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需要持续的训练和阅读。主编大人发现近期记者们遇到了瓶颈,于是为期两周的编辑部训练营开始了。接下来的两周内,每日一篇主题作文。尽量控制在1500字以内,流程是对想法、对提纲、交稿和修改。题目是确定的,角度是不定的。今天的主题是任轶俊。(文章图源除标注外见水印,特别鸣谢@任轶俊)

摄影师任轶俊:过去与现在

( from 董思尧)

本周,KPL春季赛刚刚开打;LPL春季赛接近尾声;OWL的4支中国队正在洛杉矶酣战。每一场比赛都能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引发一场场激烈的讨论。

电竞选手任豪绝美镜头(电竞人物任轶俊)(1)

同一时间,中国电子竞技网站cnFrag.com停运,网站主编任轶俊一反在微博上“话痨”的常态,没有发布任何相关消息。摄影师任轶俊即将前往重庆拍摄报道WESG 2018全球总决赛,最近的一条微博是艾特当地人alex卞正伟推荐地道的重庆火锅。

曾经风靡世界的CS在日渐丰富的游戏品类冲击下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连带着cnFrag.com也没什么内容更新。正如任轶俊没想到用业余时间运营的cnFrag这个CS类小博客在9年前打出知名度,不少电竞从业者也不会想到9年后中国电子竞技会有如此日新月异的发展。

作为2004年左右最早踏入电子竞技的一批人,任轶俊依然关注着电竞,在微博和公众号上更新着CS:GO的新闻,但这已经不再是他熟悉的那个世界。

摄影变成任轶俊与电竞最直接的联系,他的微博简介中紧接着“cnFrag.com主编”后写着“用快门记录电竞精彩瞬间”。

任轶俊拍过很多照片,在光影交错之间,时间在某一节点交叉,镜头记录着每一个参与电子竞技的人们。“图源@任轶俊”成为他与电竞最好的注脚,这证明着他来过。

和所有摄影师一样,任轶俊“看比赛”的方式是透过镜头。去年在中国举办的CAC亚洲邀请赛上,CS多支世界冠军级别队伍时隔8年再次在上海亮相。任轶俊把2010年拍摄的照片与8年后拍摄的照片放在一起,这样对比起来,他觉得很有意思。

从照片上看,时光的飞逝显而易见:选手们从少年熬成了大叔,GeT_RiGhT、f0rest、Edwad等选手蓄起胡须,脸上爬出了皱纹,面向镜头的眼神褪去害羞,越发沉稳;比赛场地从简单拼凑的几张桌子椅子,到专业团队搭建的灯光绚丽的舞台;观众们从零零散散站在选手身后观看,到熙熙攘攘坐在台下的观众席,以及可以在直播平台收看直播。

唯一不变的或许是扛着“大炮”在舞台周围左右奔走的任轶俊,他不停找各种角度将镜头对准选手;而CS的选手们在电脑屏幕前操作着枪械,游戏人物绕过街头巷尾,用不同站位将枪口瞄准敌人。

2010年末,任轶俊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CS和电子竞技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那时的他表示已经面世10年的CS在中国已经每况愈下,CS慢慢只会属于小部分狂热玩家。

与对CS的不容乐观相反,任轶俊依旧看好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前景还是不错的,在中国有很大的电竞市场,像腾讯这样的网游厂商目前也看到了电竞市场的巨大潜力,提出了‘网游电竞化’的口号,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本投入中国电竞市场。”

一语中的。

过去的任轶俊预言的未来,现在的任轶俊还在不断适应。

2018年的最后一天凌晨,任轶俊整理发布了一组cnFrag2018年度图片,70余张照片,涉及CS:GO、CF、PUBG、DOTA2、FIFA、AOV、LOL、CR等当下热门竞技游戏,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每张图片下方都有拍摄时的备注。

