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注重游览了解一下紫禁城的外朝中路三大殿建筑景点。
外朝中路三大殿
故宫博物院三大殿鸟瞰图
紫禁城(故宫)外朝的整体布局
故宫中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外朝中心,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还有养心殿,御花园等,是皇帝与后妃生活居住之所。
故宫三大殿
从午门的左右掖门进了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蜿蜒在太和门广场前面的内金水河,以及金水河上面的五座汉白玉建筑的金水桥,而雄伟壮观的太和门则端立在太和门广场的北边。
雄伟壮观的太和门广场
太和门广场前面曲折蜿蜒的内金水河及金水桥
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0平方米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
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
雄伟壮观的太和门广场
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故宫内太和门前的是内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为外金水河。
据《元史·河渠志》记载,其源出于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义和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
“金水”的“金”字,其实是说明这条河的源头的。
古时的人们把金木水火土五行和五个方位结合起来,这“金”就代表了“西”。
“金水”实则是说明这条河是打西边来的,源头在西边。比如故宫里的这条“内金水河”,就是引自北京西郊玉泉山水注入的。
据《日下旧闻考》载:白虎水为玉河,出玉泉山,径大内,出都城,注通惠河。“金水”通俗讲就是从西边流过来的水!
第一就是美化皇宫,适应风水的需要。
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灭火,想想故宫里的建筑都是木制的,万一着火了,就可以就地取水灭火。
第三个作用更重要,就是排泄积水。故宫整个宫城的地势可不是平平坦坦的,而是北高南低,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万一下大雨了,宫内的积水可以从高处流向低处,然后流入地下的暗河中,再从暗河流入金水河中排出宫外。所以,纵观故宫那么几百年,从来没有因为积水而有损。
过了金水桥往北,到了太和门广场中部,东部是协和门,西部是熙和门。
协和门;位于紫禁城外朝中路、太和门东侧廊庑正中。
协和门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左顺门
协和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左顺门。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三大殿因雷击起火,延及左、右顺门,翌年重建。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九月改称会极门。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三殿火灾”,殃及会极门,至天启年间才重建。
清顺治初年重修并改称今名。
协和门是联系紫禁城外朝中路与东路文华殿等区域的枢纽,乃前朝出入东华门的必经之路。
协和门是联系紫禁城外朝中路与东路文华殿等区域的枢纽,乃前朝出入东华门的必经之路。
明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始于文华殿开设经筵,讲毕经书,在此门赐酒饭。
明景泰初年,由于战争形势的需要还一度在此设午朝,御座南向而置,文武执事奏事官依次出班奏事。
协和门南北两侧各有11间庑房,黄琉璃瓦顶,连檐通脊,前出廊,后为风火檐。
明代在此设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
清初,北侧庑房设为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公署,南侧设为内阁诰敕房。
熙和门;熙和门位于外朝中路、太和门西侧庑房正中。
熙和门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右顺门 对面是协和门
