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曾说过,他十几年前去香港古玩店时,看到一件底部写有“”字的白瓷碗,内心止不住一阵狂喜,花了很少的钱买了下来。现在北京观复博物馆展出,是他在市场上捡的最大的漏。

一个在古玩市场摸爬滚打了许多年,什么器物没见过?对于见多识广的马未都,一件白瓷碗怎么能让他神魂颠倒?它到底是何方神圣,可以不经意一瞥,就降服了古玩界大碗马未都的心?

这种碗底有“”字款的瓷器,来源于1300年前的唐朝百宝大盈库,是皇帝私人内藏,外人一般极少得见其真容,更不用说在市场上买到了。那么,唐朝皇宫里的百宝大盈库是什么样的一种机构?南海唐代沉船里,也打捞出许多带“”字底款的瓷器,难道唐代的皇帝也曾出访海外各国,随船带着自用的物品?

唐朝博物馆出土的文物 沉船捞出唐代皇宫大盈库珍贵器物(1)


现在我们习惯上称谓的唐朝大盈库,在史书里并没有专门的介绍,只是在记载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有片言只语的提及。

唐朝的大盈库名称,出现于纪录唐代有关历史史实的《后唐书.食货》:

又王鉷进计,奋身自为户口色役使,征剥财货,每岁进钱百亿,宝货称是。云非正额租庸,便入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玄宗日益眷之,数年间亦为御史

这段话里一共表达了几层意思,王鉷这人自告奋勇,做了征收国家财税的官员,横征暴敛,收刮天下,每年给唐朝皇帝私人府库钱币上亿,奇宝无数;他告诉唐玄宗,这些钱物都不是国家正规财政所得,故供奉给皇帝私府百宝大盈库内存,以便唐玄宗平时请客送礼,方便用度;唐玄宗有钱可以随便花了,当然十分高兴,不用几年,将王鉷升了官,做御史去了。

这里出现的唐朝皇宫内府全称为百宝大盈库,是皇帝的私人会所,管皇家吃喝拉撒及赏赐物品的。

不久前,在西安的唐代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起出了十几片绿釉残瓷碗,底部都有“”字。这就充分说明,唐朝的百宝大盈库里,专门为皇帝烧制底部刻款的瓷器,以供日常之需。刻“”字,是表明身份和使用地,为使用时有方便和区别。

唐朝博物馆出土的文物 沉船捞出唐代皇宫大盈库珍贵器物(2)

上世纪未,德国人与印尼政府合作,在南海一个叫勿里洞的地方,打捞起一艘唐代沉船黑石号,上面也有带“盈”字的绿秞碗,款识和器型与大明宫出土的残碗十分相似。唐朝百宝大盈库里的东西,除了自用,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赏赐。这些带有“盈”字款的瓷器,应该是赏赐给海外藩属国王,托贡使随船带回的礼物。

在南海印尼海域,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沉船,黑石号被外国人合法公开打捞上来后,让人目瞪口呆。里面有瓷器,金银器及江心款铜镜,大唐的盛世辉煌,在这条沉船上展现无遗。后来,所有文物被新加坡圣淘沙集团买走。

这条沉船上怎么会有唐朝皇帝使用的百宝大盈库的瓷器?难道是唐代皇帝曾海外出访过?但历史书籍里怎么没任何记载?

其实,这些皇宫用物,是唐朝皇帝赏赐给海外藩属国国王的礼物,托贡使随船带回。没想到,船在印尼海域遇险沉没。

唐朝博物馆出土的文物 沉船捞出唐代皇宫大盈库珍贵器物(3)


唐朝的海外藩属国有十几个,分别是:狮子国,倭国,真腊,婆利,丹丹,盘盘,狼牙,交趾,高丽,百济,天竺,泥婆罗,婆利突罗朱,流鬼国等。

其中,在黑石号沉没不远,就有这几个唐朝藩属国的存在:泥婆罗,丹丹,盘盘,狼牙,婆利,婆利突罗朱。

这条唐代沉船上可能就有这几个国家的随船贡使,准备带着唐朝皇帝的赏赐物品回国汇报的。没想快到家门口时遇险沉没,留下了一段拨划不开历史的密雾。让遗存的皇宫用器开口说话,那是历史考古学者们以后研究的课题;但是,这些沉船遗存物的出水,却直接说明了唐朝与海外各藩属国的往来是十分频繁而又紧密的关系。

不久之前,我的一个朋友在印尼雅加达华人开的古玩店,看到半个盒子,上面刻有“盈”字,边上还写有数字,十分少见。

这半个盒子从外观看,也是沉船遗物,边上的秞已经剥落。唐代的瓷器,介于瓷与陶之间,烧造窑温低于1200度,故釉面坚硬不如宋朝。这件绿釉盒子底部施满釉,还保持着簇新的颜色,内底刻“”字,边上有九六两个数字,不知是何意思。

从数字上看,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中国数字的大写。唐朝皇宫百宝大盈库“”字款瓷器边上有数字,这是在所有发现的同类器物中,第一次看到,具有很高的考古学术研究价值。

唐朝博物馆出土的文物 沉船捞出唐代皇宫大盈库珍贵器物(4)

结语

从大明宫出土唐代皇家用瓷到海底沉船出水遗存唐朝大盈库物品,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共同印证了大唐的阔远胸怀和疆土的宽泛。从陆地到海洋,唐朝一直都在经营,并与海外藩属国共同发展;兼收并蓄地开拓与创造,不断发扬光大着汉文化圈的辉煌历程。不管那段海外交通的历史离我们多么遥远,这些近在眼前的瓷器能让人触感到唐朝跳动的脉博。

参考书:《后唐书.食货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