在赛场上,任轶俊擅长捕捉人物情感爆发的瞬间,在他镜头下的人物总有十足的情绪感染力,像是一幅幅电子竞技人物群像。

其中,有些场景是任轶俊过去难以在脑海里具象化的:CS:GO的情况没有像9年前任轶俊预计的那样糟糕,在WESG和StarLadder&ImbaTV重庆邀请赛等比赛中还能看见它的身影,变的是更加完备的舞台设施,不变的是CSer们为胜负哭泣和喜悦的脸;以CS为代表的射击类游戏玩法在大逃杀模式中焕发了新的生机,曾是LOL职业选手的GODV在PCPI的TPP模式中与队友吃鸡成功后双手握拳呐喊;澳门赌王之子何猷君携资创办V5战队,他到现场观赛为队员们加油助威;印尼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电子竞技代表队亮相,参加的LOL、AOV和CR取得了两金一银的成绩,LOL品牌负责人金亦波在夺冠瞬间捂住嘴巴,难忍泪水…

与9年前没什么不同,接近不惑之年的任轶俊仍然活跃在比赛现场,他更多的还是拍摄与自己结缘10余年的CS,这原本是一种爱好,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涉足电竞,却又不曾真正进入电竞,任轶俊的主业还是国企里的一名程序员。

如今,随着中国电竞市场的扩大,商人挟裹着资本纷纷涌入,电竞生态环境也显得更加纷繁复杂,任轶俊有时也会怀念过去简陋单纯的竞技氛围和享受游戏的快乐,他说:“回不去了,但是回忆还是美的。”如今,每一条后缀是cnFrag.com的链接都已经不能点开,像被尘封的过去,而他仍然用镜头忠实地记录着现在。

一句话:作为编辑部少有的不认识球总的人,思尧仍然敏锐地发现了打开文章的锁匙。

一个非典型电竞摄影师( from 杨直)

昨天下午,微博上一个叫电竞纠察者的网友发布了一条长微博怒斥WESG不专业。其中有一句:“选手拍照像拍身份证似的@任轶俊@StoNy你们所谓的专业的电竞摄影精神呢?”

电竞选手任豪绝美镜头(电竞人物任轶俊)(2)

10分钟后,StoNy即言辞激烈地指出:自己和任轶俊都没有去WESG现场拍摄。当天晚上9点40分,任轶俊发了条微博:“还没去重庆,锅我不背啊。要看WESG图的可以上@5EPLAY-CSGO”,并配了个滑稽的哈士奇表情。

