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咖啡的经济学

你早上喝的咖啡里有什么,是什么让它成为可能?

显而易见的答案可能是咖啡豆,但当您开始考虑额外成本时,价值 200 多亿美元的庞大咖啡供应链的范围就变得清晰起来。

从种植、出口和烘焙咖啡植物的劳动力到包装、杯子甚至搅拌棒等材料,每杯咖啡消费都有许多潜在成本。

本文的信息图分解了零售咖啡生产一磅咖啡所产生的成本,相当于大约 15 杯 16 盎司的煮好的咖啡。

咖啡定价的难点

衡量和平均一个全球行业是一项复杂的考验。

不仅全球咖啡价格不断波动,而且每个国家在供应量、相对成本和成品的最终价格方面也存在差异。

这就是为什么一杯 16 盎司的冲泡咖啡在美国与英国、日本或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价格不同。即使在国家内部,公司获得批发豆类的渠道的差异也将决定最终价格。

为了抵消这些差异,本文的信息图使用了来自特种咖啡协会(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说明性,但基于该组织的基准报告和咖啡价格报告。

他们最终得到的是在一家精品咖啡店冲泡的一杯咖啡的估计定价为 2.80 美元。每个商店甚至每个国家/地区都会看到不同的价格,但这为我们提供了开始回溯和分解总成本的基础。

从种豆到出口袋子

要制作咖啡,您必须拥有合适的条件来种植它。

阿拉比卡咖啡(Arabica)和罗布斯塔咖啡(Robusta)这两种主要类型的咖啡主要在赤道以下国家生产。这些植物起源于埃塞俄比亚(Ethiopia),于 1600 年代首先在也门(Yemen)种植,然后通过欧洲殖民主义传播到世界各地。

今天,巴西无疑是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越南是另一个占全球产量两位数百分比的国家。

一杯咖啡背后的经济学(一张图表中的咖啡经济学)(1)

种植者在生咖啡豆上赚了多少钱?由于价格每年都在不断波动,价格从 2001 年的 0.50 美元/磅以下到 2011 年的 2.10 美元/磅以上不等。

但是,如果您正在寻找咖啡中的钱,则不会在源头上找到它。Fairtrade 估计,全球有 1.25 亿人以咖啡为生,但其中许多人无法靠咖啡谋生。

相反,最大的利润率之一是出口咖啡的公司。2018 年,ICO 综合价格(ICO Composite Price,追踪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的价格)平均为 1.09 美元/磅,而 SCA 将出口商列为对生咖啡收取 3.24 美元/磅的价格。

烘焙经济学

出口商的生咖啡豆可能会向烘焙商收取 3.24 美元/磅的费用,但这与他们支付的最终价格相差甚远。

首先,豆类必须进口,加上运费和进口商费用,每磅增加 0.31 美元。一旦实际烘焙开始,人工和认证成本以及沿途不可避免的损失会在一般业务费用之前增加 1.86 美元/磅。

到最后,烘焙商看到的总图示成本为 8.73 美元/磅。

一杯咖啡背后的经济学(一张图表中的咖啡经济学)(2)

当涉及到他们的利润率时,烘焙商的售价约为 9.40 美元/磅。税后,烘焙商的净利润约为 0.44 美元/磅或 7.1%。

零售利润

对于直接通过经销商购买优质烘焙咖啡豆的消费者来说,一袋 1 磅的烘焙全咖啡价格为 14.99 美元或更高是标准配置。然而,零售商能够以更接近规定批发价格的方式获得咖啡,并将他们自己的成本添加到等式中。

一磅烘焙咖啡豆可以转化为大约 15 杯 16 盎司(475 毫升)冲泡咖啡,可供商店使用。以 2.80 美元/杯的价格计算,这意味着咖啡的产量为 42.00 美元/磅。

在您开始考虑成本之前,这听起来还不错。材料成本包括咖啡本身、杯子和盖子(通常单独收费)、搅拌棒甚至调味品。毕竟,装满肉桂粉和肉桂粉的容器并不物有所值。

将它们加在一起等于 13.00 美元/磅的零售材料成本。这仍然留下 29.00 美元/磅的健康毛利润,但经营零售店是一项昂贵的业务。再加上运营成本,包括劳动力、租赁、营销和管理成本,总成本迅速攀升至 35.47 美元/磅。

事实上,当考虑到利息和税收的额外成本时,SCA 的数据使零售商的净利润为 2.90 美元/磅或 6.9%,略低于烘焙商的净利润。

庞大的全球产业

咖啡生产是一个大产业,原因有一个:咖啡消费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全球每分钟消耗 230 万杯咖啡。按总销量计算,咖啡是世界上第四大消费饮料。

这使得市场的零售方面成为一个主要因素。在雀巢(Nestlé)和 Jacobs Douwe Egberts 等公司的主导下,2017 年全球零售咖啡销售额达到 830 亿美元,全球人均年支出为 11 美元。

当然,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更喜欢喝咖啡。按吨位计算,全球最大的消费国是美国和巴西(尽管也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挪威和瑞士等欧洲国家的人均消费量要高得多。

下次您喝咖啡时,请考虑一下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多层次、庞大的全球供应链。

一杯咖啡背后的经济学(一张图表中的咖啡经济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