熙和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右顺门。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因三大殿火灾被焚毁,次年重建。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九月改名归极门。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再度烧毁,天启年间重建。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改名为雍和门,乾隆元年(1736年)为避雍正皇帝讳而改为熙和门。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第三次毁于火灾,同年十二月重建。
熙和门为屋宇式大门,西向,面阔5间,进深2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 是由西华门进入前朝的必经之路
熙和门为屋宇式大门,西向,面阔5间,进深2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七檩中柱式大木结构,彻上明造,檐下单昂三踩斗栱,龙锦枋心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次间脊步大门三槽,各安朱红宫门2扇,嵌鎏金铜钉。梢间前后檐为坎墙槅扇窗,侧面开门。
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故与协和门形制相仿而略有差异,体现了清代中期官式建筑的特点。
熙和门坐落在高2.62m的基座上,前后各出长17.75m的礓磋慢道。门东侧的慢道边缘向外倾斜,和内金水河走势取得一致。
熙和门是由西华门进入前朝的必经之路,是外朝中路与西路武英殿、内阁等区域联系的枢纽。
明代熙和门梢间曾为百官奏事之所。熙和门南北两侧各有11间庑房,黄琉璃瓦顶,连檐通脊,前出廊,后为风火檐。清代北侧庑房为翻书房,南侧为起居注馆。
再往北就是太和门广场的北端,也就是进入故宫三大殿的正门——太和门。
太和门,处于外朝中路,是故宫外朝宫殿的正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称奉天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 。
壮观的太和门
1901年由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拍摄的太和门广场上金水桥和太和门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71.14平方米,通高23.80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上施有和玺彩画,是北京故宫内最大的宫门。
太和门匾额
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
而在太和门前面还有一对中国现存最大的铜狮。
故宫太和门前的中国现存最大的铜狮
太和门前的这对狮子体格最为庞大,堪称中国现存最大的铜狮,也是故宫当中唯一没有鎏金的铜狮。两个狮子的体格大小略有差异,大约在三二十十厘米之间。它们成双成对,左雄右雌;雄狮踏球,不仅象征权力,亦代表统一寰宇;雌狮在戏逗小狮,寓意子嗣昌盛。
狮子雄视古今,使得空旷的太和门广场更为空疏。这种中国古建筑独具风格的陈设显示了宫廷的奢华和帝王的威仪。
由于年代的久远,狮身有不少修补过的小方块,犹如岁月的沧桑泪痕。
太和门前的铜狮
故宫太和门前的铜狮
明朝规定,文武官员每天拂晓,要到奉天门早朝,皇帝也亲自来受朝拜和处理政事,这叫御门听政。把铜狮置于太和门的两旁,一方面最高权力可以对大臣们显示威严,一方面使统治者的强力形象深入人心。
太和门前的广场上的大铜狮是清乾隆年间铸造的。外形呈金字塔形,铜狮高2.36米,前后长2.4米,宽0.7米,基座高2.04米,其中铜基座就有0.7米,总高4.4米。
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太和门,九间三门,重檐,崇基,石阑,前后陛各出三,左右陛各出一,门前列铜狮二。”
铜狮头顶螺旋卷毛(螺髻)排列疏密整齐,舌头顶着上颚,张嘴露牙,似在咆哮,胸前绶带上雕花精美,前挂銮铃肩挂缨穗,肢爪强劲有力,前肢后肘有三团卷毛,后背有锦带盘花结,狮尾向内甩翻呈卷花状。
雄狮挺胸,右前爪下有一个缠绕绶带的镂空绣球,象征着寰宇置于掌控之中的气势。
雌狮低视,左前爪下逗弄幼崽,幼狮仰面朝天,口含雌狮爪尖,十分有趣,寓意子嗣昌盛。威猛的雄狮含带一丝顽皮,雌狮显示至上的母爱。造型流畅生动,就连须弥座的铜雕花纹,也细致得无以复加,反而显得有些繁琐。