打开搜索网页,输入“任轶俊”三个字,除了置顶的微博链接外,大部分搜索结果都和电竞相关,“图片来源”四个字则表明任轶俊和电竞的关系。

电竞圈有两个摄影师在粉丝群体内很出名,都和当下国内最受关注的电竞项目有紧密的联系。一个是刘一村,微博ID是一村那点事儿,粉丝数206万,他被粉丝熟知的一面是LPL的摄影师;另一个是大电竞首席摄影师,微博ID是ALL霍霍,粉丝39万,他被粉丝熟知的一面是KPL的摄影师。 任轶俊的微博ID是他的本名,简介上写着:中国电子竞技网站CnFrag.com的主编,粉丝数37568。现在,这个网站已经打不开了。微博相册里有他的作品,CS:GO为主,但也有金球奖、魔兽争霸3、PUBG、球球大作战等其他项目的照片。 继续翻看微博简介,会发现更多的不同。任轶俊现在工作在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如此,似乎便可以对任轶俊的身份定性了——一个喜欢CS:GO,懂点摄影的电竞爱好者。经常出没于各种电竞赛事,是一名只存在于图片底部浅色字体中的电竞摄影师。电竞圈这样的人很多。 但互联网上少有的2010年一篇关于他的专访却告诉我们不是这样。 在专访中,任轶俊提到大学时代自己即迷上了电竞,以一名网站编辑的身份进入电竞行业。他的履历清晰地反映着他陪伴电竞的年头:“从最早的CSWH.ORG到OGAME.NET再到CGA,一直兼职做电竞新闻。 05年受邀加入NiceZ.com并认识cnfrag.com的第二任站长。并在2008年CS在国内衰落后,因为个人爱好做了个小博客zobob.org,后更名为cnfrag.com。”此外,他还他做过选手、当过裁判。 不说他任职过的网站,各种后缀基本不存在于千禧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认知里。 或许,任轶俊和那些同时代的电竞人最明显的不同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南京大学”、“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这几个关键词。没有辍学,成为冠军,退役后想为电竞做点事的经典桥段。 任轶俊的人生并没有因为喜欢电竞而偏离中国孩子典型的成长路径。年轻时他全身心扑在电竞上,现在,他回到了主流价值观的常态里:平时在国企上班,闲暇时去现场拍照。 因为关注量不高,所以任轶俊的微博并不热闹,只是在他的微博下面,经常会出现一些粉丝量同样不高,但似乎非常熟知电竞行业内幕的热心网友。 到这里,似乎已经很清楚了,任轶俊,一位圈内人很了解、粉丝不了解的老电竞人,主业是国企里的职员,副业是电竞摄影。据了解,去年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亚运会上,任轶俊就作为摄影师受邀前往。 除此之外,PUBG全球邀请赛中国预选赛、球球大作战年终盛典、黄金大奖赛……在各种大型赛事上,我们都能看到任轶俊的影子。 我在比赛的现场见过他几次。每次他都带着几个小伙伴,比选手还忙,不停在比赛现场穿梭,偶尔停下来按动快门。和印象中的摄影师一样,在比赛现场,他也会做出那些向后弯腰90度、强撑着半蹲等反人类的摄影动作。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比赛结束后我邀请他一起吃饭。在北方冬天的寒冷中强撑了一个小时后,我看着微信放弃了。比赛后,他花了将近3个三小时的时间,对图片做最后的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著名的电竞摄影师刘一村曾经加入过cnfrag.com的团队。仅仅从视觉上,我们也能轻易分辨出任轶俊和两位知名电竞摄影师风格的不同。刘一村的照片色彩更浓厚,霍霍的照片似乎更具技巧性,任轶俊的照片则更自然。 或许说,任轶俊的照片在大多数时候更适合用作新闻图片。据熟悉他的人提到,这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拍摄标准,他会和其他的摄影师朋友定期去各种培训班学习,学习法新社等成熟媒体的拍摄方法。或许本质上看,比起摄影师,他更想做一个摄影记者。 2018年春节刚过,一直和电竞保持着若即若离关系的他成立了专门的摄影工作室。仿佛这么多年后,在这个受众对内容要求越来越严苛的时代,任轶俊想像年轻时候一样,离电竞更近一点。就像曾经F0rest对着任轶俊开玩笑一样:10年前是你拍我,现在还是你拍我。“ 如今,依然会有人找他要各种照片,他都会给,也不会强调什么。只是偶尔会举着手机和熟悉的人开玩笑,屏幕里是一张带着明显“任轶俊”风格的照片,照片的下面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 一句话:非典型在于那份若即若离的分寸感。

专情的任轶俊( from 左子扬)

2003年5月28日晚间,“梦剧场”老特拉福德球场的草皮上,来自意大利的AC米兰足球俱乐部捧起了代表欧洲最高荣誉的“大耳朵杯”,这是这支俱乐部历史上第六座欧冠冠军奖杯,也被认为是下一个“米兰王朝”的开端。

在“战术大师”安切洛蒂的治下,这支红黑军团席卷了当年的欧洲大陆,完成了五年三进欧冠决赛两度捧杯的壮举,风头一时无两。更因为队内有着“乌克兰核弹头”舍甫琴科、“圣西罗王子”卡卡等一众球技出众同时相貌英俊的球星,吸引了大批80、90后拥趸,那几年的AC米兰,便是被称作国内最受欢迎的球队也丝毫不为过。

