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嬉皮士,人们眼前便会浮现一群留着长发,头戴鲜花,穿着扎染图案的花衬衫,再配上牛仔裤或者喇叭裤的年轻人。
他们追求“爱与和平”,崇尚浪漫,自由、反叛、不羁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重返60年代的美国,听听嬉皮士们为之推崇的歌曲。
1963
Blowing in wind
-Bob Dylan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笼罩着一股紧张不安的气氛。越南战争的持续,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美国总统肯尼迪遭遇暗杀,一件接一件不安的事件令美国的年轻人们日渐消极。
尽管他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面对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们逐渐对生活失去希望。迷惘,空虚,对生活的无力感使他们选择激起反抗——他们冲上街头游行,积极宣传反战思想。
而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在1963年发行的这首《Blowing in the Wind》歌词里表达了一些反战的思想。正宣扬着爱与和平的年轻人们像是找到了寄托,将这首歌视为反战的圣歌。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掠过多少次天空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答案啊,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
1961年,20岁的鲍勃·迪伦从家乡明尼苏达来到了格林威治村,在这里,迪伦开启了他的传奇一生。而嬉皮士们的故事,也要从这个小村子开始说起。
“嬉皮士”这个名称最早出自格林威治村内,聚集在这里的年轻反文化者们称自己为“hips”。
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嬉皮士”一词英文为Hippies,是1965年《旧金山时报》的记者赫博·凯恩写下的,用来形容这些反对传统,反对战争,追求自由与和平的年轻人们。“嬉皮士”这个名词从此正式进入媒体界并被广泛传播。
1963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The Beatles
与此同时的1963年,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正经历着“披头士狂热”,这也引起了美国年轻人们的注意。1964年2月7日,披头士来到美国,两天后他们登上节目The Ed Sullivan Show。一夜之间,美国7300万观众知道了他们,“披头士狂热”开始席卷美国,而他们这首《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更是霸占着美国的单曲榜单长达一个半月。
1964年2月7日,刚抵达美国的披头士
以披头士乐队为代表的大批英国乐队在美国迅速走红,他们改变了美国的流行音乐和摇滚史,影响了无数的美国年轻人们。这场“英伦入侵”同样也影响了鲍勃·迪伦。
Bob Dylan & John Lennon
在1965年5月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率先用电吉他取代木吉他进行演奏。然而,台底下站着的人们并不买账,他们嘘声一片,愤怒地骂他为民谣的背叛者。
尽管如此,鲍勃·迪伦让民谣“插上了电”,将民谣与摇滚产生碰撞,在1965年的夏天,诞生了一个新的音乐类型——民谣摇滚。
同样被披头士影响的还有1965年建立的Jefferson Airplane(杰弗逊飞机)乐队。他们起先在俱乐部演奏一些披头士和民谣摇滚的歌曲,但是被人们广泛熟知的还是他们后来发行的迷幻摇滚风格的歌。
Jefferson Airplane
60年代的中期,嬉皮士们逐渐走向极端,他们开始热衷于寻求新的刺激——吸食毒品,这甚至成为了60年代年轻人们的时尚。而随着嬉皮士运动和LSD致幻剂的兴起,直接导致了迷幻摇滚的产生。
1967
White Rabbit
-Jefferson Airplane
1967年,Jefferson Airplane(杰弗逊飞机)发行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Surrealistic Pillow(超现实枕头)》,也是他们最重要的一张专辑。在这张为旧金山迷幻摇滚开山辟祖的专辑里,《White Rabbit》是迷幻摇滚歌曲的经典。
One pill makes you larger
一颗药丸能让你膨胀成巨人
And one pill makes you small
一颗药丸也能让你缩小如蚂蚁
尽管整首歌词借鉴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但是不难看出,开头两句歌词里的“pill”暗喻的正是毒品。
短短几年,从民谣到民谣摇滚,再到迷幻摇滚,这三种音乐类型的演变,都跟嬉皮士离不开关系。
