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只剩下小绵羊,那可能真的会变成悲惨世界

R君说

“现代社会在底层里辨不清方向,

在上层中意见也不一致;

上面是无法理解,下面是无法理清;

混乱的舌战下面是混乱的地窖;

在代达罗斯上面垒起了一座巴别塔。”

(维克多.雨果 《悲惨世界》)

R君最近要开始一个规划了很久的安排......不过,该写的影评还是要写。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1)

从最初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就不免让R君先吃了一惊.......讲真,除了忠诚改编原著的影视作品以外,这个世界恐怕没几个人敢把自己的原创作品和全球公认的维克多.雨果的这篇宏伟巨作刻意同名.......

而豆瓣8.1的高分,92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提名,7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77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电影提名,32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电影提名,以及45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影片桂冠及11项提名........一连串的数据似乎都在说,这部作品即便赶不上真正《悲惨世界》的经典,但多少也属于不辱前辈的佼佼者.......

但是,很不幸,R君却认为,这部作品不但辱没了《悲惨世界》这样伟大的名字,并且如果维克多.雨果真的看过这部作品,恐怕会生气的从棺材里面蹦起来!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2)

因为,这部《悲惨世界》,是一部完全典型的左派反制度宣传片,刻意单向放大和激化了欧洲白人管理群体和非裔移民间的冲突,既没有光辉的人性和思想的升华,也没有社会变革和思潮探索的立场,而纯粹是一种带有导演强烈私人喜恶标准的“种族主义”表现。(没错,R君从来认为,谁说只有白人歧视其他人种就是歧视,而其他人种排斥白人,甚至有色人种间互相排斥就不属于歧视?而碰巧有趣的是,本作的导演拉吉.利也正好是位非洲裔法国人)。

而电影最后用的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名言为结尾:

“朋友们,请记住,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坏庄稼,也没有坏人,

只有坏的庄稼人。”

实在是让R君看得相当反胃.......

所以,一切人的变坏都归咎于社会制度和执行者?而不在于人作为高等智慧生物自己的选择权?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3)

这其实恰恰和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宣扬的思想彻底相悖。而后者,无论是冉阿让从偷窃的习惯到被彼埃尔主教感化成为一个充满信仰、爱和责任感的人;还是令所有读者曾经痛恨的沙威警长,从一个铁面无私,冷血残酷的警探演变到深刻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继而宁可选择自尽而无法解脱的痛苦思想者;乃至珂赛特和马吕斯,是在多少冉阿让的恩惠和无私奉献下才获得的幸福生活,却选择对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位老人的冷淡和漠视,直到最后一刻才感悟到他们亏欠这位老人的太多太多........整个《悲惨世界》在宏大的法国大革命和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展现的全是深层次的人性思考,自我精神救赎,承诺,反省与奉献。

这和通篇充满戾气和抱怨,竟然用一群非裔孩子攻击警探作为全片结尾的本作,怎么有任何可比性?

R君看后真的很想问一句:“How dare you?(你怎么会如此厚颜无耻?)” 竟然敢去蹭大文豪经典作品的热度???

当然,更可悲的,是这样的作品竟然还收获这样的评分、荣誉、奖项。即便是“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是一种需要尊重的社会权力,但宣扬私利主义、混乱和仇恨,对整个社会制度的不稳定又无异于“火上浇油”。而可怕的是,欧洲的社会普世价值观却正在偏离雨果这样的人物,走向极端主义.......

看来,欧洲的混乱,还不过是刚刚开始.......

做了错事,应该接受惩罚吗?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4)

如果有人这样问你,恐怕没有人敢说理直气壮的说“不”。

即便是青少年,犯了事情,一样要承担后果,否则就不会有劳教所、惩戒所这样的地方存在。

所以因为是有色人种,少数人种,就可以免罪吗?好像没有哪个国家会制定这样的法律。

电影一开始,就描写着在法国夺取世界杯时,各种肤色的人群,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共同快乐和庆祝,共同大唱着“马赛曲”(法国国歌),一片其乐融融的快乐景象。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5)

显然,导演是要让大家形成一个感觉:非裔法国人也是热爱他们的国家,也是普通“正常”人民的一部分。

然后,便笔锋一转,借着新调到巴黎“39区”的警察斯蒂芬,被老队员克里斯和瓦达带着熟悉区域的两天内发生的一件街坊冲突案件处理,逐步展开了他的故事:

