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胖:已婚有娃的东北跨性别奶爸,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丈夫出轨第三者为她做绝育手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丈夫出轨第三者为她做绝育手术(他做完了性别重置手术)

丈夫出轨第三者为她做绝育手术

大胖:已婚有娃的东北跨性别奶爸

过年是在自己家,是去岳父岳母家,还是去我父母家?——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说我都要:于是,年三十的上午我上班,我媳妇带着孩子上岳父岳母家吃个午饭,晚上再一起到我家团圆,我们吃饺子守岁。三个愿望,在同一天完美满足。

这是我在结婚加改身份证性别后的第二个春节。

相比之前,最大的变化在于父母更重视我媳妇儿了。曾经的尴尬源于不知道怎么称呼。但自去年正式登完记之后的头一个春节,我妈就开始按儿媳的标准来对待:去年是压岁钱,今年是一条金项链。

领完证之后,父母也更在意我俩之间的关系了。对于父母那一辈而言,登记了跟没(mèi)登记还是不太一样:领证,意味着这段关系更正式了。(虽然对我俩而言没(mèi)有什么区别)。

跟第一年相比,我觉(juě)得这一年明显要比第一年舒服的多,或许是因为度过了这一年的磨合期。现在,我媳妇儿跟我爸妈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于是关系也更融洽了。在此基础上,媳妇儿在我家也有了归属感。咱也知道,去别人家过年,都是别人家的亲戚,哪怕再热闹也可能会融入不进去,但今年不再是这样了,我们团坐谈笑,共同享受这亲情交融的时刻。

他们关系的融洽,也让我觉得自己更幸福,日子更有奔头了。对我而言,他们对我媳妇儿的认同,也更说明了他们对我男性身份的认同。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并不是可以由两个“女生“组建家庭的。他们越在乎我媳妇儿、越在意我儿子,也就越承认我在这个家里作为一个丈夫、作为一个父亲的位置。

满电的充电宝

这两年,我更喜欢回家了——因为对我的接受程度越高,我越愿意融入这个家里。

不管是我的小家,还是我的原生家庭,都是在进步的。

从前的父母家,对我来说还是有一些束缚在的,出于对我的某些要求、对我身份的某些看法。加上在性别纠结期时,我或多或少对家庭也有隐瞒和欺骗的成分在。

但如今我们彼此坦诚,父母也过了适应期和接纳期,并且我也如愿改证结婚了,我跟家里的契合度就更高了。

于是便有了传统意义上“家”的温馨——回家跟在外面是不一样的,回家让我觉得更轻松,更自在。我跟父母的关系也更好了、距离也更小了。

如今的父母家,不再是一个我想回避的地方,而是我有空就回去、愿意跟父母坐下来聊聊天、也愿意聊聊以前以后的一些事情的地方。

我回家有“充电”的感觉,回父母家也是,回我自己家也是。

虽然有时候不免挺累的——回来要收(shóu)拾屋、要接送孩子,挺多家务要做,但我非常享受为这一切操心、为我爱的人忙碌,这让我感到我在这个家的责任和重要性。

现在,我每天不想在外面呆,只想回家。原来的我更倾向于独处,现在的我更倾向于跟父母、跟孩子、跟我媳妇儿在一块——因为这个家是一个有能量的、能给予我力量的地方,如同一个永远满电的充电宝。

养育也是收获,使我温柔,使我更知父母恩

一般说带小孩,都会觉得是带小孩的人在付出,但其实儿子也给我许多,并教会我许多。

在养育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很多问题,恰恰这些问题能更深层地发掘出我内心的需求、我的渴望。例如,我对孩子经常容易脾气大。这时我回想到,我小的时候也是这样被对待的,(不是说我父母不好,只是那时他们也不懂得什么育儿经验,便更简单粗暴一些)其实这样我是不喜欢的,那么我就可以改——当我改变了之后,孩子接纳了我,我也修补了我内心的缺失。

