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必备的10个好习惯(高效能人士如何科学赋能24小时)(1)

你是不是经常学习工作效率低下,感到压力巨大?你是不是觉得早晨起不来,身体醒了大脑也不愿意睁眼,没有勇气开启新的一天?结束一天的学习工作后,你是不是感觉累瘫,连呼吸都觉得累。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年龄界限,你也绝不孤单。其实,这是并不是因为你的体力透支,而是因为精神压力所导致心力过劳。

每个清晨醒来,我们都希望开启活力四射的一天。其实,伴随着我们的醒来,大脑也将开始全新的一天。然而,快节奏、超负荷的生活让我们倍感压力,疲于奔命。如何从容应对,让自己有效抗压、高效学习和工作?只有科学遵循大脑运行机理,才能让每天足够精彩。通过赋能大脑,掌握管理精力、释放压力以及调整情绪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

高效能人士必备的10个好习惯(高效能人士如何科学赋能24小时)(2)

1

合理拆解压力、分配精力,隔离慢性疲劳

如果生活让你感到很累时,如何管理压力、精力和情绪。我们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老板预期和现状之间的差距,个人能力与工作难度之间的错位,或者是你的投资和回报之间的不成比例。当然,压力并不全是坏的,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有些压力会让你感觉不错,如果一点压力都没有的话,我们会一直处于舒适区,生活反而会变得枯燥乏味。可是,如果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又会怎样?想必每个人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压力分为急性压力和慢性压力。急性压力是什么呢?当生活遭遇变故时,你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打破原有的平衡,你就要承受突然的变化所带来的不适感。那么慢性压力是什么呢?当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或者让你觉得“总是差那么一点儿意思时,你就已经处于慢性压力之下了。慢性压力是一种对身心或精神造成的长期且持续不断的压力。急性压力可能只是一阵子,慢性压力则更隐蔽、杀伤力更大,也更消磨人。

时代不确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下。慢性压力潜藏在我们的大脑里,我们的大脑也“扛不住事”,抗压能力并不强。当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多巴胺会让你产生愉悦感。但是,如果有太多不断积累的压力,多巴胺分泌减少,那么你的大脑就会觉得疲惫,你也会感到无意义、无趣、压抑,甚至是焦虑。

高效能人士必备的10个好习惯(高效能人士如何科学赋能24小时)(3)

2

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就过什么样的早晨:高效能人士起床后的黄金3小时

有这样一个观点: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就过什么样的早晨。压力大不大,就看早晨起来的状态。每天早晨醒来,我们都想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需要每天扮演情绪可控的成年人——待人和善、努力工作、踏实、隐忍。正因如此,我们有时会感觉活得很累。

早晨起来后的状态,是最实时的“心态和压力报表”。最近一段时间,你起床后都是什么状态?一睁开眼,压力、疲惫、厌倦全写在脸上,觉得活得累——这是现代人身上一个普遍的问题。日本人气自主神经教授、东京医师会理事小林弘幸新作《24小时大脑:分时段打造你的高效脑、抗压脑、幸福脑》从脑科学角度深入探究全脑管理方法、不同时段大脑工作的黄金规律,为我们量身订制24小时“超燃”大脑:快速打造活力“爆表”的晨间大脑、集中精力的午间大脑、深度放松的晚间大脑、创造力“爆棚”的夜间大脑,以及充满仪式感的周末大脑。书中用80个经典科学用脑和精力管理方法,真正帮助每一个“忙、累、困”的现代人迅速走出焦虑、抑郁、萎靡不振的情绪陷阱,疏解心理压力,高效完成任务,让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精力管理师,拥抱元气满满的一天。

在起床后的黄金3小时,我们应该拥有活力爆表的晨间大脑。做好两件事尤为重要。

第一件事,唤醒早晨,激活交感神经和身体状态。

比如,一离开被窝就打开窗帘,让阳光洒满整个房间。沐浴晨光会唤醒我们体内的生物钟,调整我们的体温、呼吸等和身体节奏有关的因素,还能够加速血清素的分泌,让你产生“一日份”的幸福能量。一起床就喝一杯白开水能够温柔地唤醒你的身体,激发大脑活力。

第二件事,安排好早晨,保证一天高效、神采奕奕。

能否有效利用早上的时间决定着你能否取得成功。我们的大脑在睡了一觉后会恢复活力,所以这时候做开动脑筋的工作会让你一整天都保持最佳状态。

如果你有一项需要深度思考和集中注意力的工作,那么最好的完成时间就是这个时候。这就是我不建议大家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查收邮件的原因。因为你把脑力最好的时间浪费在了一项简单的工作上,而你完全可以把这项工作放在大脑不处于最活跃状态的时间段完成。早晨起床后,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脑神经处于活跃状态,也没有新的记忆干扰。早晨是大脑的第一个记忆高潮,在起床后的黄金 3 小时里,你可以进行一天的重要工作计划。