电竞选手任豪绝美镜头(电竞人物任轶俊)(3)

任轶俊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在2003年见证了AC米兰俱乐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无巧不成书,那一年前后,他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进入电子竞技行业。

2001年夏天,《半条命:反恐精英》(以下简称CS)在奥美电子的代理下正式登陆中国,这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很快风靡了中国大江南北,那几年前后,网吧里十个年轻人中有八九个都在Rush B(CS游戏术语),刚迈入大学校园不久的任轶俊也不例外。 除了和朋友们沉浸在游戏世界外,出于对CS的热爱和对职业赛事的关注,在那个“全民CS”时代,他选择成为一名兼职电子竞技网站编辑,从最早的CSWH.org到OGame.NeT,从CGA到NiceZ.com。 在NiceZ期间,他结识了cnFrag网站站长2.10,只可惜2008年8月NiceZ停止了运营,但他却并未就此停下自己的脚步。一个月后,他和2.10重新做起了zotob.org,一个被人们戏称为“猪头B”的CS资讯博客,凭借着过往的运营经验和实用的游戏资讯,zotob受到了玩家们的追捧。 只是那几年,受到网络游戏的冲击和自身版本更迭缓慢的影响,CS的地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2011年,随着《英雄联盟》、《DOTA2》等游戏进入中国以及微博的出现,CS和博客日渐式微。玩家数量流失、职业赛事和战队缩水、网站访问量下滑,CS相关从业者的日子再不似以前那般好过,可他却并未转身离去。 同时期,他喜欢的AC米兰也在经历王朝的没落。2010/11赛季,这支队伍夺得了迄今为止最后一座意大利足球顶级联赛冠军奖杯,但奖杯却没能解决球队面临的问题,缔造王朝的老将们先后退役,队伍更是由于财政问题不得不出售了当家球星伊布拉希莫维奇和蒂亚戈•席尔瓦,自此之后,球队陷入了长时间无冠的低谷期。 战绩的低迷加上球星的出走,球队流失了一大批球迷,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任轶俊,在他的个人微博中,几乎每年都有AC米兰的内容出现,无论高潮、低谷,他一直在默默的关注着自己的主队。 十五年过去了,AC米兰先是被贝卢斯科尼家族卖给了中资集团,而后又因债务问题辗转落入了美国基金公司手中,在迎回球队功勋队长马尔蒂尼和故人莱昂纳多之后,终于在本赛季重回积分榜前四,大有要和过去动荡岁月作别之势。 十五年中,任轶俊热爱的那款游戏从CS(《半条命:反恐精英》)变为了如今的CS:GO(《反恐精英:全球攻势》),而他更新的内容也换成了CS:GO的新闻和照片,虽然玩家比过去少了许多,但留下的却都和他一般有着极高的黏性。 变的是球队的人员、游戏的名字,不变的是他对所爱之事的一颗心。在巅峰时慕名而来,却并未在低谷时转身离去,十五年这一路走来,专情的任轶俊有幸成为了变革的见证者与亲历者。 一句话:好奇子扬一周写下来有几篇和足球有关。

电竞摄影师的一天( from 曹珺萌)

任轶俊坐上出租车赶往机场的时候,过了晚高峰的上海漫起了大雾。

第二天是个周五,任轶俊的目的地重庆正在举办2019年的首个DOTA2的major赛事。他是官方邀请的赛事摄影师。由于还在上海的一家央企供职,兼职摄影的任轶俊向领导请了一天假。大雾让飞机迟迟没有起飞。任轶俊抵达江北机场时已经将近凌晨1点,等着他的还有从机场到巴南区下榻酒店的45公里车程。

开幕式开始时间是当天中午12点。在我准备从酒店赶往赛场的时候,任轶俊已经在场馆门口将自己的镜头对准了入场观众——他要捕捉一些赛场外的细节,这是独属于摄影师的敏锐。

