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斯基摩(Eskimos)” 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因为 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大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此,爱斯基摩人 并不喜欢这名字,而将自己称为“因纽特( Inuit)”或“因纽皮特( Inupiat)”人,在 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爱斯基摩人都是矮个子、黄皮肤、黑头发,这样的 容貌特征和蒙古人种相当一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丹麦历史上的所有国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丹麦历史上的所有国旗(丹麦红底白十字国旗和格陵兰的半红半白的太阳旗)

丹麦历史上的所有国旗

“爱斯基摩(Eskimos)” 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因为 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大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此,爱斯基摩人 并不喜欢这名字,而将自己称为“因纽特( Inuit)”或“因纽皮特( Inupiat)”人,在 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爱斯基摩人都是矮个子、黄皮肤、黑头发,这样的 容貌特征和蒙古人种相当一致。

近年来的基因研究发现,他们更接近西藏人。 爱斯基摩人是由从亚洲经两次大迁徙进入北极地区的。经历了 4000 多年的历史。由 于气候恶劣,环境严酷,他们基本上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能生存繁衍至今,实在有着难解之谜。他们必须面对长达数月乃至半年的黑夜,抵御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和暴风雪, 夏天奔忙于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中,冬天挣扎于漂移不定的浮冰之上,仅凭一叶轻舟和简 单的工具去和地球上最庞大的鲸鱼拼搏,用一根梭标甚至赤手空拳去和陆地上最凶猛的 动物之一北极熊较量,一旦打不到猎物,全家人,整个村子,乃至整个部落就会饿死。

因此,应该说,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爱斯基摩人无疑是最强悍、最顽强、最勇敢和最 为坚韧不拔的民族。 在严寒的北极,爱斯基摩人具有超一流的防寒服,爱斯基摩人的衣服都采用动物的 毛皮为原料,所以能最好地抵抗北极的严寒。驯鹿皮、熊皮、狐皮、海豹皮,甚至狼皮 都是做衣服鞋子的主要材料。 爱斯基摩人抵御严寒的最保暖服装是什么样子的?食物短缺固然是威胁爱斯基摩人 生存的主要问题,而保暖则是爱斯基摩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爱斯基摩人居住的这片土 地广阔荒芜,极其寒冷,在阿留申地区,沿大平洋和亚洲海岸,终年气温很少高过 0℃。

由于天气寒冷,这里没有高大的树木,爱斯基摩人居住地常年刮着强劲刺骨的寒风。保 暖、防风和透气是爱斯基摩防寒服的关键特点,轻便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爱斯基摩妇女把动物的肠子加工成缝衣服的线,如北极驯鹿的肠子是哺乳动物中最 长的,有 40 多米长,海象的肠子也有 30 多米长。她们还用动物的骨头和牙齿做成缝衣 针。大多数地区爱斯基摩人通常外出穿戴的衣服从上至下为:带帽子的防风上衣、裤子、 靴子,此外必须戴上连指手套,这种手套是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的。男女服装的样式基 本差不多,只是裁剪和装饰物不同。

有的地区,妇女穿的裤子和靴子连成一体。儿童的衣服多是从头到脚连成一体,只 在臀部部位开一个洞,平时这部分自然闭合,不用担心冻坏孩子。爱斯基摩人的衣服十 分巧妙地运用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热空气不会向下散逸的原理。在北极地区生活的其 他民族也有类似于爱斯基摩人的衣服,但是没有爱斯基摩人的保暖,且便于活动。爱斯 基摩人通常上身只穿一件厚厚的皮祆,不穿内衣,皮袄很轻,下面虽然敞着口,但暖空 气向上升,所以不会从下面散失。皮袄带有连衣帽,系得紧紧的,以防热量从上面散失。 如果感到很热,只需稍稍松开帽子,让暖气流走。连衣帽的边缘镶有狼灌皮或狼皮,因 为这两种皮与其他毛皮不同,所以人呼出的水气不会在上面凝结成冰。外出打猎或活动 不多时,爱斯基摩人再穿上宽大的风雪外衣,这种外衣的毛皮朝外,主要功能是防风雪。

