。慈禧有生之年从没人敢在她面前说出这样侮辱的话来,这次竟然被一个小混混给骂了,可想而知慈禧是有多生气,当时就被气得脸色发青。惹怒慈禧之后,康小八的罪行从原来的斩首改为了“凌迟”处死。

凌迟处死又称千刀万剐,是古代一种非常残忍的酷刑,在康小八被实施凌迟前,清朝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判罚过这样的罪行了,在此之前,被凌迟处死的有名人物就要数明朝的太监刘瑾了。被割了三千多刀,后来据说康小八被割的刀数还要多于刘瑾。康小八也终于如愿了,他以这样另类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当面侮辱慈禧,也成为了慈禧最痛恨的人之一。

欢迎阅读文化历史那些事的原创文章,大家有什么想共同讨论的,请在下方留言或私信,一起分享阅读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