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的网说的是什么故事 谁织了夏洛特的网(1)

以往我们真的小瞧了蜘蛛。

关注它radio,收听更多动物的故事

《夏洛的网》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书中的主角之一——夏洛特,是一只极为聪明的蜘蛛,它用自己的智慧帮小猪韦伯躲过了被宰杀的命运。小说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农场上,老绵羊告诉韦伯,圣诞节的时候,主人会把它杀掉,做成熏火腿,韦伯很害怕,向夏洛特求助。夏洛特知道,如果韦伯能出名,就不会被宰杀,所以,它用蜘蛛网编织了赞颂韦伯的文字。多亏了夏洛特的帮忙,韦伯在乡村大会上得了奖,拥有了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

现实世界里,蜘蛛能这么深谋远虑吗?对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会回答:怎么可能?那是童话!

但科学家们却在2006年发现,蜘蛛夏洛特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一种学名叫孔蛛的蜘蛛,不但能思考、擅谋划,还能通过实践不断学习、纠正错误。

孔蛛属于跳蜘科,看上去就像一块树皮,靠吃其他蜘蛛为生。因为在捕猎方面极具天才,又被称为“八腿猫”。

通常,孔蛛发现猎物后,不会立即扑上去,而是会先停下来,“思考”片刻,再用它选择的最佳方式、路径发动突袭。孔蛛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诱骗能力,几乎每个被它盯上的猎物都很难逃脱。

所有织网的蜘蛛都把蜘蛛网当成自身感官的延伸,通过觉察不同猎物触网时的震动,蜘蛛们能分辨出落网的是美味大餐还是不速之客。

所以,孔蛛经常会爬到蜘蛛网的边上,用不同的频率、节奏拨动蛛丝,装成挣扎的昆虫或者入侵的敌人,把蜘蛛引出来,那些满脑子想着美味的苍蝇、一心跑出来打架的可怜蜘蛛们,一现身就会遭到孔蛛的突然袭击。

孔蛛的诱骗技巧灵活多样,还会在捕猎过程中不断改进。如果遇上了以前交过手的蜘蛛,它们知道怎么对付;如果遇上了以前没见过的蜘蛛,孔蛛就会使出浑身解数:轻轻地碰蜘蛛网,用力摇晃蜘蛛网,或者像踩蹦床一样上上下下地跳,目的只有一个——让猎物去孔蛛方便袭击的位置。有时,猎物会比孔蛛大个两三倍,这时候,孔蛛就会尝试着唤起对方的好奇心,而不是激怒对方。

新西兰基督城坎特伯雷大学的研究人员多尼·哈兰德表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白尾蛛,也会晃动蛛网,但那只是一种简单的套路,它们不考虑策略,不进行试验,也不理会对方的反应,全靠自己的大块头制服对方。但孔蛛非常瘦小,所以,必须精心安排自己的袭击计划。

坎特伯雷大学蜘蛛实验室的负责人罗伯特·杰克逊曾做过一个实验:在灌满水的碟子中间设置一个“小岛”,再把孔蛛放到“小岛”上。孔蛛不能一下跳到碟子边,只能全程游过去,或者先跳到一个地方歇口气,再游到碟子边。研究人员还在水里设置了波浪,阻挠或帮助孔蛛。实验发现,孔蛛能记住它第一次的经验,并能据此坚持或改变策略,它们的第二次决策会更可行,反应也更快。

孔蛛不仅擅于筹谋,还非常有耐心,能为了一次捕猎等待、观察好几个小时,这样的天才猎手会拥有怎样令人震惊的思想和意识呢?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往我们真的小瞧了蜘蛛。

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长按二维码赞赏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荔枝fm上的它radio,收听更多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