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两位太太,加起来也抵不过王熙凤啊。

贾母有两个儿媳妇,一个是贾赦的妻子邢夫人,另一个是贾政的妻子王夫人,两位夫人都是有孙辈的太太了,但是两位夫人的行事,比贾母预期的,要差上许多。前八十回里,贾母正儿八经的孙媳妇,也刚好有两个,一个是李纨,大事小情都不管的珠大奶奶,另一个就是琏二奶奶王熙凤了,相较于李纨的戏份,王熙凤可谓风头强劲,有名得不得了。她虽然年轻,不过二十来岁,却是少见的“巧”,深得贾母喜欢,如果没有利益纠葛的话,王熙凤可以得到众多姐妹的一致好评。

荣国府的外事交托给贾政,贾政不太管事,把事情交给贾琏。而内宅的事情,就是王夫人管着,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曲折,原著里没说,咱们再好奇,也只能靠猜,约略大概也许是这样的吧:贾母当年一把抓,贾赦娶了妻,把大权就下放给贾赦的妻子,可是贾赦的妻子不知道怎么的去世了,管家权就回到了贾母手里,贾赦续弦娶了邢氏,就是邢夫人,可是邢夫人没什么管家能耐,这权啊,贾母没放,贾政娶了王夫人,王夫人是金陵王氏的千金大小姐,在娘家也是个爽利人,于是贾母在两位儿媳妇间权衡,把管家的权力下放给了老二媳妇王夫人,只是,王夫人虽出身名门,奈何水平相当有限,贾母也没法完全放手,后来啊,李纨来了,贾母也许考虑过让李纨当家,但李纨福薄,她进门没等考察期过,贾珠就死了,掌家一事,自然就黄了。贾琏也娶妻了,娶的仍是金陵王家的大小姐,就是王熙凤,王熙凤不太识字,但也很有风范,贾母一看,嘿,这猴儿不错,很有她当年的风姿,要口才有口才,要头脑有头脑,来得!于是乎,她就让王熙凤帮着王夫人管管家,顺便还可以平息一下邢夫人不掌家的怨气——人阿凤是邢夫人的儿媳妇呢。

红楼梦邢夫人和王夫人 王夫人和邢夫人相比(1)

邢夫人和王夫人,谁更精明?咱随便拿两件事情来看,见见两位真章。

第一件事就是贾赦要纳鸳鸯为妾。

贾赦看中了鸳鸯(一半鸳鸯的气质美,一半是贾母的私房钱),让邢夫人去张罗。邢夫人找到凤姐,问凤姐的意思,凤姐说:“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呢?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轻,作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样见人呢?”

邢夫人当然没听凤姐的话,凤姐也是个伶俐人,被邢夫人一顿说之后,立马转了风向,但仍然坚持不进坑。邢夫人先去探鸳鸯的口风,得到了鸳鸯正面拒绝后仍不死心,又去找鸳鸯的哥嫂,结果当然是再次被拒绝。鸳鸯躲无可躲,等着贾母那里聚了一屋子的人,当着大家伙的面绞了头发,发了毒誓。贾母大怒,向着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王夫人不敢回一句话!

红楼梦邢夫人和王夫人 王夫人和邢夫人相比(2)

贾母发完了飙,有人给了台阶下,此时邢夫人匆匆来到,而人都走光了。贾母这才对邢夫人说:“我听见你替你老爷说媒来了。你倒也三从四德,只是这贤慧也太过了!你们如今也是孙子儿子满眼了,你还怕他,劝两句都使不得,还由着你老爷性儿闹!”邢夫人争辩,自己也是没办法,劝不住,贾母自然还有一箩筐话等着她,说她事情想不周全,老让王夫人和自己儿媳妇多操心,当然,训归训,贾母最后还是给了贾赦八百两,买了个嫣红回来。

这件事情,邢夫人处理得相当得不高明。贾赦要纳妾,这本来也的确是邢夫人的份内事,但是王熙凤给了意见,鸳鸯那里,她也封官许愿的,但人鸳鸯明确表态不同意,如果邢夫人处事高明,就得和贾赦另想他招,没得让贾母生气骂人,平白耗费原本就少的好感,虽然最后也给钱什么的,但落在他人眼中,她无疑就是个笑柄。妻妾终有别,邢夫人身为正妻,就该拿出正妻的款来,而不是一味地听贾赦的话。贾母为什么不喜欢邢夫人?太没主见,太没成算,太没眼力。

