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白发三千丈(每日一诗12竹杖芒鞋轻胜马)(1)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日一诗白发三千丈(每日一诗12竹杖芒鞋轻胜马)(2)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每日一诗白发三千丈(每日一诗12竹杖芒鞋轻胜马)(3)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在雨中尽情地释放自己,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每日一诗白发三千丈(每日一诗12竹杖芒鞋轻胜马)(4)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有私欲,才会怕,才会患得患失,而我本无欲无求,又怕什么?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纵使一生都在这烟雨之中,又有什么关系呢?乐得逍遥罢了。

每日一诗白发三千丈(每日一诗12竹杖芒鞋轻胜马)(5)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迎面半山腰云消雾散,山头的斜阳透了出来,阳光温和地洒在身上,暖暖的。

每日一诗白发三千丈(每日一诗12竹杖芒鞋轻胜马)(6)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每日一诗白发三千丈(每日一诗12竹杖芒鞋轻胜马)(7)

“风雨”和“晴”并不是旅行的结果,而是旅途中经历的风景,所以,对于热爱生命的人来说,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最美的。就像苏轼说的:“苦乐及至,以身履之。”生活的意义就是生活本身。苏轼就这样把人生的苟且过成了诗。

每日一诗白发三千丈(每日一诗12竹杖芒鞋轻胜马)(8)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

既然选择了远方 ,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

既然钟情于玫瑰 ,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只要热爱生命 ,

一切,

都在意料之中。

——汪国真《热爱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