我们可能每天都会做重要的决策,这关系到能力变现效果。你会发现你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不断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决策能力也开始减弱,这就意味着你的大脑已经进入了决策疲劳的状态。所以我建议大家抓住大脑最清醒的时刻,去完成那些最困难、最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同时,在做这件工作之前,要先给自己在心理上减减压——把昨天的失败和不如意都抛在脑后,轻装上阵,你才能有精力应付这刚刚开启的一天。

早晨起床后黄金三小时,我们需要唤醒和高效。激活交感神经和身体状态,利用早晨最清醒的时段,做最重要的工作,做最重要的决策。

高效能人士必备的10个好习惯(高效能人士如何科学赋能24小时)(4)

3

睡觉需要仪式感和节奏感:睡觉前的白金4小时

过好了早晨就过好了人生。然而,好的睡眠是好的早晨的保障。有谁不想拥有一个美好的夜晚和睡眠呢?现代人睡眠质量差,晚上吃完饭只想窝在沙发刷手机。小林弘幸教授提出睡觉前的白金4小时,要培养深度放松的晚间大脑。两件事值得关注,第一件事是别过度用脑;第二件事是用好睡前黄金记忆时段。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如失眠、睡眠质量不好,等等。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现代人常因用脑过度而心理压力过大。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建议大家从回到家的那一刻就开始调整晚上睡觉前的生活习惯。

在睡觉之前,请注意不要用脑过度。别让大脑在临睡前还处于亢奋、紧张与兴奋状态;睡觉前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影响睡眠。手机屏幕和电脑显示屏所散发出的蓝光会刺激交感神经,从而影响大脑晚间的正常工作,使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睡前沉迷于“刷手机”非常影响睡眠质量和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睡前半小时不看手机或电脑不只是为了避免蓝光的影响,也是为了不“摄取”过多的无效社交信息。很多人都有睡前查看邮件和“刷朋友圈”的习惯,但有些无效信息只会使你的交感神经更加兴奋,扰乱你内心的平静。因此,作者建议大家睡前关闭手机。

要抓住睡前黄金记忆时段。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是有助于睡眠的。适当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能够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睡前 1 小时,你可以放下心爱的手机,随手翻翻书,或者听一听书。因为这个时候,是大脑记忆的黄金时间段。我们进行记忆后即入睡,大脑不再摄入新的信息,因而没有后面识记材料的干扰,记忆易于保存。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仍在进行信息的编码、整理、定位和贮存工作,这样有利于保存记忆,也有利于以后提取记忆。

高效能人士必备的10个好习惯(高效能人士如何科学赋能24小时)(5)

4

管理负面情绪和不稳定心态:焦虑和愤怒会影响大脑工作

生活也不会一直阳光,难题就像糖葫芦,得一串一串地吃。可能最近的收益不太理想,心里很着急,但是手头还堆着很多事情要处理,自己却静不下心来。可是生气伤脑,越焦虑越出错。

请记住,你可以生气但别一直气,越焦虑越要放慢脚步。

第一,从眼前的小事做起,稳住节奏就不焦虑。一上班就要面对好几项工作,你也这样吗?不知道先干哪项工作好。东一头西一头,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内心的焦虑情绪泛滥,对于哪项工作都静不下心做下去,效率低下。当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复杂时,我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无所适从。大脑不知该如何分配任务,工作效率变得非常低下。从眼前的小事开始一件一件地着手解决,能够使我们不再恐慌,更加沉着地应对工作。当需要完成的事情很多时,我们常常会感到焦虑。为了避免焦虑,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什么才是眼下必须完成的事。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一一罗列出来,先集中精力处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再按照顺序一件一件地去解决。

第二,生气伤脑,愤怒会让人变笨,别一直气。微笑会刺激副交感神经,让身心保持平衡状态。因此,时常微笑是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好习惯。而生气会使交感神经过于敏感,破坏身心平衡。你知道自己在生气的时候,体内会发生什么变化吗?生气会引起血管收缩,血液会变得黏稠、浑浊,进而引发末梢血管血流不畅、大脑供血不足。不仅如此,生气还会降低身体的激素调节能力,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损害大脑,影响你的判断力。

高效能人士必备的10个好习惯(高效能人士如何科学赋能24小时)(6)

5

尾声

生活总该迎着光亮,遇到再多沟沟坎坎也要坚强。人生不必背负太多,该工作的时候就努力干,该休闲的时候就好好玩。我们的大脑每天都需要“分时段”和“格式化”,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安排好工作、放空思绪、清空压力、更好地迎接全新的自己。

希望每一个“忙、累、困”的现代人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减轻心理压力、低潮时期也能快速恢复满格电量,努力干活,好好生活!

推荐阅读

高效能人士必备的10个好习惯(高效能人士如何科学赋能24小时)(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