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公认的景观生态学创始人,德国著名生物学家、地理学家特罗尔在定义"景观"之时认为,景观农业是将生物圈、智能圈和人类建筑等等融合在一起的生态系统。在一些景观农业发展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不仅仅有采摘、游览、垂钓等形式,也出现了骑马农场、体验农场、探索农场和狩猎农场的新形式。

现代农业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新农村景观农业的发展趋势)(1)

(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北京门头沟区)

而在今天的中国农村,新时代的景观农业正在慢慢发展,它立足于农村农业生产的功能,也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并且将现代美学融入进去,具有了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所以,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已经渐渐将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三者融合在一起,实现高效、持续的发展。

景观农业的特点

现代景观农业,追求的是高质量、高产量和农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农业类型,农业景观走向更高层次的一个发展阶段。现代景观农业更侧重于"休闲农业"的性质,强调将养殖、种植和观光休闲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农村产业的附加值。不仅仅为农民朋友致富开辟新思路,也满足了城市朋友们休闲度假的需求。

景观农业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必须建立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之下。

现代农业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新农村景观农业的发展趋势)(2)

景观农业既然具有"景观"的特征,必须符合现代社会的美学审美。在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禽家畜之时,需要合理规划,按照严谨合理的规律来分割。比如在种植季节性的农作物之时,要注重色彩搭配和区域分割,这才能让农村具有了形式上的美感。

另外,景观农业不能逃脱"农业"的主题,强调劳动和休闲的结合,处处体现着农民朋友质朴的生活哲学,宣传农村正能量。只有辛勤劳作,才能让农村旅游业一年四季都有相应的主题,持续发展农村旅游业。

景观农业对农村生态和经济的影响

因为景观农业注重的生态保护和科学性,要求改造者必须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之下,改善农村的基础建设,以科学的方式规划种植和养殖,不仅保证农业经济产生的效益,还具有了可观赏性。无论是生态农业还是有机农业,在注重环保的前提之下,依旧能保证农作物产量的提升。所以景观农业走的是高端农业路线,摆脱了传统农业粗放的管理方式,同样注重农作物的安全性和后续土地的发展问题。

现代农业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新农村景观农业的发展趋势)(3)

因为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生态环保的追求,城市环境的破坏和城市市民生活、工作压力,具有新鲜感的田园生活成为热门。生态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旅游业,这种绿色的旅游方式,提倡的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不牺牲自然环境的前提之下,让游客达到放松心情,认识自然的目的。近年来深受人们欢迎的休闲农业就是很典型的一个案例。休闲农业不仅仅是提供游览、销售的服务,还有采摘、游乐、种植等等活动。这种让游客亲身参与的过程,本身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推销过程,也是为自己的产品打的最为人性化的"广告"。

现代农业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新农村景观农业的发展趋势)(4)

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为农作物的销售拓宽了道路。现代人们追求绿色无公害的食品,未来高质量的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巨大,景观农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发展景观农业是最为持续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随着人们对生态和谐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园就会成为非常普遍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农民朋友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宽裕,生活环境也向整洁、文明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园,开展旅游业,将会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景观农业对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影响

景观农业想要成功,绝对不是照抄照搬成功模式。景观农业发展之时,要体现出当地的地方特色,也要展现乡土风情。景观农村的发展模式不会和城市一般走相似的模式,并非千篇一律的景点。

现代农业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新农村景观农业的发展趋势)(5)

景观农业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宣传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发展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重要手段。景观农业虽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更加注重科学治理,但它始终注重农业文化的主题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所以我国景观农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从没有千篇一律的形式,而是根据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民风建立起来的景观村落。

景观农业的发展,不仅仅让很多历史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也让诸多民间传统手艺人从默默无闻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也让很多即将失传的手艺、工艺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扶余了新的生命。所以农村的根本灵魂不仅仅是土地和习俗,更重要的是这些形式之下人们代代相传的智慧和经验。

现代农业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新农村景观农业的发展趋势)(6)

另外,景观农村的发展,留住了农村生命力最重要的因素——人才。因为农村大多数生活条件相比于城市比较落后,所以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大多选择留在城市,导致很大部分农村已经丧失了生命力,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日渐严重起来。而景观农村的出现,及时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的首要目标就是帮助农民朋友致富,让农村有了新面貌。旅游业的发展,必定会带动当地医疗、教育等等资源的增加,景观农村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他们也会成为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新一代主力军。

总结

景观农业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它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不仅仅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措施,也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

农业向景观化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渐渐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方式,不仅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农民的审美情趣,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在城市发展迅猛,地域逐渐消亡的今天,农村可以说是传统精神文明的最后一块净土,从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上来看,建立景观农业极有必要。

参考资料:

王娜——《农业景观的构成艺术表现》,农业科技与装备

赵羿,郭旭东——《景观农业研究的兴起及其实际意义》

李晓琴,汪静——《农村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转变》

李萍,王倩,Chris Ryan——《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研究以安徽齐云山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