和任轶俊汇合入场的时候,他的相机里已经多了不少素材,身边多了一位俏丽的妹子。见到我们用审视的眼神看着他,他一本正经地介绍:“这是我们工作室的妹子,跟着我来拍比赛的。”

场馆里已经响起了暖场的背景音乐。“咚”的一声闷响,任轶俊将自己的黑色双肩包放在媒体室的桌上,脱掉外套,然后像哆啦A梦一样掏出自己的“长枪短炮”。笔记本电脑打开,打开修图软件放好;储存卡检查一下,然后拿一张放到相机里;备用电池准备好,还有一块充上电;装镜头的腰包在腰间扣好,再把一个备用镜头别在里面;媒体证在脖子上挂好,再挂上相机。

电竞赛场光线往往偏暗,还会为了舞台效果设置各种颜色的灯光,而为了不干扰选手和观众观赛,闪光灯是禁用的,因此光圈要调大一些。观众和选手的欢呼表情往往转瞬即逝,但是人物的动态放在照片上又很容易虚,因此快门要调快一些。再调整自己的状态,精力集中到比赛现场。

一切就绪。

媒体室在赛场观众席的正对面,这意味着要到达赛场要“跋涉”过整整半圈场地,地图上的路径显示大约有300米,还并不包括七拐八拐的楼梯。等不及媒介引路,任轶俊已经转头离开,我的“怎么走啊”还没有问出口。

在我安顿好了自己的装备之后,外面已经闷闷地传来英文短片的声音。几分钟后,任轶俊发到朋友圈的小视频显示他已经站在直播摄像机的后方。“拍major咯!”配文后面带着一个“耶”的emoji。

DOTA观众最享受的事情莫过于在现场观看一场激烈的比赛,恰逢当天有我支持的选手上场。我跟着同行的朋友在座位上观看了整整一天的比赛,如果有什么时候“开小差”在工作,也只通过手机联系了晚上的采访。

“帮我多拍些选手啊!”早些时候我已经把自己的拍照任务拜托给了任轶俊,同行的朋友也发出了花式拍照要求,任轶俊有求必应。过了一会儿,他发来一张我扬着头聚精会神观赛的照片,“在VIP也被我发现了。”话里透着得意。

再见到任轶俊的时候,是比赛最激烈的时候,饥肠辘辘的我回到媒体室。任轶俊正在麻利地处理照片。主办方媒介隔几分钟就要问一句:“球总(任轶俊的昵称),图好了吗?”

总是过了很长的停顿他才回一句:“就快好了。”他要先把手中的照片修完。我顺势坐在了他旁边的空座椅上,眼睛被任轶俊面前的屏幕所吸引。

照片来自场馆的不同角度:有的屏幕和观众分处照片的左右两侧,这表示他正在场馆一层的角落里仰拍布满光柱的场馆上空;有的观众的背影布满了照片的左下角,这代表他正在二层看台俯拍整个场馆;有的是比赛屏幕正好在照片的正中央,这代表他在直播摄像机的后方直拍赛事呈现;有的是战队队员列队走向对战房,这代表他正在选手入场的路径下方守候。

每一张都是他的足迹。

他最宝贝的还是站在选手对战房前拍到的他们比赛时的瞬间。一张照片中,Team Secret的Puppey正在戴上耳机,紧盯屏幕的眼神透露的凶狠与坚毅。他们当天的对手是VP,彼时的Puppey正面临一场硬仗。

“这张好棒啊!”我和俏丽的妹子同时感叹。我冲着妹子笑了笑,看到妹子翻到了一张任轶俊的工作照,上面高大的任轶俊定格在奇怪的姿势:弓着背,侧着头,蜷着手,弯着腿,镜头紧贴着对战房的玻璃。

对于文字记者来说,修图我是外行。看不懂任轶俊在调些什么,我又把目光聚焦在他手边安着长焦镜头的单反相机上。我伸手去拿,却低估了它的重量,相机只抬起了一半,就又躺回到了桌上。“好重!”我惊呼。“这些大约有十斤吧。”