首先,是“偷窃成性”好惹事的Issa,拐跑了吉普赛人马戏团里的小狮子,只是为了好玩,拍个INS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

而吉普赛人团队自然将这样的失窃归咎于一向口碑不怎么样的“非裔”团体,并放出话要进行大规模报复。(事实证明,他们的猜测也完全没有错)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6)

警察小队们当然坐视大规模冲突发生,于是队员们赶紧去找丢失的小狮子。

克里斯和瓦达果然经验丰富,通过社交媒体,很快发现Issa是拐带狮子的主犯,于是开始抓捕。

但是鉴于他们一向在本区和当地群众关系处的相当紧张(这里导演用了多个小情节来展示克里斯对当地居民不尊重甚至一些举止过火的行为),抓捕Issa的过程迅速激起了和Issa在一起的大批非裔社区孩童的反抗,甚至变为了围攻警队。

在混乱中,想趁乱逃跑的Issa被同样已经陷入混乱的警察瓦达用橡皮子弹击倒,而这一切又偏偏被另外一位非裔孩子的无人机全部拍下。(实际上,这位孩子常常用无人机偷拍女孩子各种隐私)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7)

虽然橡皮子弹不致命,但显然,在这样的场合,又对一位非成年非裔使用这样的手段一定是违反规定,并且可能会形成类似2005年因为2位非裔少年在躲避警察追捕时被电击致死而造成的巨大社会动荡。

3位警员当然知道这事态的严重性,所以他们尤其不能让无人机拍摄的视频流传到社交媒体上。于是他们开始动用一切手段,甚至求助当地的黑帮,帮忙找到这个视频存储卡。

好了,看到这里,各位是不是觉得这个场景跟前阵子造成美国“黑命贵”的佛洛依德事件很像?差别只是一个是未成年人被橡皮子弹击中,未致命,并且没有被公开曝光;而美国的事件造成了真正的人员伤亡,并且被曝光在社交媒体上了。

当然,使用橡皮子弹这样的过激行动是不对的。但是,除此之外,几位警员对Issa的抓捕,以及试图把整个社区动乱的“狮子”事件扑灭,甚至面对大量非裔儿童群体的攻击时的一些自卫行动,有问题吗?

在整部电影中,作为新的外来者的斯蒂芬,一直在扮演着救火队员和圣母的角色。他似乎通过温和的沟通,谈判都能更好的解决问题,给观众们留下一个印象:“凡事好好说,讲道理,就总能解决问题。”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8)

因此,似乎麻烦的核心其实是行事粗鲁,看似一直在招惹事情的老警队克里斯和瓦达。 在这样的安排下,许多观众一定会偏向同情Issa,支持斯蒂芬,甚至把电影最终Issa带着一堆堆的非裔儿童和少年,对警队和那些帮助过警队的人都大打出手,甚至要置之死地的暴乱都归咎给克里斯和瓦达的粗暴执法。

但是,没有人去想,为什么克里斯和瓦达会变得对社区如此粗暴,而如他们的同伴,夜间小队也必须全副武装才敢行动?也没有人去想,即便是一场正常的抓捕,为何一堆少年儿童竟然可以不问青红皂白,就敢对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群起围攻,投掷石块,甚至在最后,简直是要他们的命?

至少,警队抓获小狮子,是为了平和社区矛盾;而当吉普赛人抓着Issa去喂狮子时,要给他点教训时,警队可都是努力在制止这样的行为;而最终,克里斯在问题全解决了以后,也是释放了Issa,可没有要他的命.......

为什么当事情全解决以后,反而一堆非裔的少年,集中起来埋伏这3个警员,并且显然要他们的命,却能在电影里看起来如此“正义”?

这不是混淆黑白,扭曲是非是什么?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9)

的确,2个老警员粗暴执法,侵犯正常的群众,应该受到谴责和惩戒。可是,Issa也好,其他挑起社区冲突,甚至心怀鬼胎要引发更大事端的各方势力,就不应该受到惩戒吗?

所以,结合导演最后那引用的一段话,意思是:因为行为不端的警察的存在,所以才导致种族混乱,社会矛盾的存在? 所以暴力反抗司法是合理的?

这逻辑能站得住脚还有天理吗??

