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 孔子 春秋战国时期,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不是教育学专著),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述教育学发展历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论述教育学发展历程(教育学发展概况)

论述教育学发展历程

一、教育学发展概况

(一)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 孔子 春秋战国时期,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不是教育学专著)

(1)孔子的教育思想

1核心是“仁”(内在)和“礼”(外在)

最高的道德准则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教育起点公平 古代朴素教育平等观

3教育内容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教育内容偏重人事、文事、轻视科技劳动。如:《樊迟问稼》

4教育原则与方法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菲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地位: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

因材施教,求也退,故进之;冉也兼人,故退之

学、思、行结合,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孔子的教学过程:学、思、习、行

温故知新。

示范性、榜样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 孟子

性善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明人伦,提出大丈夫人格。相关观点:人皆可为尧舜,圣人与我同类。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3. 荀子

性恶论,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祛除不好的教如何做人。

教学过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行动。闻-见-知-行。

4. 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翟“兼爱”(无差别的爱)“非攻”

教学内容: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

兼士(贤士)标准:辩乎言谈,博乎道术(技术)

人的知识来源:亲知(直接经验),闻知(间接经验)、说知(类推和明故)

5. 《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于战国末期。

开篇: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本位论)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原意:教师教,教师学

引申:教师教,学生学(一般用引申)

(2)尊师重道:教师观念。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

(3)藏息相辅:教时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豫时孙摩: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最佳时机),时过然后学,则勤苦难成;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学习观摩原则,切磋,讨论法。

(5)启发诱导: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不给学生提供任何现成答案。

(6)涨善救失:依靠积极弥补消极。

(7)学不躐等:循序渐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