传统爱斯基摩人在极冷的气候下可以穿上好几双鞋,一双套着一双,通常在轻软的鞋外再套上最外层的靴子。他们的连指手套宽大,长至袖子,因为外衣很大,所以穿着 的人可以把手缩进去暖和暖和。两件毛皮上衣、毛皮裤子、长统靴以及连指手套,穿上 这身行头,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寒冷中也能泰然处之,呆上几个小时不成问题。 但在寒冷的冬季,无论穿什么衣服,如果掉入水中,10 分钟之内,人就会被冻死。 虽然有了如此保暖的衣服,但由于人运动时,排出的热气向外蒸发,在寒冷的天气,蒸 气很快会结成冰,先是在衣服外层,接着在衣服里层,最后在皮肤上结成冰。

因此,爱 斯基摩人总要保持衣服干燥。他们进屋前首先要抖掉身上的雪和凝结的冰,进屋后脱掉 外衣、靴子,把它们翻过来晾干,或干脆放在火边烘烤。由于身体散发的热气在极冷的 空气中很快结冰,外出打猎的爱斯基摩猎手,事先总是计划好将要行走的路程,尽量不 贪多赶路,防止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造成冻伤。旅途中要不时地松松衣带,摘下连衣 帽,或脱掉外衣,以保持透气。这是在北极地区外出旅行中必须注意的一点。因为寒冷, 妇女们常把孩子背在身上,紧贴着自己的后背,这样,孩子能从母亲身上直接获取热量。 在北极这块神奇土地上生活的爱斯基摩人,住房利用暖空气不下逸的原理来保持室 温,度过寒冬。

极地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是一大奇观。由于没有木材、草泥,他们只能就 地取材,用雪块建造房屋。建造圆顶雪屋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力学上的稳定,外形要 求也颇为严格。有经验的爱斯基摩人建成的雪屋堪称建筑上的杰作; 有人将爱斯基摩语 Igloo 译成“雪屋”,是不准确的。 其实爱斯基摩人将所有的房子 都称为 Igloo。提起爱斯基摩人就联想到他们住在雪屋中,其实这也是非常片面的。实际 上有 3/4 的爱斯基摩人都没见过这种雪屋,常年住在雪屋的只是。

加拿大北部地区常年大风不断,气温极低,帐篷无法御寒,所以这一地区的爱斯基 摩人建造了有名的圆顶雪屋。库普爱斯基摩人,耐特斯里克爱斯基摩人,伊格鲁尼克爱 斯基摩人,驯鹿爱斯基摩人和魁北克爱斯基摩人冬季一般都使用雪屋,这些人只占爱斯 基摩人口总数的 8%,但他们所居住的地理区域很广。 建造雪屋所用的雪块并不是随便可取的,要选择质地均匀、软硬度合适的雪块。建 造者先用工具探试雪层中有无冰层和空气,最合适的是选择风吹积而成的雪块。雪块的 大小视雪屋大小而定,屋子越大雪块相应切得越大。建造者先估算起始圈的大小,用三 块相连的雪块砌出一个坡度,作为螺旋形雪墙的起头。每一块雪砖呈立方体,但作为里 层的一面有一定的弧度,形成圆弧状,每块雪砖要做到精确吻合,使雪屋坚固而不至于 倒塌。

建造的过程中,建造者是在里头砌墙,当砌到二层或三层砖时,在一边要开一个供建筑期间临时用的出人口。如果雪砖不够用,建造者从里面爬出来,再把砖运进去。 有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一般是砌到四五圈,突然向里增加倾斜度,开始封顶,并按照顶 孔的大小仔细切出最后一块砖。由于留出的顶孔常常是不规则形,建造者须用双手从里 面将雪砖托到外面,按顶孔的形状切至完全吻合,将顶孔封死。这时人已完全被封在雪 屋里面。里面的人再将临时出入孔砌上,填补雪块间的缝隙,然后在底部挖出一个门。 挖门要选择在不影响基础雪砖的地方。屋顶上要开一个通气孔,以免屋内过热使雪砖融 化。建好雪屋后,把睡觉的地方垫高,方法是把一边的雪堆到睡觉的地方,再铺上兽皮 等物。