通过这个阶段,我也会更感恩我的父母。我常常想,我小的时候要比我儿子要淘气的多,而他们当年要条件要更艰苦一些,他们竟然还对我这么好。然后就是很老套的一句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儿子总触动我心里的最柔软的地方。我欣喜于当他看见好吃的,总与我分享。我喜欢当他上楼累,总回头找爸爸抱抱。这种依赖,在普通人眼里是负担,但其实这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一旦承受了,就会享受。他给你的依赖和信赖,也是别人代替不了的。我享受有些时候他会突然抱着我,认真的盯着我,然后亲我一口,说“我好喜欢你”,没有来由。孩子的感情是非常单纯的,不像大人可能图你什么,但是孩子,可能他就图一个抱抱,图你温柔地对待他。他也让我慢下来,学着去感知这些身边的美好了。

昨天我过生日,因为孩子对鸡蛋和牛奶过敏,便没有买生日蛋糕,但没想到,儿子在过后的游戏环节拿出了用玩具给我准备的蛋糕,并且唱了生日快乐歌、模仿了吹蜡烛。他很细心,也很贴心,为我补了过生日的重要环节,我明天要感谢他。所以,我觉得养孩子付出只是一部分,收获要更大一些。

理想中的家

要说理想中的家庭是什么样的,那就是我现在这样吧——因为我过了我能想象到的最幸福的生活——再幸福的生活,我想象不到了。

父母不干预我生活,偶尔会给予我关心、照顾,比如说我过生日,父母做了好多好多我喜欢吃的菜,然后我父母看我吃的多,他们会非常开心。这,就是幸福。

在我们小家里,儿子淘气但也懂事可爱,我跟媳妇儿的状态也非常融洽,这种融洽并不是我们之间没有冲突,而是我们有话就说、并且有着一套我们互相都能体谅的操作方法,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让我觉得未来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困难出现,一切都能非常稳固的往前走。

小编说:“嫂子不光解决你们俩的问题,她还给你所在的群体提供帮助。很多时候,我们伴侣群里面谁遇到啥事儿,嫂子总是扛霸子,给予我们安慰和建议。对于一群和她很远的人,她愿意去了解、去与这个群体接触,这也是对你的爱的一种。”这点我挺认同的,愿意了解我所在的群体、并且帮助我这个群体的一些人去解决一些事情,这本身也是对我的关心,这分爱我明白。这也是爱情的体现,你看这狗粮香不香?

家人的支持,使我不再隐藏

而是敞开分享

过去的我和很多兄弟一样,会感到束缚,是因为我们被迫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和不希望做到的事。家庭和亲情,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没有桎梏的。因为现在两边的家庭都在做我很希望、并且我很喜欢做的事。

我现在不会害怕过节,甚至更盼望过节了,我盼望这种一家人的团聚,盼望几个家庭在一起的真切交流。因为我觉得几个家庭里给我的感受都是非常舒服的,使得我能重新定义那些原来认为是“束缚“的地方。

从前我需要搪塞、需要隐藏,但是现在,我不必隐藏了,他们所问的也正是我想跟他们分享的事情:这一年的工作、这一年的家庭、这一年的孩子,这一年的种种……有些事情,你跟外人说不到的,而跟自己亲戚可以。如果我去跟同事朋友去说这些家庭里的事,总归是感觉很无法那么敞开心怀的。原来我感到很烦,但现在我觉得他们是在真心关注我和我的家庭状况。向真正关心我的人做这些分享,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很舒服的表达。一年到头来亲戚关心的这些事儿,都是我每天正享受着的生活。这是我心态上一个很重大的转变——我愿意跟我的大家庭分享我小家庭的事情——这是一种愉悦,而不是沉重的负担和搪塞。