这对大铜狮是故宫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负责镇守皇宫,辟邪驱恶。同时也显示了清朝铜铸工艺的高超水准。
太和门左边是贞度门,右边是昭德门。
太和门左边的贞度门
太和门右边的昭德门。
过了太和门左边的贞度门,或者是右边的昭德门,就是紫禁城的三大殿。
最大的宫殿是太和殿,也称金銮殿。
故宫三大殿三台全景 此图来自《紫禁城全景实录》
故宫太和殿
雄伟壮观的故宫太和殿
紫禁城最大的宫殿太和殿,也称金銮殿
太和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刚开始叫“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现名。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所有建筑物中等级最高,装饰手法最精的一座宫殿。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建筑面积为2377平方米,72根柱子,其中有6根蟠龙金柱,四面是“金扉和金锁窗”,是我国古建中开间最多、进深最大、屋顶最高的一座宫殿。是紫禁城最高的建筑物。
屋顶为皇家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而屋顶上的鸱吻也是最高级别,比天安门城楼上的九个鸱吻还多一个,增加了一个行什(神猴)达到了十个。
屋顶上的鸱吻也是最高级别,比天安门城楼上的九个鸱吻还多一个,增加了一个行什(神猴)达到了十个。
太和殿上的脊兽
十样齐全,除了表示皇家的最高权利,以及驱灾避火之外,也暗示了太和殿这座建筑十全十美。
故宫里随处可见的鸱吻
太和殿前的丹陛上,东有日晷,是我国古代计时器;西为嘉量,俗称“官斗”,是乾隆时期仿新朝王莽时的形式制造的,上面有乾隆时期的铭文。还有鼎式炉、铜龟、铜鹤,是举行典礼时放置及点燃松柏枝和檀香的器具,象征江山永固。丹陛上还有两个铜缸,可以注水防火,缸下有石为垫,以备冬天气温低时点火加温,防止水冻结冰。
进来巍峨壮观的太和殿,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太和殿正中间的匾额“建极绥猷”。
匾额“建极绥猷”是清朝乾隆皇帝御笔复制品。
太和殿正中间的匾额“建极绥猷”
建:建立、创设。
极: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
绥: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
猷:道,法则。
建极绥猷含义为:天子承担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另解:建极绥猷的含义:君临天下,建立雄伟强大的国家,安抚海内的藩属,创万世之功业。
一进太和殿,高大的空间,不太明亮的光线,金碧辉煌的皇帝宝座,宝座前两侧四对造型别致的陈设;宝象,甪端,仙鹤,香亭就进入游人的眼里。
富丽堂皇的蟠龙藻井,殿内金砖铺地(因而又名金銮殿)(金砖是其敲击时发出金子碰撞的清脆声音,因而得名),太和殿内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四千七百一十八块。
黑黝黝平滑的金砖铺地,身临其境之下给人以一种威严,肃穆,神秘,压抑还有一些震撼的感觉。
庄严肃穆的太和殿
太和殿的九龙金漆宝座及额匾
太和殿中陈设的金漆云龙纹宝座
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近距离观看了只有在电影电视里才能见到的皇帝坐的龙椅宝座。也就是故宫现存做工最讲究、装饰最华贵、等级最高、雕镂最精美的太和殿中陈设的彩金漆云龙纹宝座。
宝座,亦称“宝椅”,是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相传,最早的宝座,本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支僧载外国事》云:“佛涅槃时自有七宝床从地中出。”有学者认为七宝床就是宝座之类的坐具。
纵观中国历史,魏晋以前,中原民族的起居坐卧方式是席地而坐,帝王的坐具其实应当是高出平地的框架式的小台“御榻”,宝座这一代表至尊无上的垂足坐具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进入中原地区的,而后逐渐被帝王之家所垂青。