爱斯基摩人通常要在入口外挖一个雪下通道。这个通道从两方面保持室温:第一, 由于通道在雪下,因而风、冷空气不能直接进人屋内;第二,由于采用地道入口,暖空 气向上聚集在屋内,人睡觉的地方就暖和多了。爱斯基摩人常常半赤裸地睡在圆顶雪屋 内,室内温度由他们的体温或点燃煮食用的小油灯来维持在约 16℃以上。屋子顶部必须 保持开着一个孔,以供通风而不使内壁融化。

以上是建造圆顶雪屋的一般方法,具体细节各人有所不同,传统爱斯基摩人要花上 几年的时间观察练习,才能掌握盖雪屋的技术。关键的技术在于如何将雪一块块摆成圆 圈,呈螺旋上升,而不用任何辅助材料。砌到最上面时,必须突然增大上升的倾斜度, 这就要求建造者准确切下一块砖的斜角,以便把下一块砖接上去。为了稳定,两块砖要 切得非常合适,相互吻合,到了最顶上, 倾斜度接近水平,然后补上最后一块雪砖,这 需要熟练的技巧。一个能干的建造者在 1 小时内能建好供三四人居住的雪屋,这速度是 非常快的了。一个人选料,切雪砖,搬运,又是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冷天气下完成这一切, 只有爱斯基摩人才能做到这么好。

由于爱斯基摩人赖以生存的大多数动物每年至少要迁移两次,因而注定他们跟随食 物源过着迁移的生活。有些地方的爱斯基摩人每年冬夏只需走 1~2 公里的路程,多数地 区的人一年中要有几十次迁移,行程几百公里。 只有亚洲地区、阿拉斯加西南地区和太 平洋爱斯基摩人的几个村落能够常年定居一方。 爱斯基摩人虽然没有文字,在和西方文明接触前,他们没有社会形态,只有名没有 姓,为了便于管理,美国人只好给他们编号。但爱斯基摩文化却一枝独秀,历经数千年 而不衰。正如生物物种在不断消失一样,有的文化也已经消失了,有的文化则正在消失 之中。如曾经辉煌一时的印加文化和玛雅文化早已消失了,而北美印地安人的文化也正在消失之中,惟独从不曾辉煌的爱斯基摩文化却世代相传,绵延至今。

原因很简单,因为爱斯基摩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惟一与鲸紧密联系的文化,他们的生 活、他们的起居、他们的歌曲、他们的舞蹈、他们的地名、他们的音乐,甚至连他们的 思想方式,都与捕鲸有着密切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爱斯基摩文化是由鲸托起的文化。 爱斯基摩人抵达北极后,鲸就是他们最主要的食物,他们将弓头鲸视为上苍赐与自 己的礼物。一旦捕不到鲸,全村的人就会被饿死,所以,在他们的记忆中没有战争,没 有瘟疫,只有可怕饥荒。鉴于某些鲸数量的减少,1977 年,国际捕鲸委员会下令停止一 切捕鲸活动。美国政府也将弓头鲸列为濒危物种,对包括爱斯基摩人在内的捕鲸进行限 制。需要说明的是,爱斯基摩人的生存捕鲸,数量有限,几千年来也未对鲸的数量产生 影响,鲸数量的减少,完全是商业捕鲸之过。

值得称道的是,爱斯基摩人没有我行我素,除向有关决策机构据理力争外,为证明 他们更关注鲸的命运,他们与鲸研究专家一起对弓头鲸的繁殖和现有数量情况,进行记 录考察,亲自获取有说服力的材料。 在强有力的数据资料面前,国际捕鲸委员会终于妥协,在相关文件中增加了“土著 人生存捕鲸”条款,准许爱斯基摩人每年捕杀一定限额的鲸,以满足其文化和营养的需 要。

在爱斯基摩人中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上帝为了惩罚人类而怒发洪水时, 地球上生存下来的不仅是诺亚一家,还有爱斯基摩人。当时的爱斯基摩人看到洪水来了, 他们便纷纷爬上自己家的木架皮舟,随着滔天洪水漂泊而去。就在他们饥饿万分时,弓 头鲸来了,在他们周围游来游去,甘愿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们提供食物,使爱斯基摩人在 最危急的时刻能够活下去。

