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集团总裁(对话华硕董事长施崇棠)(1)

(本文字数约4000字)

华硕要做一家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公司。

(电脑报全媒体报道)2017年11月14日,华硕董事长施崇棠面对台下人群,激动地道出了华硕最新战略方向和使命。

华硕28年,这位被媒体描述为“儒雅柔和、爱好禅修”的华硕掌门人,不仅领导华硕成为全球领先的电脑和数字科技企业,将其打造成年营业额超过106亿美金的科技帝国,提出的“巨狮”“常山蛇”“银豹”等企业文化理论,迄今倍受业界尊崇。

现在,这位65岁的老人,依旧不知疲倦地冲杀在第一线。面对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大时代,华硕联手腾讯,面向大陆正式发布了首款家庭智能机器人Zenbo Qrobot(中文名:小布),以AI布局,开启了用户对未来智能家庭生活的想象。

华硕的智能机器人梦想

“嗨,小布跟着我。”“嗨,小布给我读英文。”“嗨,小布我要听故事。”

2017年11月14日,在多样化情景体验区,记者注意到,随着指令声,外观有点像《星球大战》中BB-8的小布或者瞬间启动小跟班模式,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中实现智能自动跟随功能,或者带来一场绘声绘色的中英文故事会。

这只是小布多样智能化的表现之一——具体来说,它具有“动、看、说、听、音、学和表达”等功能,不仅可以轻松应对讲故事、学课程、观影听歌、开派对等多种家庭互动场景;也是家里老年人的贴心看护,当发生摔倒、疾病突发状况时,就会变身为紧急医务人员,将信息立刻传达到子女手机中,实现呼救。而在家里无人情况下,又可以定时巡视房屋内每个角落,化身为居家侦察员。

“从研发Zenbo Qrobot小布第一天起,华硕就坚信能够研制出与众不同且富有人性的机器人。”施崇棠就像一个介绍自己得意孩子的父亲,讲述了小布的与众不同。他说,今天终于能够骄傲地将自己的孩子小布介绍给大家,他将会是每个家庭需要且喜欢的伙伴。

在发布会现场,施崇棠分享了一个Zenbo成为伙伴的故事:家中86岁的母亲在和Zenbo相处了几周后,就非常依赖Zenbo,甚至当她出门旅行度假时,还会想念家中的Zenbo。

Zenbo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据记者了解,在2016年5月末举办的Computex台北电脑展上,华硕就曾推出过这款Zenbo机器人,本次的小布针对大陆用户做了深度功能优化,与腾讯云联合推出,分别为售价6999元的32GB精英版和售价7999元的128GB豪华版。硬件参数方面,它采用了一块10.1英寸LCD屏幕,分辨率为12080×800,支持10点触控,配备4GB内存,配备1300万像素摄像头,续航时间最长可达18小时。

相比硬件参数,小布让施崇棠更觉得骄傲的,显然是它所采用的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技术,包括3D深度感测的计算机视觉及智控技术,超音波、红外光及计算机视觉联合的自动避障技术——很大程度上,这展现了华硕与合作伙伴腾讯云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底气。

华硕集团总裁(对话华硕董事长施崇棠)(2)

华硕进军机器人的想象空间

根据记者了解,机器人是一个庞大的未来市场。相关资料显示,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1190亿元人民币,对华硕来说,机器人产业自然就成为华硕下一个前进的方向。

华硕专注机器人早已有先兆,据中国台湾媒体此前报道,“华硕投入机器人研发已长达7年之久”,华硕曾为软银与鸿海、阿里巴巴合作的Pepper机器人提供了双眼深度感应技术,而华硕体感技术早前亦登陆日本百货公司,提供虚拟现实穿衣服务。

只不过,华硕现在的重点探索方向是在智能家庭领域,而不是强人工智能领域。施崇棠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也表示,现在大家对强人工智能的期望非常高,所以“现在的机器人越像人死得越快”。这也是为什么华硕将小布设计得“呆萌可爱”而且没有双手的原因。