嬉皮士的故事也终于说到了1967年。这是嬉皮士文化运动达到顶峰的一年,也是摇滚乐发展的黄金时期。
1967年,是连我这个对历史很不感兴趣的人都很想穿越回去的一年。因为那年夏天,是一个漫布鲜花、浪漫纯粹、理想且自由的“Summer of Love(爱之夏)”。
1967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
-Scott McKenzie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如果你要到旧金山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别忘了在头上戴几朵鲜花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如果你要到旧金山
You’re gonna meet some gentle people
你会遇见许多温柔的人们
1967年5月,斯科特·麦肯齐(Scott McKenzie)对The Mamas&the Papas乐队主唱约翰·菲利普斯(John Phillips)创作的歌曲重新演绎,这首《旧金山(别忘了带上鲜花)》拉开了“爱之夏”的序幕,越来越多的嬉皮士前往旧金山一起过着公社生活,旧金山成为了年轻的嬉皮士们充满理想、开满鲜花的乌托邦。
“爱之夏”以“爱(Love)”为口号,嬉皮士们打着“Make Love,Not War(要爱,不要战争)”的标语,将鲜花戴在头上,纷纷涌上街头,企图用花朵柔化坚硬冰冷的传统思想。
权力归花儿(Flower Power)
我们看到了一群期待和平、向往自由的年轻人,眼里满是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这首《旧金山》本是John Phillips用来宣传6月举行的蒙特雷流行音乐节。
1967年6月 蒙特雷流行音乐节海报
而到了6月,距离旧金山119英里的蒙特雷最后竟吸引了近十万嬉皮士前往。
十万嬉皮,自发奔向心中的理想圣地。
但是这场蒙特雷音乐节并不是嬉皮士们的自由巅峰,两年后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才是。
作家莫里斯·迪克斯坦在描写60年代美国文化的《伊甸园之门》一书中写到:“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那就是伍德斯托克。”
那是一个规模空前的摇滚音乐节,在1969年的盛夏,超过45万人涌向了纽约的伯特利小镇。
在演出开始前,因为来了太多车辆导致堵车,他们便选择下车走路过去。一路上欢声笑语的嬉皮士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参与的是摇滚史上最重要的一场音乐节。
在现在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一点是,这场盛大的音乐节居然是由几个年轻人举办的。他们当时计划在8月15~18日举办一场为期三天的音乐节,主办方预测有5万人来,结果没想到来了超过45万人,而且因为热情难却,音乐节持续到了第四天的早上才结束。
1969
We Shall Overcome
-Joan Baez
传奇民谣皇后琼·贝茨(Joan Baez)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演唱的这首《We Shall Overcome(我们终将胜利)》,引发数万观众产生共鸣。
We shall overcome
我们终将胜利
we shall overcome
我们终将胜利
we shall overcome someday
总有一天我们终将胜利
Oh, deep in my heart I do believe
噢,在我的内心深处,我相信
That we shall overcome someday
总有一天我们终将胜利
这场音乐节的主题是“和平、反战、博爱、平等”,这些都是嬉皮士们渴望美国社会能实现的。
吉他大神Jimi Hendrix演奏的一曲《Hey Joe》为这场史无前例的摇滚狂欢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尽管因为嗑药,因为滥交,这场音乐节被后来的人们用“堕落”、“不堪”,甚至“糜烂”来形容,但是在嬉皮士眼中,他们只不过是参加了一场纯粹美好、享受自我的盛大聚会。
关于这场传奇的摇滚音乐节有一个纪录片《Woodstock(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记录了下来,大家感兴趣可以找来看一下。另外,李安拍摄的《制造伍德斯托克》也讲述了举办这场音乐节的经过。
经过了这场再也无法被复制的传奇音乐节之后,巅峰一时的嬉皮士逐渐由盛转衰,慢慢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在今天,“嬉皮士”这个词离我们很远,我们无法体验那个疯狂而复杂的60年代,无法参加那些热血沸腾的音乐节,无法与当时的嬉皮士们交流。
我们只能尽可能地从他们留下的历史、那个时代留下的音乐作品中,再次感受他们,感受真实而富有情感的嬉皮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