后来,洪水消退,山头露出来了,爱斯基摩人便住在了山头 上,弓头鲸和其他鱼类继续来为他们提供食物。自那以后,每年春天弓头鲸就要到北极 来,秋天回去,目的就是为保障爱斯基摩人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从体积上说,弓头鲸是仅次于蓝鲸和右鲸的宠然大物,它平均长度为 17 米,平均重 量是 50 吨。而捕鲸的爱斯基摩人,只有标枪、肩枪和木架皮舟(一种用海豹皮毛包裹的 能容纳数人的小船),弓头鲸只需稍加反抗,爱斯基摩人的捕鲸,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爱斯基摩人最著名的捕鲸猎手海瑞·布洛瓦多次告诉位梦华说,他捕了一辈子鲸, 几乎没有一头鲸激烈地反抗过,它游过来,让你捕,明明看见你投过来致命的标枪,它 们也不躲闪,就像是主动奉献自己一样。

作为回报,爱斯基摩人也十分爱护鲸,捕鲸时,得不到准确致命的位置,他们宁可放弃,也不在鲸的身上乱捅,使鲸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在爱斯基摩人中经验就意味着食物,经验就意味着生存,经验就意味着人丁兴旺。 所以爱斯基摩人很早就形成了老人优先,尊重老人的习惯。 同样,爱斯基摩老人也非常仁义,一些患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在食物紧缺的年景, 为了减少家庭负担,他打理好自己的行装,告别家人,特意停留在北极熊经常出没的地 方,等着让熊把自己吃掉…… 他们说,虽然熊现在吃了我们,但说不一定哪一天,熊又成为我的孩子们的猎物, 这样的死,不是很值得么? 爱斯基摩人忠实的朋友是爱斯基摩狗。爱斯基摩狗体形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尾巴 向上翻卷,非常漂亮。它们能够吃苦耐劳,最主要的特点是耐寒,在零下 57℃的情况下 也能在雪地上安然入睡。

对于极地爱斯基摩人来说,如果没有狗拉雪橇,人是无法生存 的。他们不可能靠步行穿越茫茫的冰原去打猎。而利用狗拉雪橇在冰上每小时可行 32 公 里,在催得紧的情况下,狗队可以不停地奔跑 18 个小时。 爱斯基摩人迁移主要是靠双脚徒步旅行。冬季他们使用狗拉雪橇,夏季由于冰雪融 化,雪橇无法使用,只能让狗驮一些东西。夏季的海上交通工具是皮船,冬季船就派不 上用场。由于拉雪橇的狗和人吃一样的东西,而且比人吃得还要多,所以使用狗拉雪橇 作为交通工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困难的。 爱斯基摩狗是若干种血统混杂的亚洲型狗的混种,很可能还有一些北极地区狼的血 统。爱斯基摩人对狗是比较苛刻的,从不纵容它们,拉橇时每天只喂一次,有时两天喂 一次,以免吃饱了的狗不听使唤。 爱斯基摩狗能在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地里过夜。除冬季拉雪橇、夏天驮东西外,西部 爱斯基摩人还用它们拖船,从事拉纤的活计。

打猎时,利用狗寻找海豹呼吸孔,遇到大 型动物如麝牛或北极熊,猎人便放开雪橇上的狗让狗群围攻猎物,拖垮它,以使猎人能 够射杀之。狗也是看家的好卫士,它向主人报告敌人或危险动物的来临。在食物短缺的 情况下,爱斯基摩人会杀狗吃。使用狗拉雪橇外出狩猎,如果迷了路,又没有食物的情 况下,撬狗便能救猎人一命。而定居的太平洋爱斯基摩人和阿拉斯加西南地区的人专门 养狗吃肉。条件差的爱斯基摩人养不起狗,只能靠人力拉撬。 爱斯基摩人的水上交通工具皮划艇独具特色,其特点是先用木头做成框架,然后用 几张海豹皮或海象皮覆盖其上,船体既轻又防水。