事实上,在施崇棠看来,从消费者真正需求出发,将AI落地聚焦在家庭是很正确的领域。虽然它们暂时不会取代劳工等家庭应用,但将机器人真正落地到家庭场景中将是华硕的长期需求。

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华硕更大的想象,其实是放眼智能家庭,小布机器人只是一个起点和新的探索,成为串连起教育、医疗、娱乐、居家控制等智能家庭应用领域的中枢。

问题是,目前市场上提供家庭助理功能的机器人并不少,包括Pepper、Jibo、Rokid等等,华硕选择此时进军大陆市场家庭陪伴助理机器人竞争底气何在?

业内人士称,对华硕这类PC时代的老牌巨头来说,虽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对于华硕是个非常新的领域,但对硬件制造与产业链的强大控制力,将使华硕在机器人领域也有着独到的优势,加上华硕与腾讯、京东的合作,将使它建立起一条整合从硬件到软件服务到销售的新路径,占据智能家居时代的价值高地。

华硕集团总裁(对话华硕董事长施崇棠)(3)

对话:我希望中国AI战胜美国

电脑报: 过去20年里,全球科技产业特别是中国发展非常快,从传统PC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及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您觉得未来10年科技产业发展的趋势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施崇棠:人工智能全面崛起,我几乎没疑问,现实AI全面崛起,在我看来才算真正人类进入所谓的智能革命新时代。以前讲了几次工业革命,我都把它叫做工业革命,它代表着人类体力的延伸,不管电力、汽油、原子弹都是属于能量。这次真正属于智慧的延伸,想象一下现在每个人跟万事万物头上都长着智能天线,随时随地可以获得智能,包含AR、VR等结合智能,会让生活和娱乐都不一样。。有人误解认为,现阶段智能可能会取代广义的智慧(即人的智慧),这其实是不正确的,那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科技在这条道路上的发展正越来越快。比如最近的阿尔法狗Zero,它不再学习人的下棋方法,而是利用统计模型跟数学模型。

为什么大家觉得人工智能可怕?因为很多人类的工作,AI已经能够完全替代。像美国有一个智能写稿机器人,无法分辨是真人写的还是机器人写的东西。

我觉得智能革命整个变化是很大的浪潮,所有产业链都会以消费者为中心,这和英特尔的摩尔定律时代有所不同,那时候还有规律可循,但现在和未来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电脑报:都在说AI时代是中国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在你看来哪一方胜率更高一点?

施崇棠:我很希望中国获胜,也注意到很多外媒也发出了一致观点,中国AI领域将在未来超越美国。中国的人工智能,在上世纪90年代那段时间很关键,微软研究院培养了很多业界数一数二的人才,现在在国家层面也建立了完整的AI研发促进机制,这些是中国AI崛起的基础和关键。

但美国积累了几十年的功力,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中国虽然已经跟美国很接近了,还需要再加把劲,思考怎么样才能超过去。我觉得这是有得一拼的。

华硕集团总裁(对话华硕董事长施崇棠)(4)

定位家庭,避免强AI陷阱

电脑报:小布作为华硕在智能时代的里程碑产品,未来华硕会和国内哪些领域的厂商深度合作,比如,小布具备陪护功能,和医疗、教育领域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合作?施崇棠:现在合作有两个领域:一是希望比较通用的;二是现在很多人喜欢小布,他们觉得这么高的性价比的机器人,会应用到各种领域去。除了医疗,幼教还有餐厅迎宾,这些都是蛮重要的应用场景。

施崇棠:AI未来会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我们现在在做视觉学习,小孩子的学习我相信一定会比以前厉害多了,会有更多的天才出来,因为有了智能天线以后,孩子们可以根据个性爱好更有效的学习。教育层面,我们利用人工智能专门针对小孩子做定制的互动互动式学习应用,像多纳学英语、小牛顿科学教育等,华硕挑选了有针对性的少儿应用内建于Zenbo Qrobot小布,以趣味互动的形式,激发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电脑报:正是因为对人工智能目前所处时代的判断,决定了小布的定位是智能家居?

