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6年5月,朱元璋准备和他在江南的最后一个敌手张士诚,进行最后的决战,大战即将爆发。他最担心住在滁州的小明王的安全。小明王住的滁州在长江以北离前线太近,所以他派得力的干将廖永忠过长江去接小明王。

揭秘小明王之死的故事(小明王韩林儿翻船溺死)(1)

小明王是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之后建立的大宋政权的君主,是朱元璋的傀儡君主。廖永忠接上小明王之后上了船,在瓜洲渡口,突然小明王坐的船翻了。船上的人无一幸免,小明王也被淹死了。那么这条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于小明王的死也是众说纷纭。

揭秘小明王之死的故事(小明王韩林儿翻船溺死)(2)

对于这个案件有两个疑点:第一,为什么其他船没事,只有小明王坐的船翻了呢?当时是五月,行船位置又是江心,既不是汛期又不会触礁,怎么会翻船?第二,廖永忠为什么舍近求远从滁州回应天要绕瓜洲渡?因为瓜洲度是廖永忠的地盘,廖永忠有作案时间和作案能力,那么他的作案动机是什么呢?

揭秘小明王之死的故事(小明王韩林儿翻船溺死)(3)

那么究竟是谁指使廖永忠杀害小明王?

这得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来找些蛛丝马迹,朱元璋称帝后给他的功臣都加官进爵,但是只给廖永忠封了个侯爵,原因呢,是因为廖永忠的作战能力非常勇猛,打仗是一把好手,尤其鄱阳湖一战,杀敌无数,按理说应该封个公爵,不过廖永忠指使他最信任的儒生揣测朱元璋的意思,这就让朱元璋不高兴了,偏不给他封公爵。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有人指使廖永忠私自杀了小明王,这样朱元璋称帝后他俩功劳最大,封官封侯那是自然的事,这样看来似乎是这么个道理,那么这个儒生究竟是谁?

第一种说法是李善长,因为李善长特别受到朱元璋信任,朱元璋称他“吾之萧何”,而且李善长很会揣摩朱元璋的心思;

揭秘小明王之死的故事(小明王韩林儿翻船溺死)(4)

第二种说法是刘伯温,朱元璋对刘伯温是言听计从,称他为“吾之子房”,非常信任;另外刘伯温鄙视小明王,朱元璋等人小明王施礼,只有刘伯温不施礼,还说,一个放牛娃,干嘛奉他为王;

揭秘小明王之死的故事(小明王韩林儿翻船溺死)(5)

第三种说法是杨宪,因为杨宪做了丞相,廖永忠和他结为同党,而且杨宪只做了一个月的丞相就被赐死,廖永忠是因为功劳很大,才免于死罪,不过在1375年廖永忠还是被朱元璋给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