爱斯基摩人使用的皮划艇分为两种:一种是敞篷船,爱斯基摩人称为屋米亚克。各地爱斯基摩人做的敞篷船样式近似,只是 格陵兰岛东部的爱斯基摩人因缺少木头,用骨头和动物的筋做框架。这种船长 9 米,可 同时载 900 公斤的货物和 8 个人,4 个人就能轻松地抬走,几支浆、几个划手和一只帆就 能启动。爱斯基摩人通常将狗拴在船头,让狗在海岸或河岸上拖着船跑,舵手使船和岸 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有一人划船,前方遇到呷角或陆地时,再把狗放到船上。

另一种是 带舱的船,爱斯基摩人称为柯亚克。各地制作的这种船样式不一,材料也不相同,但船 体狭窄、速度快、便于操纵是不变的共同点。这种船主要用于打猎,用它追逐猎物速度 快,操纵灵活。其船长 6 米,宽 1 米,船体只能容 1 个人。 爱斯基摩人虽然也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以前爱斯基摩妇女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 的婚姻松散而随意,未婚的猎手在迁徒中遇到相中的女人,只需征得她的同意,日后他 们便可以共同生活,不需要繁琐的礼节仪式。共同生活一些时间后,女人若又看上了另 外一个猎手,或是男人又与其他女人对了眼,俩人便会和平分手,互不相干,这与他们 的生存状态极相吻合,在获取食物以求生存面前,任何事情都显得微不足道。爱斯基摩 人的生育率不低,可婴儿存活率却很低,所以他们非常喜欢孩子,他们至今流传这样一 种习俗,不管你喜欢哪家的小孩子,只需表示领养的意思,主人绝不会阻拦你带走他们 的孩子。

其实,他们根本没有领养的概念,所有的孩子都是大家的。 今天的爱斯基摩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你乘坐在从冰岛首都飞往格陵兰的飞 机上,快到格陵兰时,从机窗俯视,只见下边是格外分明的三色带:逐渐向后移去的大 西洋呈现深绿色,靠近格陵兰沿海是白点斑斑的浮冰区,格陵兰大陆则被闪闪发亮的冰 川覆盖。几分钟后,飞机降落在纳赫萨赫舒瓦克国际机场,走下飞机,感受着 20 摄氏度 的气温,微风吹来,清凉舒服;环视四周,绿色的峡谷、平静的海面和地面上的野花相 互映衬,显得美丽、幽静,与你想象中的蛮荒之地大相径庭。

现在的格陵兰,和西北欧 国家一样,岛上东西应有尽有。其实,爱斯基摩人也是先前的叫法,他们现在称自己是 因纽特人或格陵兰人,早已进入现代社会了。 现在格陵兰的 5.5 万人口中,大概有 4.6 万因纽特人,他们属蒙古族,黑头发、宽脸 庞、身材粗壮,但他们的服装已现代化,平时也是西服革履,只有在欢度节日时才穿民 族服装。 岁月流逝,美丽的格陵兰风景依旧。这里 80%的陆地被冰雪覆盖,大冰川像鹰爪一 样伸向大海,雄伟壮观。一到夏天,冰川崩裂,大块大块直落海中,发出春雷般的巨响,又形成千姿百态的冰山。

它们在万倾碧波中随浪涛起伏,经正午太阳照射后更是五彩缤 纷,晶莹夺目,美不胜收。 虽然格陵兰的风景还保持着不少原始风貌,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因纽特人的信 仰、生活、工作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现在,80%的因纽特人住在城镇,从事渔业、建 筑业和服务业,他们同样实行 5 天工作制,按月领工资。那 20%还住在乡间的因纽特人, 也已经搬进了固定的居民点里,虽然他们还在依靠狩猎海豹、放牧驯鹿和山羊为生,但 他们已经抛弃了原始的宗教,改信路德新教。几日停留,记者目之所及,都是他们居住 的木制结构的小楼或二层单元楼,房子外边多涂成他们喜欢的红、黄、蓝、白色,分别 象征太阳、大地、蓝天和冰雪;而房前旗杆上就飘着丹麦的红底白十字国旗和格陵兰自 治省的半红半白的太阳旗,象征太阳的升落,也标志着白昼和长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