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评价温子仁(好莱坞噩梦十年)(1)

观众一边说他“吓死人不偿命”,一边意犹未尽。

01

把温子仁丢在人堆里,没人能发现他的不同之处。

11月18日,北京东北五环,798艺术区门口,寒风、落叶,满目萧索。

热闹在深处,大批人聚集在园内751罐,粉丝翘首以盼,媒体架起摄影机“大炮”,电影《海王》在中国举办的首映礼正式开始。

这是一部率先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电影。

主办方特意给温子仁在内的3位主创献上了“瓷器锦鲤”,调侃说,海王是锦鲤之王,希望这部电影可以票房大卖。

温子仁这个名字有“温柔与仁爱”的意味。

他身高不足1米7,眼睛细长,身材偏瘦,留着发廊小哥的非主流造型。

站在屏幕前,说话带着温和的微笑,像一个邻家大叔。

虽然外表温暖,但在粉丝心中,温子仁是当仁不让的“恐怖片之王”。

dc评价温子仁(好莱坞噩梦十年)(2)

有网友总结“10部让人不寒而栗的恐怖片”排行榜,温子仁的电影占据5部。

排名第一的《电锯惊魂》,就是温子仁的电影处女座。

2004年,刚刚毕业的温子仁遭遇失业,晚上睡觉时经常做噩梦。

在墨尔本电视台做主持人的大学好友雷沃纳尔,常常头痛难忍,他怀疑自己得了脑瘤。

想到人生短暂,还有人虚度光阴,沃纳尔决定留下一点生命的痕迹。

他创造出了一个癌症晚期的变态杀人狂——竖锯。

温子仁把自己噩梦里的恐怖元素加了进去,为“竖锯”造出了血与肉。

自小有导演瘾的温子仁还决定把“竖锯”拍出来。

沃纳尔成了唯一的演员,番茄汁冒充“血”,浴室是凶案现场。

8分钟的初版《电锯惊魂》短片在简陋的条件下诞生。

dc评价温子仁(好莱坞噩梦十年)(3)

美国电影公司狮门影业的高层看到这部影片后,集体被吓到。

他们给了温子仁120万美元,请他尽快拍出一个完整的影片。

《电锯惊魂》迎来了专业的演员,尽管没有彩排,追加拍摄18天后,影片送去了圣丹斯电影节。

初次亮相时,很多观众说自己在压迫感,恐惧声中度过了一个难忘之夜。

当《电锯惊魂》正式登陆院线,电影院里观众的喊叫声不绝于耳。

《电锯惊魂》成为当年的超级黑马,票房突破1.03亿美元,温子仁也被贴上了“恐怖片导演”的标签。

02

成功闯入了好莱坞,温子仁依旧噩梦不断。

或者说,噩梦从小如影随形。

温子仁出生在马来西亚,长在澳大利亚,天生黄皮肤、细眼睛,跟别的小孩大不一样。

邻居小孩喜欢室外运动,他天天窝在家里看漫画。

11岁时,温子仁首次进入影院看电影,观看的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他固执的认为,白雪公主也有黑暗一面。

14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温子仁夜晚睡觉时频繁出现各种噩梦。

考入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后,他加入到钻研恐怖片的电影团体“斯普莱克·派克”,还遇上了学编剧的雷•沃纳尔,两人共同创造了竖锯。

2005年,《电锯惊魂》在好莱坞一举成名,沃纳尔不再说自己头痛了,温子仁依旧噩梦连绵。

但这些噩梦很快成了他的艺术源泉。

他的恐怖电影节奏紧凑、情节惊悚、气氛恐怖,几乎没有“尿点”。

知乎上有人问:如何评价温子仁的恐怖片?

网友回答:“吓死人不偿命。”

在豆瓣上,关于“温子仁哪部恐怖电影最恐怖”的讨论也空前激烈。

有人说《死寂》吓到自己夜晚不敢关灯睡觉。

有人说自己坚持被《潜伏》吓“shi”了。

还有人回忆,自己看《招魂》的时候把邻座朋友的手都掐紫了。

dc评价温子仁(好莱坞噩梦十年)(4)

从噩梦中精雕细琢,他说自己拍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先吓倒自己,然后再吓倒观众。

但他想到的不是观众的害怕。

在他眼里,《死寂》、《潜伏》是在表达父子亲情,《招魂》讲述母爱亲情,《招魂2》还是一部爱情片。

他想用恐怖片的血腥来诠释人性。

“当观众在生活中迷失或面临失败时,可以去看看影片,心有余悸时更能感觉到生活美好。”

影迷们对温子仁又爱又怕,甚至欲罢不能。

听说温子仁要指导《速度与激情7》时,影迷们还劝诫他,靠才华吃饭就行了,为什么要拍那些大片,吃力不讨好。

温子仁不这样想,他的脑子里已经频频出现夸张枪战、激烈动作的场景,他说他喜欢吴宇森,喜欢动作片很久了。

“我觉得我肯定能驾驭其他类型片”。

而《速7》在国内上映后,收获24亿票房,成为《速度与激情》系列中票房最高的电影。

dc评价温子仁(好莱坞噩梦十年)(5)

03

2015年,是温子仁在好莱坞的第十年。DC邀请温子仁执导《海王》,有家长提出质疑:温子仁执导,吓孩子么?

媒体也提出质疑,身为资深恐怖片导演,这样巨大的“转型”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困难。

“我们依然在讲故事,最重要的是打造观众喜欢的角色,创作观众感兴趣的故事,加入能打动观众的主题。”温子仁不以为然。

不同于DC片常走的暗黑路线,在他的预想里,《海王》应该是浪漫、奇幻的。

他还为海王设定“英雄成长路线”,用成长诠释真正的英雄。

“作为一个拍恐怖片出身的电影人,我有一种从底层小人物翻身反抗的精神,所以我觉得海王就可以是这样一个有机会翻身的角色。”

海王从他的脑海走进现实。影片上映后,家长很快打消了自己的担忧:这片海底世界五彩斑斓,奇妙而美好。

尽管有部分观众认为,温子仁没“忘本”

在海王、媚拉拿着照明灯进海,亮光之外围绕着压顶怪物,依然能感受到来自深海的压抑、惊险与未知。

截至目前,《海王》上映7天,票房超9.4亿。

DC粉一脸荣光,漫威爱好者在微博请求:温子仁导演考虑一下指导《复联5:招魂》吗?

有好事的观众将其与一众好莱坞大片对比,有人称它是“海底阿凡达”。

有影评人断言,41岁的温子仁用《海王》正式站稳好莱坞一线导演行列。

也有人说,《海王》是站在温子仁的肩膀上。

dc评价温子仁(好莱坞噩梦十年)(6)

就在那场《海王》首映礼上,温子仁说,我是中国人,这次“回家”非常兴奋,而且也很高兴能把自己最自豪的一部作品带回中国,和“家里人”分享。

而这部让他引以为豪的作品里,噩梦依然在散发幽光,英雄梦已经尽情释放。

dc评价温子仁(好莱坞噩梦十年)(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