在宋代,宝座本身不仅是坐具,也是一种用于陈设的卤簿仪仗。据宋人吴自牧《梦梁录》卷五《驾诣景灵宫仪仗》记载:“主上宿在庆殿致斋,….驱象二头,各以宫锦为衾披之,以金装莲花宝座安于背中,….宝座前,一衣锦袍人执银 ,跨颈驱行。”明代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不断加强,宝座逐渐成为封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人们将帝王御用的坐具,统称为“宝座。”
龙椅宝座设在大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后方摆设着七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
它是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制作的,通高172.5厘米、宽158.5厘米、纵深79厘米。椅圈上共有13条金龙缠绕,其中最大的一条正龙昂首立于椅背的中央;椅面之下没有通常的椅子腿,而是一个须弥底座,在束腰的地方透雕双龙戏珠,满彩金漆。
周围摆设象征太平有象的象驮宝瓶,象征君主贤明、群贤毕至的甪端,象征延年益寿的仙鹤,以及焚香用的香炉、香筒。
太和殿里象征太平有象的象驮宝瓶与甪端
象驮宝瓶; 通常放置于大殿内两侧堂陛之上,用以美化殿堂,寓意吉利。
为成对使用,象俯首而立,长鼻微卷,神态生动;象牙、象耳均为鎏金,象身以掐丝珐琅制横纹;象背后驮以八角葫芦式瓶,瓶壁四面嵌“大”、“吉”文字,瓶口有鎏金如意头铜条二枝,悬系“磬”(吉庆)、“鱼”(有余)等装饰物;象背别置有鞍鞯,其上錾刻花纹,并以填珐琅制宝相花和回纹等。象驮大吉宝瓶和磬、鱼等饰物象征吉庆有余、太平有象和天下太平,故为清代宫廷殿上用品中最重要的陈设品。
太和殿宝座前的甪端
甪(lu)端其外形怪异,头上有一犀角,狮身、龙背、双耳、双目圆睁、口微张、熊爪、鱼鳞、牛尾、足下踏蛇 。
据传说,它是本土的杂交品种。时间可以上溯到秦始皇时期,是秦始皇专门设置的“禽兽园“中,一只野牛和某种生物杂交的结果。而它最初也不叫这个名字,本来叫角端。可秦始皇认为:这只神兽只有一个角,就改成了甪端 。
甪端和麒麟一样,属于中国汉族神话中的一种神兽,传说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身在宝座而知晓天下之事,而且只陪伴明君,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
所以太和殿放着这对护卫,就是为了显示皇帝为有道明君,身在宝座而晓天下事,能做到八方归顺、四海来朝,圣明地治理天下。
除了寓意深远,太和殿的这对甪端的实用价值也不容小觑。它们的头部可掀开,腹部中空,可贮香料。在里面放上香料点燃,一股祥瑞之气就从甪端口中冉冉升腾。
试想一下,在肃穆威严的殿堂之上,袅袅的香气从昂首独角、双目圆瞪、气势威严、四足强悍、圆形垂尾、足下盘蛇的神兽口中散出,谁还敢不屏气凝神呢?
甪端寓意光明正大,秉公执法,在紫禁城宫殿中皇帝的宝座前多有陈设,象征着皇帝是有道明君,更使殿堂中的气氛肃穆威严。
太和殿内象征延年益寿的仙鹤,以及焚香用的香炉、香筒。
太和殿里的金砖
1901年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拍摄的太和殿里的金漆盘龙柱
如今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太和殿里的金漆盘龙柱
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出了金銮殿是一个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饰日晷,嘉量各一个,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
太和殿前的丹陛,俗称月台
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计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
太和殿前,丹墀上站立著云鹤,青铜制作,高九尺许。丹墀上的铜鹤之后立着铜龟,青铜制作,与铜鹤共同代表著祝皇祚万岁之意。
古代把鹤当做一种长寿的仙禽,古代建筑和一些工艺品上,常用仙鹤作装饰内容,表示吉祥和长寿之意。太和殿前陈列两对铜龟、铜鹤,自然是象征着帝王的长命百岁和江山永葆。
太和殿前的铜龟
太和殿前的铜鹤
在这两对龟和鹤的身上都开有一个洞口,龟和鹤都是用铜铸成,腹为空心。每当太和殿举行大典,和台基上下的香炉一样,也在龟、鹤腹中燃点香料,所生烟雾自龟和鹤的嘴中吐出。
铜龟和铜鹤下面的须弥座也采用了与标准形式不大相同的式样,它打破了须弥座原来几个部分相互组合的常,把上枭和下枋取消了,圭角加高了,把束腰大大地压扁了,剩下的几个部分经过适当的组合形成新的基座。
日晷,是一种最古老的计时器,中国古代是通过太阳投射到地面形成阴影以及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原理进行计时的。