将一拨修好的照片发给了媒介,任轶俊的目光离开了眼前的电脑屏幕,这时VP和Team Secret决胜局的比赛已经进行了20分钟。“是不是快结束了?我要下去准备拍选手了。”任轶俊再一次拿起了相机。

电竞选手任豪绝美镜头(电竞人物任轶俊)(4)

(图片拍摄@余帆,图源@任轶俊)

主办方发布最后赛果的微博是在22点42分。当晚23点47分,任轶俊的朋友圈晒出最后9张当天的作品,这已经是这天他第三次晒出当天赛事拍出来的满意的作品。正中心的一张,是俏丽的妹子拍的他。无数条橘色的光柱中,任轶俊的镜头正对准光打来的方向。

2019年1月25日,任轶俊的微信运动显示他这一天走了17411步。

一句话:电竞摄影师的工作流程迷失在细节里。

“坏人”任轶俊( from 董晓燚)

陈斯薇第17次指着她跟MLXG的合影,晃着手中酒杯里的冰块,状态微醺的跟我说:“你们的照相水平都不行,除非我的‘御用摄影师’球球照出来,我和MLXG还这么像的话,我才相信我俩是真的长得像!”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陈斯薇嘴里的球球,就是摄影师任轶俊。因为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当时在英雄联盟六周年现场背着相机不苟言笑的高大摄影师,居然能和陈斯薇关系这么好。

直到后来在雅加达跟他熟络起来了之后,我才明白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这可能就是“臭味相投”。

在我现有的认知里,“坏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在镜头前面试色各种口红,用一句“Oh my god”试图掏空所有女人钱包的妖艳男人李佳琦,另一种就是任轶俊。

在雅加达的亚运会现场是我第二次见到任轶俊,他的脖子上始终挂着那台佳能5D3,腰间还别着另一个配着长焦镜头的相机,样子有点滑稽。

“他这次的身份是AESF官方摄影师,”陈斯薇再次很隆重的介绍了一下他,“自费来的。”

为了在亚运会当天比赛结束后就发出第一手的现场报道,我和我的同事们不得不把笔记本电脑带到场馆,盘坐在媒体观赛区的小椅子上,观察着现场观众们的表情,观察着台上选手的表情。

每次抬起头的时候,总能看到任轶俊。

在现场不停的跑来跑去,在选手对现场设备进行调试的时候,他拍完主舞台一侧的选手,猫着腰小跑过去到另外一侧,相机恨不得凑到选手的脸上。然后再猫着腰从旁边的楼梯上小跑下来,跑到副舞台的区域接着拍。

又或者是在正中间的观众席前面,为了不挡住观众们观赛,身形高大的他只好叉开腿,或者是半蹲着举着相机,不停地捕捉着观众们的表情。

后来在翻阅官方发来的现场照片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不仅捕捉到了比赛时选手们不同的面部表情,还有很多其他的照片。

比如我和我的同事。

不知道该感谢任轶俊帮我留下了亚运会现场一张珍贵的工作照,还是该生气他拍到了我不雅的坐姿。媒体观赛区的椅子矮小,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是一件很疲惫的事,身体不自然的会去调整,试图寻找一种舒适放松的状态。

于是我不自觉的就把脚翘在了前排空荡荡没有人坐的椅子后座上,把笔记本放在大腿上,旁边的椅子上还放着各种水果零食。

任轶俊拍下来了我这张照片,发在了我们几个人在雅加达工作交流的小群里,“认真工作中。”他发来一句话,后面还跟了一个捂嘴偷笑的表情。

电竞选手任豪绝美镜头(电竞人物任轶俊)(5)

没能幸免的还有我的同事杨直。这个手持记者证的记者,写起文章来总能找到一丝鲁迅当年的风采,看不懂的人一头雾水,看得懂的人都知道他字里行间中充斥着各种不满。就是这样一个人,也让任轶俊的人一张照片搞得哑口无言,半天只在工作群里发了三个无力的句号。

