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直接计入费用账务处理 单位发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如何核算(1)


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不少对政府会计相关制度的困惑和疑问。对此,我们特邀请政府会计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针对相关典型问题进行解答,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问:单位发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如何核算?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在财务会计中,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进行核算时,需要区分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提升或扩展固定资产性能或使用年限的扩建、改良等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予以费用化,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如日常修理维护等支出。

在预算会计中,对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需要进行核算。

第一,财务会计核算。

一是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

通常情况下,为增加固定资产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年限而发生的改建、扩建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当予以资本化。

先将固定资产转入改建、扩建状态,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在建工程”科目,按照固定资产已计提折旧,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相关支出时,按照实际支付金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固定资产改建、扩建等完成交付使用时,按照在建工程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二是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

通常情况下,为保证固定资产正常使用而发生的日常修理维护等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当予以费用化。

发生固定资产日常修理维护支出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

第二,预算会计核算。

发生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在预算会计中需要进行核算,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资金结存”等科目。

例:20X7年6月,某事业单位对原有的一项用于专业业务活动的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该固定资产原值为2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万元。改造过程中用银行存款支付改造工程款25万元。该固定资产于20X7年8月改造完工。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一是固定资产转入改建状态。

借:在建工程 170万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万

贷:固定资产 200万

二是支付改造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25万

贷:银行存款 25万

三是改建完工。

借:固定资产 195万

贷:在建工程 195万

预算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25万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25万

20X7年9月,该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维护,使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维护费用5万元。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业务活动费用 5万

贷:财政拨款收入 5万

预算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5万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5万


来源:《中国会计报》2019年1月18日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