太和殿前的日晷
晷盘是正反两面都有刻度的圆盘,每一个刻度代表一个时辰,汉白玉石制成,晷针是铁制的,垂直穿过晷盘,晷座呈正方形,用四根石柱支撑,晷盘倾斜的放置在晷座上,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换言之,晷面与地平面垂直线的夹角正好是日晷所在地的纬度。
北京故宫所在地处在北纬39度54分,那么这个角度正好就是39度54分,也就是说,日晷晷面和此地地平面的锐夹角约为51度06分。
晷针指向南北极,晷针影子随太阳运转而移动,盘上刻度根据投影表示时间。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太阳照在晷面的正脊上,日晷正反两面的晷针同时起作用。
从春分到秋分的半年时间里,看晷盘上面的刻度,从秋分到来年春分的半年里看晷盘下面的刻度,宫殿前设置日晷,象征皇帝拥有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
赤道式日晷晷面上的刻度:一天24小时等分整个圆盘360度,每小时相当于15度,正午线垂直朝下,正子线垂直朝上。
顺便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时辰的知识,一个时辰两个小时。
子时:23点到凌晨1点;丑时:凌晨1点到3点;
寅时:凌晨3点到5点;卯时:早上5点到7点;
辰时:早上7点到9点;巳时:上午9点到11点;
午时:上午11点到13点;未时:下午13点到15点;
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酉时:晚上17点到19点;
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
日晷简单易用,但在使用上受到条件的限制,必须有太阳方可使用。如果遇上多云无阳光,或阴天下雨和晚上就无法进行计时了。
嘉量,是我国古代的标准容器。古时嘉量是美好、善良、标准的意思。古人把藁谷称为禾,把大禾称为嘉禾,又把量禾的工具称为嘉量。
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制作嘉量。
“嘉量”制作有规制。
“嘉量”是我国古代标准量器。据《周礼·考工记》载:“栗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量之以为鬴(lì,音:力)。深尺,内方尺而圜(yuán,音:园)其外,其实一鬴,其臀一寸,其实一豆;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其声中黄钟之宫。槩(gaì,音:概)而不税。”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这是最早记载“嘉量”的文献。
后人根据这些记载制成“嘉量”,把它作为象征性器物,陈列于宫殿等场所。
全器分斛、斗、升、合、龠五个容量单位。
根据古制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太和殿和乾清宫前的两个嘉量为铜制镀金的。贮于单檐歇山式汉白玉石亭屋之内。汉白玉石底座,上部雕云气万字和海水江崖纹饰,下为须弥基座。
这两个铜制镀金嘉量是清高宗弘历命依据东汉王莽时期和唐太宗时的嘉量详细考校而制成的方、圆两个铜镀金嘉量。
太和殿前面的为方形,乾清宫前的为圆形。
两个嘉量上镌刻了汉、满两种文字的铭文,为乾隆御笔。
日晷和嘉量为什么要陈设在太和殿和乾清宫前的左右侧呢?这是因为它们除了各自的用途以外,还是皇权的象征。
太和殿是清代皇帝举行大典的仪所,乾清宫是清代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
在这两处放置日晷和嘉量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太和殿前的铜鼎炉
太和殿前,其三层石质丹陛上,放置着很多铜鼎炉,共计达18座。每一座鼎炉,都是由下部的三足两耳圆形鼎式炉身、中部的圆形炉腹和上部带宝顶的炉顶等3部分组成,高约2m,大部分鼎炉的炉径为1m,也有少量鼎炉的炉径为0.9m,分别放置在雕刻精致的圆形石座上,石座高0.6m,故鼎炉通高为2.6m,是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铸造的。铜鼎炉外表光滑,不加纹饰和铭文,增加了庄重、肃穆之感,放置在太和殿前丹陛上,为太和殿的皇家威势增色不少。
它们陈列在太和殿前,象征着国家统一、江山永固的铜龟、铜鹤、日冕、嘉量、铜鼎炉,在紫禁城其他主要的殿堂前,在皇家园林颐和园的宫室庭院里也见得到,但都没有像太和殿前这样五样俱全,集权贵意义于一处的。
故宫中随处可见的鎏金大铜缸