亚运会电竞项目进行的第四天,所有中国代表团参赛的比赛都已经结束,当天进行的只有星际争霸项目,现场的记者也明显少了很多。

杨直是星际争霸的老玩家,他对这个项目始终有着一种类似初恋一样的情感。在比赛当天,他一个人站在媒体观赛区,表情凝重地举着手机,对准舞台。 这一幕也被任轶俊拍下来了,他又发到了工作群里,“星际守望者。”他又在后面加了个捂嘴偷笑的表情。 即使我后来才知道他早已是电竞圈子里的“老人”了,甚至很多人要叫他一句“球总”,他笑起来的时候眼角也早被岁月的刻刀刻下了无法熨平的印记,但他却丝毫没有什么架子,依然每天和我们打着趣,依然用镜头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 他的照片里总是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即使是用手机镜头记录的生活,也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些共鸣。 在雅加达的时候,我们很偶然发现了一家地道的中餐馆。被家常小炒娇惯出来的中国肠胃在东南亚的甜辣酱料里始终难寻一些归属感,我们几个翻阅着菜单,看见熟悉的中国文字和菜式,终于找到了属于祖国的归属感。 铁板豆腐、干锅土豆片、回锅肉,甚至还点了几串烧烤。当我们握着手里的筷子准备一饱饥肠辘辘的胃袋的时候,猫着腰跑了一整天的他却掏出了手机,熟练地调节了系统自带相机的尺寸大小和色彩,取景器里只有一双夹起肉片的筷子和一整盘的回锅肉。 今年一月份,他受邀来北京工人体育馆拍摄一场电竞比赛。返回上海的那天,高铁晚点了十多个小时,他索性在住地附近的三里屯和什刹海来了个北京半日游。 那天他在朋友圈里一共发了22张北京冬日的照片,胡同里的烟火气息和年代感,三里屯店铺的鳞次栉比和现代化,都被这些照片完整的记录下来。好像这里是北京,却又不是我熟悉的那个北京。 他的相机里装满了生活,他的生活离不开相机。哪怕是公司楼下葱油饼的早餐车,都能在他手里拍出满屏幕的葱油味道。 “看着就好吃。”我评论他。 “来,我请你和你男朋友吃。”他回复我,后面还加了一个手指勾引的表情。 他总是找准任何机会开我的玩笑,好像我谈恋爱是一件背叛了单身组织的事情。任轶俊是一个被镜头定格住了年龄的人,我始终也没有询问过他的年龄,只是觉得他比我大许多,直乎名讳总是有是尊重,便跟着大家一起喊他“球总”。 他就像是班级里面那种总会开各种恶作剧玩笑的男生一样,整蛊地你哑口无言,却又无论如何跟他都生不起气来,所有想要说的话最后都在肚子里化成了三个连在一起的句号。 不止我,可能陈斯薇也这么觉得。毕竟作为她的“御用摄影师”,拍出来的她和MLXG的合影,依然像是姐弟俩。 一句话:一个特点鲜明的老男孩形象跃然纸上。

任轶俊——不单纯是记录电竞

( from 杨梓)

每当我们在各种平台和自媒体上看到电竞比赛和战队的资讯与周边时,总能看到一张张场馆、选手或是比赛瞬间的照片,而任轶俊就是这些照片作品的拍摄者之一。

任轶俊与电竞的联系要从十几年前说起了,他从大学时就开始做电子竞技网站的编辑,从08年开始运营当时电竞圈内的知名博客cnFrag.com,在这段时间中,任轶俊还以选手、裁判、记者的身份参与了很多电竞赛事。时至今日,他从一名CS系列游戏的玩家,变成了一名经常出现于各类电竞比赛的摄影师。