原来的是隐藏的更多,现在是敞开和分享的更多。哥哥姐姐有的过得好、有的过得不好,在过年聚起来的时候,对过得不好的,大家会想办法帮忙未来一年怎么过得好;过得特别好的家庭也会分享出自己的快乐,大家也是真心诚意祝福的。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舒服的。

之前,我除了父母之外,不太想见其他亲人。因为从前大家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当被问到私人问题,“有没有对象、有没有喜欢的人?什么时候结婚要孩子……”我只好用年轻、或者是没碰到合适的来搪塞。这都是我作为一个跨男无法去真正回答的问题,而我其实一直都是不想骗人的,真的很不舒服。后来,我出柜了,大家就会有意识地避开这个问题,怕我尴尬;等我正式改完身份证,大家把我当做一个拥有完整的家庭的男性来看待时,我就更加勇于分享自我了。现在不用骗人了。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分享都是坐实自己男性身份的一部分,也会让我更自信。

回首我的过去

近两年可以看作我生命中一个崭新的部分,因为这是我原来万万想不到的。

变化真的挺大,我觉醒了才三四年。我现在过的这种生活,放在两年前是绝对不敢想的,例如:家庭对我的接纳、与媳妇儿的甜蜜、还孩子健康的亲子关系——因为从前从不敢相信自己会有幸福的生活。一步步走来,哪一步都没有觉得非常难,但是凑在一起又觉得自己非常幸运,遇到了非常多的能宽容我、能理解我和能爱我的人。我没有想到生活会步入正轨的那么快,更没有想到家庭会接纳的这么多。

虽然我进程挺快,但我也曾同样面临了我人生中非常重大、非常艰难与痛苦的选择。我性别焦虑的时候,也曾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个过程也是有的,我想我们许多人都曾经历过。我快,是因为刚刚好我想要的跟规定是吻合的,加上我正好到年龄了、父母也支持手术了、钱这方面也到位了,很多条件搭在一起,所以感觉进程比较快。但我自己会觉得,从我觉醒到现在,已经过了好久了。

这次采访,我也收获挺大,毕竟平时更多的是在处理一些琐事与小事,是很难站出来纵观全局、来观察自己这几年的变化的,因而这次回顾也对我意义非凡。

爱是责任,是相伴

去年十月,我参加了一个培训,跟一位业内顶尖的老师学习。课后他单独找到我,希望我给他做助理,也开了非常诱人的邀请。说不心动是假的,这种机会真的不多见,人生又有几回能被大佬欣赏呢?

我其实非常想去,但如果我不考虑任何事情,去了外地,那我媳妇和孩子怎么办?让一个母亲去带一个小孩儿,不用说一年,我觉得一个月就够忙够累了。

选择的时候,我也没有很纠结,只是觉得有些遗憾。我放弃了这个工作机会,但我又知道我是必须要放弃的,所以我不后悔。

回来之后就跟我媳妇儿说了,以后别嫌我挣钱少就行。

因为毕竟我选择了家庭,我就没有办法去选择我事业上更走一步。我不可能又享受着家庭、孩子还有爱人带给我的生活上的幸福,我又享受着事业上走到巅峰,各种机会我都能抓住,这不可能的。

当我们在每一件事的抉择上,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事情的选择就不难了。虽然有非常多的遗憾,但这是避免不了的。我们不可能都抓住的,如果都想抓住的话,就有可能什么也抓不住。

如果用一首歌来概括我的故事,我想选梁静茹的《小手拉大手》。我媳妇儿怀孕的时候经常失眠,临睡之前希望我唱歌,她能听着我的声音入睡能安心一些。我本身唱歌不是很好听,勉强能在调上,但我经常给她唱这首《小手拉大手》,我觉得是很温柔、很轻快、很明朗的一首歌。旋律中那欢快的感受,也正是我照顾这个家的感受;加上现在有儿子了,从字面上,也更是“小手拉大手”了。我觉得这个歌更能表达我自己。有含义,也有回忆。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飞天猫兄弟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