太和殿平台下为高8.13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石雕栏杆。
栏杆下方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下雨,可呈现群龙吐水的奇观。
太和殿前的石雕龙头螭首
螭首 螭首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
螭首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传说它是龙最喜欢的儿子,其傍水而居,好险,勇猛,是古桥的守护神。而螭首的头部虽然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之所以有角,是与封建皇权脱不开关系,是权力的催生品。
太和殿周围的螭首 石雕龙头,每逢下雨,可呈现群龙吐水的奇观。
而太和殿前的巨大的双龙戏珠御路石,也是吉祥如意之意。象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江山永固。
太和殿前的巨大的双龙戏珠御路石
太和殿前的巨大的双龙戏珠御路石
侧望太和殿广场西部图
站在太和殿宽阔的月台上,深深的感觉到了皇家的威严和豪华不可侵犯。
因此,在1945年 8月 15日 ,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日本宣布投降之后 ,华北战区正式的受降仪式就是在太和殿前面的广场上举行的 。
让全体北平市民都能看到日军投降的样子,万民同庆中国的胜利。
但是,最初华北战区洽降时,原定的地点是在中南海怀仁堂,但在此过程中日军蛮横无理地提出希望在受降仪式上依旧能够佩带军刀和勋章,意图以此来保留最后的“面子”。前往北平洽降的吕文贞将军严词拒绝后还当即决定,受降仪式改为可以容纳上万人的紫禁城太和殿广场,要让全体北平市民都能看到日军投降的样子,万民同庆中国的胜利。
太和殿前参加受降仪式的各界人士
当时第十一战区孙连仲将军作为中方代表 ,立于太和殿台基下的受降台正中 ,日军代表走到受降台前在投降书上签字并盖章 ,并将战刀放置在受降桌上。
典礼仅有短短的 25分钟 ,但是目睹这一幕的在场中国人无不群情振奋 ,欢声雷动。
太和殿的窗户上悬挂着中、美、英、苏四国国旗,在大殿门前还有四面匾额,上面写着金色的“凯”字。
首先受降主官就位,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将军作为中方代表,立于太和殿台基下的受降台正中
中国受降主官孙连仲上将宣布:受降仪式开始 ----
太和殿前参加受降仪式的各界人士
图中是1945年10月美国海军飞机飞越紫禁城太和殿上空
当时太和殿前的中国士兵和外国记者
太和殿前参加受降仪式的各界人士
太和殿前参加受降仪式的外国人
中国受降主官召日军投降代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中将率领参谋长高桥坦以下廿一员幕僚入场
根本博率幕僚受降台前,列队候命
(前左2)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高桥垣中将,1947年12月18日,被南京军事法庭定为战犯处死刑。
日军司令官根本博中将,在“投降代表”下签字
中国受降官孙连仲在“受降主官”下签字
日军司令官根本博交刀、参谋长高桥坦交刀以下逐次交刀……
日本侵略者交出的屠刀和签署完毕的投降书
受降典礼使用的桌椅文具均移送历史博物馆
签降、日本侵略者交刀之后,日军退出,群众欢呼若狂。
这时候场内奏响国歌,孙连仲将军带头高呼中国万岁,民众欢声雷动。
10点35分,中国战区规模最大,最激动人心的受降盛典在雄伟壮观的太和殿前拉下了帷幕。
当时的中外记者在太和殿前见证了这场日军的投降仪式。
当时在太和殿前举行的受降仪式是中国战区受降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证明了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胜国 ,证明了历史不容忘却 ,中华民族的荣光不可忘却 !
当年太和殿广场的这二十五分钟受降仪式是中华民族的荣耀,非同凡响,它将永载史册!
延伸欣赏: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日本陆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签署投降书后,由中国派遣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双手递交给同盟国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
这是参观了太和殿继而延伸出来在太和殿前发生的一段永载史册的纪念!
