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上面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出自韩愈的名著《师说》,《师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流传千年,广为传颂。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韩愈《师说》背后的历史,这篇文章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韩愈讲了什么故事(韩愈著作作品师说背后的故事)(1)

韩愈是唐德宗唐宪宗时代的人物,他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便聪明好学,才华出众,二十五岁进士及第,成为唐朝文化领域的大才子。

韩愈一生创作了很多经典文章,《师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师说》五百四十九字,韩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用无可辩驳的逻辑论证了为人师的优势,以及求学的态度。

这篇文章成为后世师生必读的作品,可以算作中国传统教育中对于教育求学者的教科书。

韩愈讲了什么故事(韩愈著作作品师说背后的故事)(2)

但是,这篇文章背后其实有隐情,韩愈作此文是有“战斗性”的,他并非是单纯的对学子老师循循善诱,而是出于“拨乱反正”的目的。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韩愈进入洛阳国子监,成为四门学博士,相当于现在清北的教授。

当时唐朝学术界存在一种现象,这就是轻视读书人,看不起老师,学子荒废学业,为师者耻于自己的职业。

针对这种现象,韩愈作《师说》,抨击了社会上对于求学的鄙视之风,为学者正名。

韩愈讲了什么故事(韩愈著作作品师说背后的故事)(3)

实际上,韩愈所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界的风潮,而是当时唐朝社会的一个社会问题。

由于当时政治黑暗,官场腐败,求学考试中也充满了腐败之风,导致很多出身一般的学子对于科举仕途望而却步。

当时社会高层看不起读书人,由此引发对于整个教育界学界的贬低,鄙视。

韩愈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领域,而是整个社会。

韩愈顶住了压力,他依靠自己的才名和文笔,为唐朝教育文化争取了名声。

韩愈讲了什么故事(韩愈著作作品师说背后的故事)(4)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倡导了文化的革新运动,反对奢靡堕落的文风,提倡复古朴质的文风,开了一代宗风,影响了后世百年。

宋朝人对于韩愈十分推崇,除了韩愈本身的才华之外,在思想上的坚持,在改革上的魄力和影响力,都是值得称道的。

后世如朱熹等大儒对于《师说》都十分推崇,欧阳修、苏洵、苏轼、黄庭坚、王夫之、曾国藩等人也都对韩愈赞赏有加。

韩愈的《师说》不但是引领当时文坛的巨作,也是中国古文化中的经典,这篇文章彰显了韩愈的才学,同时也奠定了韩愈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