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郑思肖,一个为南宋唱挽歌的诗人。
他不比陆游出名,也不及辛弃疾那般勇猛,当然,他更没有岳飞那样的文韬武略。
但是,他却是一个让后世所有人提起来,都会竖起大拇指的人。
因为,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文人气节,是所有文人士子的楷模。
简单来说,他是一个内心纯朴,有信仰的人。
他有一首诗,题为《寒菊》,为南宋灭亡之际所作,成为了天下读书人心中的一盏明灯。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南宋灭亡以后,郑思肖隐居在苏州的寺庙里,拒绝向元朝低头,也不承认元朝的政权,所以他平时无论坐着,躺着,还是读书写字,都是面朝南方的。
以此来缅怀故国。
这是一种无声的抵抗,无力,却有节。
郑思肖,原名郑之因,因赵是国姓,繁体赵字中有“肖”,故他才改名“思肖”,意为思念故国。
不仅如此,他原字忆翁,也一并改为所南,居住之地改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
这就是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文人风骨。
郑思肖还擅长画墨兰,可是南宋灭亡之后,他所画之兰,皆没有根土。他以此铭志,影响了身边很多人。
著名画家赵孟曾与郑思肖交好,但是南宋亡国以后,赵孟降了元朝,于是郑思肖便与他绝交了。
后来,有权贵向他索求字画,以便献给朝廷,郑思肖说,“头可断,兰不可画”,而且每逢年节,郑思肖都会望南哭野而再拜。
他个人这种志气,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如果人人皆如此,南宋又怎么会灭亡。
其实郑思肖这一生过得很凄苦,颠沛流离,曾7次搬迁,居无定所,22岁丧父,36岁丧母,有一个妹妹,出家为尼,后下落不明。
尽管如此,在南宋灭亡后,郑思肖还是把当时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了寺庙,并把家里的田分给了乡亲们。
他在诗作《飘零》中写道:
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
惟有固穷心不改,左经右史足清娱。
当初苏州被金人攻破,沦陷时郑思肖写了《断头歌》,既鞭挞了元统治者的野蛮残暴,更骂尽了古今天下诸多无耻变节之人。
他是个文人,没有能力驰骋沙场,但是他宁死不屈,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可堪为英雄。
甚至,他78岁过世时,还嘱托好友唐东屿为自己画一个牌位,上面写上: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
画成,郑思肖安然离世。
晚年避世时,郑思肖曾写过一首诗,题为《隐居谣》:
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
这首诗,仅仅只有11个字,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把人生的一切都说透了。
衣可避寒,食可裹腹,便是人生的圆满,一生飘蓬动荡,所有的滋味都在诗书经卷里。
大道至简,这首诗虽短,却充满了禅意。
换句话说,人生就是一场苦修,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
生命的宽广在于内心,其他的东西,都是生命的附属品,谁离开的时候,都带不走什么。
而且,生命不止有长度,还有厚度和温度,
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无限的广阔,才是生命的真谛。比如,投身于知识的海洋。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过客,放眼人类诞生的历史长河,单一的个体生命,不过是转瞬即逝。而人活一世,或化沃土,或为尘埃,终归是得找寻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样,才不枉来人间一趟。
就像我们常说的,有的人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其实他还活着。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