故宫三大殿鸟瞰图
参观了太和殿过来就是稍小一些的中和殿,保和殿。
两个殿都是旧时皇帝活动的地方。
中和殿
中和殿宝座
中和殿处于故宫外朝中路区域,为故宫“三大殿”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称中和殿。
“中和”二字取自《中庸》。
网络图片 中和殿1901年旧照
中和殿高19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建筑面积580平方米,为单檐四角攒尖顶。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
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中和殿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中和殿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
中和殿内悬挂有“允执厥中”匾额,为乾隆帝御笔;匾额两侧挂有楹联。中和殿屋顶设有天花构件,构件上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 。
中和殿内宝座前左右两侧设有两只金质四腿独角异兽。这种神兽,传说可日行一万八千里,懂得四方语言,通晓远方之事,放在皇帝宝座两旁,寓意君主圣明,同时为烧檀香之用。
中和殿地面两侧有铜薰炉,是用来生炭火取暖的。
保存在中和殿的肩舆,俗称轿子
中和殿宝座两旁还放着两乘肩舆,俗称轿子,是清代皇帝在宫廷内部使用的交通工具。
慈禧老佛爷出门,端坐肩舆之上,前呼后拥使奴唤婢,气派十足
接下来咱们游览保和殿;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保和殿前面外景
1901年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拍摄的保和殿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的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
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
保和殿雕镂金漆宝座
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
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
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
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开始在此举行。
网络老照片 保和殿皇帝宝座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问卷,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
考取第一名的为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称探花,高中者均被赐予进士及第并委以高官。
这样的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参加者一般须经过乡试、会试考中贡士方能得到参加殿试的资格。
殿试的仪式十分隆重,举行时间有过几次变动,清初曾规定在四月初,后改在五月初。
乾隆十年(1745年)曾改在四月二十六日,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又改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以后遂成定制。
当日,捧题官及内阁官由内阁经中左门至保和殿,将皇帝钦命之题陈于殿内东旁黄案上。新贡士由鸿胪寺官引导至丹陛两旁排列,按会试中所种名次,单数者列东,双数者列西。
皇帝御殿,作乐鸣鞭,众贡士和王公大臣皆向皇帝行三叩九拜礼。
礼毕,皇帝回宫,礼部官员散题,贡士跪受,然后入殿,在殿内两旁试桌答卷。
殿试日给二餐,早餐,每人馒头四个、汤一碗;午餐,每人饼四张、梨二个、茶一巡。
试卷所采用白宣纸,每份考卷的第一页,填写应试者的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履历。
考毕交卷之后,首页由弥封官折叠成筒,密封后加盖关防。其余卷面、卷背及骑缝之处,则加盖礼部之章。考卷由皇帝任命的八名读卷官评阅。读卷大臣认为答得好的卷子,就在上面画一个圈,最佳试卷就画八个圈。
试卷以画圈多少排名次,然后将前十名进呈皇帝,由皇帝钦定名次。
五月二十五日,公布考试结果。新科进士们由午门进入太和殿广场向皇帝行礼,尔后,出宫。这时,顺天府尹已为状元准备好了伞盖仪仗,府尹给状元披上红带,戴上大红花,并向状元、榜眼、探花各敬酒一杯,扶状元上马,送状元回府第。第二天,礼部设宴款待新科进士们,称为“恩荣宴”或“鹿鸣宴”。
我国最后一次殿试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共取过进士150人。
从此以后,在中国推行了一千余年的封建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
保和殿乾隆御笔所题“皇建有极”。
保和殿的匾额也是清朝皇帝乾隆御笔所题“皇建有极”。
保和殿与坐落在同一台基上的太和殿、中和殿,共同构成紫禁城外朝中心。
保和殿与中和殿布局在太和殿雄阔的身躯背后。
虽然,保和殿与中和殿的规模和作用都逊于太和殿,但从结构意义上说,这两座宫殿是太和殿的辅殿,“三位一体”在中国古人观念中,是一个理想的结构。
太和殿如果孤立地存在,就不会具有现在的气势!