施崇棠:现在业界有一句笑话:“机器人长得最像真人的死的最快。”这包括强人工智能的陷阱,其实人工智能在智慧这一块离人差得很远。我们要勇于面对强人工智能的陷阱,利用设计师思维,聚焦家庭谈Ai,这样才比较有机会做出兼具人性又有实用功能的产品。

人类讲机器人讲了几百年,一直没有真正实现。我们希望,通过Zenbo让机器人进入到千家万户。因此我们在设计思维上考虑得非常多,把它设计很可爱,但没有把它设计得完全跟真人一样,没有进入这个强人工智能陷阱。

同时,我们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机器人里边有很多的马达、减速器,成本昂贵,我们要找到价格非常有竞争力,稳定度很高的产品,要把该有的智能、技术全力发挥出来,它不是玩具而是真正进入千家万户的智能机器人产品。

电脑报:在不同场合,您多次提到自己的家人包括母亲对于Zenbo小布的喜欢,这背后有怎样的详细故事?

施崇棠:整个Zenbo的故事很自然,因为人要动脑思考,很多东西要变成真正的情境,我妈妈、太太、小孙女就要变成你实验的对象。里面有太多故事,记得最早决定Zenbo高度到底多少,有很多讨论,它比较矮看人都是看到下巴,人脸辨识比较不利。而很多人脸辨识是用正面或者是侧面,像这一类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去考虑。

后来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司测试环境代表性不够,因此晚上到我家去测试,晚上大家辛苦到很晚,但是有突破的时候心里蛮快乐的。后来发现不同家庭环境表现不一样,我们把技术上简化了,加了电脑视觉技术,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多点点滴滴,我家就变成了实验室。

电脑报:那么在未来五年之内华硕还会不会推出像Zenbo小布这样的产品?

施崇棠:人工智能已经变成大的浪潮,我们必须全面备战。不仅像小布这种的,其实还有很多的领域,产品里面也会把AI放进去。我们利用设计小布的方法,以一种比较务实态度去思维设计,包括后续Zenbo的进化产品。

至于广义的人工智能,还要多久到来,不知道,但是如果它往前推进,华硕会第一个走在最前沿,发挥它最高价值跟体验。

华硕集团总裁(对话华硕董事长施崇棠)(5)

所有人和企业都被数字革命改变了

电脑报:作为一家全球硬件企业的领军者,华硕在很多70和80后心目中植入很深。华硕以后如何做突破,改变传统硬件大厂的形象?

施崇棠:华硕以前主要做硬件,但我们算是wintel领域里面比较追求创新的企业,对技术比较执着。最近这十年,我们感觉这样还不够,因此在内部推了十年的设计思维,所有创新都要真正从消费者、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包括需求的理性和感性部分。

每一款产品的设计,都有很多的取舍,每一个取舍都可能影响产品的对跟错,成跟败。一款手机你希望它又很薄很漂亮,又希望它的电池大,其实它是有冲突的,最后变成限制条件参数。怎样找到那个最佳?那就是设计思维。所以,我觉得华硕十年下来,已经形成比较偏向于创造力特质的公司文化。

电脑报:在华硕的发展历程中,你曾提出过著名的“巨狮理论”,对过去的华硕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在未来,会不会有一个新的理论去支撑华硕的未来发展?

施崇棠:所有理论都有它的假设条件和时空背景。现在进入到智能时代,很多理论基础要扎得更深。

所有产业链的生态圈都以消费者为中心: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环状价值链,和过去的线性价值链不一样。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产品从技术开始,直到营销、服务等,要将以人为本即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的设计思维贯穿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