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与悲伤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悲伤总是离不开自己的的利益和情感得失,有物伤其类的意思,悲悯则是对万物苍生的大爱,视众生如子女,视子女如众生,当然如果彻底看透了生死,那就不要有丝毫的伤悲的,这样的人即使在自己临终时,也不会有任何牵挂和畏惧,对他们来说,生命的终结不过是一场旅行的结束,生又何欢死又何惧,所以,庄子丧妻鼓盆而歌,我们不能认为他是薄情寡义,实在是境界不同,感受和做法自然不同,而且,即使从纯实用角度出发,如果一场生离死别已经注定,无法挽回,那么你悲伤又有何用?能改变即将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实吗?既然改变不了还要折磨自己,那不是徒劳无功吗?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种悲伤主要是用来维护自己的道德感和情感利益如果不悲伤,他会怀疑自己的道德水准,觉得自己薄情寡义,越悲伤他会越觉得自己是重情义的人,这样也会一定程度的增加他的自信,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嘛而且悲伤也是一种情感抚慰和满足,也就是说,他潜意识中会告诉自己,我已经为你痛苦到茶饭不思,憔悴不堪,说明我对你的亲情或爱情是真挚无比的,我这样折磨自己,对得起你曾经为我付出的那么多,痛苦的时间越长,他就越觉得对得起离开的人,等到他觉得自己的痛苦,足以和对方的付出均衡时,他就会有意无意的告诉自己,我不能在这样的悲伤下去了,然后他才能放下这个心结,开始新生活,开始寻找新的快乐和幸福,当然也有极少数人,潜意识中,为了符合重情义的标准,悲伤一生,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不容易长时间的深度沉寂在悲痛之中,而是可以因为自己的悲伤推及他人的痛苦,从而转化成悲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悲悯与怜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悲悯与怜悯(悲悯和悲伤)

悲悯与怜悯

悲悯与悲伤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悲伤总是离不开自己的的利益和情感得失,有物伤其类的意思,悲悯则是对万物苍生的大爱,视众生如子女,视子女如众生,当然如果彻底看透了生死,那就不要有丝毫的伤悲的,这样的人即使在自己临终时,也不会有任何牵挂和畏惧,对他们来说,生命的终结不过是一场旅行的结束,生又何欢死又何惧,所以,庄子丧妻鼓盆而歌,我们不能认为他是薄情寡义,实在是境界不同,感受和做法自然不同,而且,即使从纯实用角度出发,如果一场生离死别已经注定,无法挽回,那么你悲伤又有何用?能改变即将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实吗?既然改变不了还要折磨自己,那不是徒劳无功吗?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种悲伤主要是用来维护自己的道德感和情感利益。如果不悲伤,他会怀疑自己的道德水准,觉得自己薄情寡义,越悲伤他会越觉得自己是重情义的人,这样也会一定程度的增加他的自信,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嘛!而且悲伤也是一种情感抚慰和满足,也就是说,他潜意识中会告诉自己,我已经为你痛苦到茶饭不思,憔悴不堪,说明我对你的亲情或爱情是真挚无比的,我这样折磨自己,对得起你曾经为我付出的那么多,痛苦的时间越长,他就越觉得对得起离开的人,等到他觉得自己的痛苦,足以和对方的付出均衡时,他就会有意无意的告诉自己,我不能在这样的悲伤下去了,然后他才能放下这个心结,开始新生活,开始寻找新的快乐和幸福,当然也有极少数人,潜意识中,为了符合重情义的标准,悲伤一生,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不容易长时间的深度沉寂在悲痛之中,而是可以因为自己的悲伤推及他人的痛苦,从而转化成悲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