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一主两副”功能布局。按照“东进、北扩、主提升”的发展思路,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构建以经开区主城区为主、东区、江北沈巷片区为副的“一主两副”的空间开放格局。“十四五”期间,推动主城区品质提升,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将经开区主城区建设成为高品质产业新城。经开区东区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将东区建设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江北沈巷片区依托绿色新能源产业,建设成为蓝绿交融产业园区。完善各片区间错位、协同发展。

芜湖经开区未来规划(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1)

推进各片区错位发展。在各规划功能分区基础上,找准各区定位,做强特色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强化产业与城市能级的融合发展。打造金融、物流、娱乐、餐饮、住宿、文化、卫生、体育等综合配套体系,推进一主两副各片区错位协同发展。“十四五”期间,推进主城区产城融合发展,东区和沈巷片区建成各具优势产业的工业片区。

芜湖经开区未来规划(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2)

完善主区功能布局。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城市建设基础,通过龙头企业招引,促进主区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各产业链完备方向发展,同步推进人居配套设施工程。依托扁担河自然景观优势,加大对北部工业片区的绿化退让,构建南北贯穿的景观视廊,对经开区长江—凤鸣湖间五条城市绿化景观廊道改造提升。沿扁担河以南、九华北路两侧布置居住用地和教育设施用地,为基地提供生活配套服务;北部布置工业用地,加强产业聚集。围绕三湖高品质城市环境,通过镶嵌生产性服务功能、生活性服务设施完善,打造城北之心。“十四五”期间,把主区建设成高品质产业新城,形成产业有规模、居住有品质的格局。

芜湖经开区未来规划(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3)

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坚持从大处着眼、从细节落地,把握好“拆、留、改”三者之间的度,从实际出发,用行之有效的措施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特别对于龙山街道和万春街道内的老旧小区,修补破损路面、更新老化上下水管网、安装新式路灯等,使小区旧貌换新颜,环境更宜居。 “十四五”期间,完成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和相关设施配套,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品质。

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性和优质率。加快学前教育资源布点、建设,创新办园模式提高学前教育普惠率,扩大新建公办幼儿园或公建民营普惠性幼儿园,以及委托办园模式,进而加大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增强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性。支持安师大幼儿教育集团等优质资源托管园区公办园,提高公办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提升保教队伍素质:建立保教队伍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及考核机制,全面提升保教水平;实行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建立完善学前教育第三方评估机制。到 2025 年,经开区实现 10 所公办幼儿园和适量民办园的学前教育规模,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幼儿园占比等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

推动集团化办学。坚持“因地制宜、量质并举”的原则,推动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与指导,循序渐进地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覆盖范围。以银湖初级中学为龙头,引进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成立区域内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依托安徽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深化现有小学合作办学模式,借助其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区内小学教学质量。筹设天门小学教育集团,争取配套政策支持,做大做优天门小学教育集团。到 2025 年,经开区义务教育规模取得较大幅度提升,能较好地满足园区教育需求;扩大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名校集团化全面覆盖,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

芜湖经开区未来规划(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