这关王夫人什么事呢?本来也不关她事,但是贾母是婆婆,指桑骂槐,她是被殃及了。贾母骂王夫人,多半是因为此前元春宫里赏赐贾宝玉和薛宝钗一样的事,在宝玉的婚事上,王夫人和贾母站在对立面,她此回被波及,不太好还嘴。但是,咱们看看王熙凤的话,就能明白王夫人性格当中的不足。

王熙凤说什么呢?王熙凤说,这不能怪别人,原本就该怪贾母自己,因为贾母把鸳鸯调教得太好了,让人不得不喜欢,贾母听后特别开心,一番对话下来,气就完全消掉了。

人比人,就是不一样。王熙凤的立场,其实也尴尬,她的公公要抢母亲身边的丫头为妾,这说出去很不好听,王熙凤也给过婆婆建议,虽不听但她无责,王夫人挨骂,她不劝慰也说不过去,但又不能直接说哎,二太太也难啊,大伯子的事她不好管呢什么的等等,她就直接切入,说是贾母的原因,贾母一听矛头来了,赶紧收神,再听,哟嗬,原来是自己的人太好了啊,这和“生的儿子都是贼,偷来仙桃孝母亲”是一样的道理,神转折。

第二件事情是大观园里捡到了绣春囊。

红楼梦邢夫人和王夫人 王夫人和邢夫人相比(3)

因为贾母生了气,所以邢夫人等人只能在近前侍候,她在园子里走动,见着了傻大姐手里拿着的绣春囊,邢夫人把它拿了来,交给王夫人处置。她怎么给的,又是怎么说的,原著没明写,但可以想见,这是一番刀光剑影。因为王夫人拿到这东西后,立马跑去王熙凤那里兴师问罪,并直接给凤姐定了罪,认定绣春囊就是她的。凤姐受了天大的委屈,但还得解释一番,后提出意见,悄悄地寻访,趁机把潜在的害群之马给撵出府去,既解决问题,又无人知晓,于荣府名声有益。

可是,到得晚上行动时,王夫人却大张旗鼓,派了王家的五家陪房,大肆搜检。其中,邢夫人也派了陪房王善保家的,共同参与。这场搜检,闹得鸡飞狗跳,从上至下,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全都知道了,只查出个司棋有男女作风问题,入画有小小的经济问题,其他都有针头线脑的小事。从这以后,大观园风气全变了,原有的和谐被打破,特务越来越多,人心越来越散,终至不可收场。——当然,这是王夫人始料未及的。

王夫人是荣府的实际当家人,邢夫人处于边缘地区很久了,所以,绣春囊一出现,邢夫人立马就要求参与到查抄的行列来,趁机夺点权,所以,王善保家的上蹿下跳,搅浑这一池水。王夫人呢?作为当家主母,见风就是雨,小事闹成大事,生生地把贾府的名声给折腾坏了。

王熙凤在这件事情里面,起了个什么作用呢?她早早地就提出了最正确的好意见,不会扩大内部矛盾,不会被贾母知道,也不会影响贾府的声名,还可以节约府中的开支,趁机安排得力的老嬷嬷,收拢人心。可惜的是,王夫人根本不听,或者说在王善保家的三言两语的唆使下,就改变了做法,结果人人自危,“首恶”还没揪出来,白白地闹了个人仰马翻,完全不值得。

邢夫人不管家,所以她的故事不多,她在贾府,就是自私自利尴尬人,而王夫人呢?打骂金钏闹出人命,查抄大观园无故撵走丫头,自以为是的安排,让贾府蠹虫滋生,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就撤王熙凤的权,耳根子太软,能力不足以应付庞大的荣府……

如果有机会,王熙凤还是可以的,“都知爱慕此生才”嘛,这个作者都是肯定的,只是“凡鸟偏从末世来。”她有命无运,虽然比两位太太都要强悍,可也只能如此这般,了此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