参观完保和殿,从位于保和殿的两侧,“后左门”、或者“后右门”来到了保和殿的北边。
保和殿的后面
保和殿的侧面
从图上可以看到,这两个门位于保和殿的两侧,名“后左门”、“后右门”。
保和殿的后左门
保和殿的后右门
相信大多数去故宫旅游的朋友都会忽略这两座门,因为它们实在太普通了,可笔者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两座门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乾隆后期,保和殿成为殿试的场所。因此,保和殿东侧的后左门,里面就成了大臣值班的地方,称为值房;与其相应,保和殿西门就是后右门。
其实这不是一座普通的门,它东西长16米左右,南北宽8米左右,总面积133平方米。是明朝“平台召对”的地方。
因此,说它是个“平台”估计更贴切,而在明朝,这里经常举行皇帝大臣的“奇葩说”,同时还形成了一个制度——“平台召对”。
平台召对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臣子跪在这平台下方,皇帝坐平台上,点到哪个官员就哪个官员答话,当然啦,得跪着说,如遇有皇帝应允也可以站着。
纵观整个大明王朝,时不时就有一些官员被皇帝搞来这里平台召对,回答问题,有的还和皇帝辩论起来。
历史上有个趣闻发生在此。
据说崇祯皇帝有一次在这个“平台召对”时,忽然冒出一个问题:市场上人们常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这是为什么?派人去问翰林大臣,竞无人知晓,只有在场的大学士周延儒作出了解答:“五行中南方为火,北方为水,夜晚敲门求借水火,人家没有不给的。因为水火无需买卖,所以只有买东西一说,而不提买南北。”崇祯皇帝听后点头称是。一场关于“买东西”的讨论由此告终。
保和殿的北门,称为云台门。
而云台门下面的一块极大的石雕,首先映入了游人的眼帘——大石雕。
那就是云台门丹陛下的三层须弥座高台正中间的御路石,也称云龙阶石。
精美绝伦壮观的云龙阶石
它是一块巨大的石雕作品,飞龙舞于波涛之上、云雾之间。
石雕分上中下三块,其中最下方的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重量超过200吨。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俗称大石雕。现有花纹图案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新雕刻。
在这块巨大的御路石上,雕刻有9条凌空飞舞的巨龙,它们或升或降,高高地突起在巨石的表面,栩栩如生,生机盎然。巨龙身下是万朵祥云。石雕下部刻有五座山峰,山峰之下是潺潺流水。整块石雕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雕刻手法,造型别致,主次分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极有价值的石雕艺术品。
保和殿后面的御路石 云龙阶石。于是只好阴差阳错就近安置在保和殿的后面。
“云龙阶石”
据介绍,那块御路石 “云龙阶石”的石料来自距离故宫90公里的房山区大石窝镇。
大石窝镇地处北京房山西南,镇域内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资源,总储量2450万立方米,其中国宝汉白玉储量80万立方米,封建社会皇家宫殿、园林、陵寝等所用汉白玉石材多取于此,因此在民间有“先有大石窝,后有北京城”之说。
房山离北京有一百五十华里之遥,而在当时生产力低下,交通运输相当落后的情况下,要将重量二百多吨的石料运到北京,那个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不过也充分显示出了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
首先要将那么大的石料从石窝里开采出来就是非常大的难题。开采出来后再用滚木,撬棍,人拽,一寸一寸地挪动到一定的地方。
而运载这样一块巨大石料的运输工具叫做“旱船”。由巨大的方木结成两条木排,将石料固定在木排上面。而还要在冬天才能使用,十冬腊月在路面上泼水结冰,然后用马拉,人拖一步步从房山到北京。
而为了泼水结冰方便,当时在沿途路边每隔一定的距离就要打一口水井(据说房山到北京一路现在水井仍然较多,就是那时候运输石料遗留下来的)。
据说总共动用了16000人、2000匹骡马,挖了180多眼水井,花费29天时间方从90公里的房山运进京。
由此可见那块石料的来之不易。
但为什么号称紫禁城最大,雕刻最为精彩的一块石雕要安置在保和殿,而且还是在保和殿的后面哩!
壮观的 “云龙阶石”
说起来还有一段关于大石雕的闲言碎语。
原本计划这块巨大的石料要用在紫禁城最高的建筑金銮殿也就是太和殿前面的,但因为刚拉回来石料放置位置不当,施工程序出了差错,三大殿和石雕的工作是同步进行的。
这块石料是在紫禁城落成之前就运到现场的,等到石雕雕成时,三大殿主体工程也大体告竣,此时巨大的石雕已无法穿越重重宫门运至太和殿前面的御道了,于是只好阴差阳错就近安置在保和殿的后面。
上面简单浏览介绍了“云龙阶石”的来历与轶事。
1901年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拍摄的保和殿北边
过来站在保和殿后门云台门前的高台上,向前远眺,展现在游人面前的便是紫禁城的内廷正门,乾清门和乾清门广场(天街)。
站在保和殿云台门前北望, 乾清门广场映入眼帘.
后左门与乾清门
参观完保和殿,过了乾清门,便是故宫的内庭了。
在此,故宫三的殿游览漓江暂告一段落。
接下来游览了解故宫内廷三大宫等。
说明:部分资料图片来自网络,衷心感谢原创资讯图片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