至少,法国大革命可不是因为“沙威们”的严厉执法引起的,而是整个社会体系利益的严重分配不公,制度失衡,甚至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才会最终引发暴乱和革命。

如果雨果看到今天他的心血名作,竟然被套用在这样的逻辑上,还不会气的从棺材里蹦起来么?

如果胡萝卜能解决一切问题,那大棒怎么还会存在?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10)

看完本作,再看看本作的那么多奖项和豆瓣评分,真的让R君觉得这个社会实在太缺乏真正的文化底蕴和思考深度。至少,我很想知道,这豆瓣48000多影迷,有多少是全部好好读完雨果那部真正的《悲惨世界》的。

因为,真正读过《悲惨世界》的人,是断然不可能给本作打到3分以上的分数。(3分认可导演执导本作的能力,但绝不可能更多。就像你永远看不到一部写的再好的情色作品,能被称为世界名著一样)

实际上,真正的大师,无论是巴尔扎克,还是雨果,还是伏尔泰,或者海明威,罗曼罗兰,都会强调个人的善意和修为,甚至艰难的奋斗与不屈的精神,但绝不会以怨恨社会,甚至鼓吹暴力抵制为解决问题的出路。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11)

就拿《悲惨世界》中的人物来说,冉阿让就是一个典型:他因为实在迫于生存偷窃了一个面包,就被判罚入狱,甚至从此一直背负着盗窃犯的名头。

对冉阿让来说,社会不公存在吗? 毫无疑问的当然。在当时的社会,他也一样找不到生活的出路,甚至无法逃脱名声的社会化死亡。困于这样的困境,以致在收留他的教堂里,还偷窃了教堂里的银器皿.......可是他碰上了真正高尚的,上帝的使者彼埃尔主教,后者不但宽恕了他的罪行,还对抓捕他的人说,这些器皿都是送给他的。

从此,冉阿让真的洗心革面,一步一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光辉。他不仅靠自己的双手,赚了很多钱,有了社会地位,还信守承诺,彻底改变了珂赛特的命运,救了马吕斯,甚至最后还放了他毕生的对手沙威警长。

也是因为他的改变,让向来铁面无私的沙威警长也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准则。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12)

所以,雨果为什么不反过来写:因为沙威大发慈悲,不去追杀冉阿让,甚至放过他,所以冉阿让改变了性情,变成对社会友善而有益的人?

因为,这逻辑根本就不存在。

警察就是生而要维护法制,制止犯罪和制度的破坏者。所以沙威再狠,这只是他的工作,他同样没有权力去违反法律的规定,放过应受惩罚的罪犯。

既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一项基本法治原则,为何犯事的有色人种就不可以受到惩罚呢?就因为肤色吗?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13)

社会不公当然存在,实际上,冉阿让因为偷窃面包而服刑,而芳汀在冬天受到权威的污染,都是雨果基于当时真正发生的社会事件而写入了自己的作品。但是他没有让冉阿让因此出狱后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也不会让芳汀因为仇恨去杀害更多有钱的人,因为仇恨不但从来不会让一个社会和制度变得更好,而只会加剧阶级分裂和矛盾激化,让问题更加变得不可收拾。

所以,这部“悲惨世界”电影,实际上不但于现实无补,只会加剧社会矛盾中的暗流涌动。比如,你觉得法国警队看到这样的作品会做何感想?他们为了维持秩序,每天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现在突然只能用蜂蜜和圣经去感化各种问题和犯罪么?

如果仅靠“爱”就能解决世俗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各种国家机器和机构?

有趣的是,即使在《黑客帝国》那么强大的Matrix(母体)中,也还需要一堆黑衣特工来维持系统内的安全运转。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14)

所以,谁说,只有人类社会才需要棍棒 胡萝卜的?

也许我们这个世界,许多人已经太过舒适,忘记了我们祖先在混沌时代是怎么走过来的,也忘记了称霸欧亚非的罗马帝国体系是如何崩塌的.......所以一切圣母般的安排,总是看来那么圣洁,光明,诱人,但忘记了恶魔与黑暗势力的凶狠与残酷。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上都只剩下小绵羊,那才可能变成真的“悲惨世界”吧。

雨果的电影名(这是部让雨果在棺材里也坐不住的电影)(15)

R君,2021年5月22日,于江苏江阴黄登喜来登酒店。

全文完,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 谢谢啰!

财猫电影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