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刚,48岁,向城镇小郭东村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郭泥塑”第六代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小郭泥塑工艺的传承与研究,2021年被评为兰陵县乡村振兴“鸿雁”人才。

高密泥塑翻新方法 兰陵县小郭泥塑(1)

01

“小郭泥塑”的历史由来和主要特点

高密泥塑翻新方法 兰陵县小郭泥塑(2)

兰陵县小郭泥塑起源于清咸丰年间,发源地为兰陵县向城镇小郭东村,现已经历200多年的历史,刘建刚家庭是远近闻名的泥塑世家,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家传七代传承人。小郭泥塑是使用本地黄泥,经过和泥、做坯、修光、晾坯、制粉、粉坯、彩绘等多道工序,至集市销售,才有了“小郭泥塑”这个名号。小郭泥人的底部和背部大都微露几点泥土的本色,乍看似不经心,其实颇具匠心。那泥土的褐石色作为红绿的中间色出现,更显得瑰丽中见古朴,跳跃中显稳定,不仅产生出一种色彩的装饰效果,而且特别突出了泥人的质感。另外,不论是泥人还是飞禽走兽的泥玩具,背后或底部大都装有芦哨,轻轻一吹,就会发出“唔唔”的音响,深受儿童们的喜爱。有的卖者用牛头泥哨还能吹出几个简单而有节奏的音阶,令人听着那“多来米,米来多,多来米来米来多”曲调,的确是饶有情趣。小郭泥塑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现在不少作品已经流传于国内外。制作题材取材于戏曲、神话故事、人物、动物、水果等,以夸张生动的造型,豁开了小郭泥塑的新时代外传。泥塑在沂蒙大地历史悠久,俗称“彩塑”、“泥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小小的泥制玩具不仅是小郭村人赖以谋生的方式,更是人们对生活的艺术化创造,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密泥塑翻新方法 兰陵县小郭泥塑(3)

02

“小郭泥人”的制作工艺流程

1、砸泥。把未经处理过的泥土锤砸去除杂质,使泥土粘合的状态达到最佳,即不干燥也不过湿,为接下来捏制作品提供优越的条件。

高密泥塑翻新方法 兰陵县小郭泥塑(4)

2、捏坯。用处理好的泥土握在手中,根据人物、动物的不同捏出条、块、片的形状,再加之一起塑出一个个好的作品。

高密泥塑翻新方法 兰陵县小郭泥塑(5)

3、洗坯。需要把捏好的泥塑晾干,晾干后把作品的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需要把表面清洗完成留下的痕迹打磨光滑。

4、粉坯。粉坯前需要把清洗过的泥塑晾干,把白岩石磨碎加水搅拌均匀,调至粘稠状然后再把每一个作品粉饰,通体粉白。

高密泥塑翻新方法 兰陵县小郭泥塑(6)

5、彩绘。粉坯后的泥塑需要晾干,晾干后用黑、红、绿、黄色在特定位置绘画出色彩饱满的线条与色块,使得泥塑看起来更加生动形象。

高密泥塑翻新方法 兰陵县小郭泥塑(7)

03

制作“小郭泥人”的注意事项

1、锤炼泥土时的干湿程度处理不当会造成干裂。需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加水调节粘合状态,为做好每一个泥塑准备优越的基础条件。

2、制作粉坯的时候把磨碎的粉末加水稀释搅拌。粉坯太薄在泥塑上挂不住,太厚又容易在泥塑上留下痕迹,所以粉坯溶液浓厚的程度直接决定作品的视觉效果。

高密泥塑翻新方法 兰陵县小郭泥塑(8)

3、注意泥塑的色彩搭配。彩绘是制作泥塑的最后一步,也是泥塑的点睛之笔,所以在绘画过程中提笔粗细均匀、位置恰当是基本要求,也要注意泥塑的色彩搭配,才能做好每一个泥塑。

高密泥塑翻新方法 兰陵县小郭泥塑(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