刘一村和霍霍是与任轶俊一样一直在为各类电竞比赛拍摄照片的摄影师,当在他们的个人微博上纵览了一遍他们拍摄的电竞比赛的照片,很清晰可以看出其中一个明显的差异:刘一村和霍霍的作品更加官方,更多的是摆拍和宏大场面的记录,而任轶俊的作品更专注人物特写,更多的拍摄方式是抓拍,更加真实且富有情感。

从任轶俊的微博上摘取了两张个人比较欣赏的作品。

电竞选手任豪绝美镜头(电竞人物任轶俊)(6)

第一张照片记录的是重庆Major上Team Secret夺冠后选手拥抱在一起的时刻。从构图上来看,取景是赛场的对战房,而图片内的主要人物是五名选手和一名场馆的工作人员。 任轶俊将镜头聚焦于赛场内的对战房,却没有单纯将镜头对准某一位选手夺冠后欣喜的表情,而是呈现了一幅整个队伍相拥的场景,没有足球场上某位球员脱衣庆祝的狂喜,也没有篮球场上将某位表现出色的球员托起抛到空中的英雄情怀,队伍的每个人都只是同样拥抱,这样的统一让我们感觉不到英雄的意味,更多的是团队的力量。 任轶俊甚至将对战房的工作人员也拍摄到了镜头内,我们可以看到微笑的工作人员看向拥抱的选手们,而对比选手和这名工作人员的表情,我们看不到激动和狂喜,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欣慰。从每个人的表情中,我们都能感觉到这胜利来之不易但又不是突然降临,选手们在背后五味杂陈的付出和努力让胜利变成他们应有的回报。

电竞选手任豪绝美镜头(电竞人物任轶俊)(7)

第二张照片记录的是重庆Major总决赛前,Ti6冠军Wings和Ti7冠军Team Liquid被邀请到现场进行一场表演赛,Wings队伍里的Y和IceIce相视而笑的一幕。Wings在Ti6四强仅剩一支中国队的情况下,一举拿下冠军捍卫了CNdota的荣誉,一时间“护国神翼”成为了中国dotaer们的英雄之师。 但好景不长,队伍由于俱乐部管理问题矛盾不断最终解散,曾经的队友也分走各家俱乐部。然后两年后,五位队友再聚首,曾经的矛盾已经烟消云散,留下的是一笑泯恩仇的兄弟之情和对视间不忘的默契。

电竞选手任豪绝美镜头(电竞人物任轶俊)(8)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两张黑白照片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纪实摄影家多罗西亚•兰格在竞技大萧条时期拍摄的作品《移居的母亲》。照片中的女人表情坚毅又复杂,眼神望向远方又不知未来在何处。残破粗劣的衣服,沧桑的皮肤布满皱纹,这张照片在当时美国社会上影响强烈,深刻的揭示了失业移民的贫困生活和他们孩子们的痛苦童年。美国安置局拍摄的这张照片发表后,对后来的福利政策有很大的影响。 多罗西亚•兰格曾经说过:“照相机是一个教具,教给人们在没有相机时如何看世界。”多罗西亚•兰格用她的相机记录了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的处境,大概每30个人里,就有一个无家可归,四处流浪。多罗西亚•兰格通过照片不仅记录了身处苦难的人,也将一个时代的状态展示在人们眼前。 任轶俊与多罗西亚•兰格身处不同的年代,我们也无法去评判两位的摄影技术相差几何,但是他们作品的共同点在于记录但不仅限于记录,照片之中有情感,有共鸣,有背后能读到的故事。 多罗西亚•兰格用照片展示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的处境,而同样的,任轶俊用照片并没有单纯记录某一次比赛的过程,也将在电竞中的团队精神、付出与收获、释怀与情感都用照片的形式展示给人们。 也许不能说任轶俊不是一位功利的摄影师,但相机在他的手中确实不仅仅是在记录,也在将最真实的电竞中的点点滴滴展示在人们眼前。 一句话:这篇的价值在于对于摄影技巧的探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